深以为然的糖尿病,背后竟有这些不知道的盲区,小姜医生深度解读

深以为然的糖尿病,背后竟有这些不知道的盲区,小姜医生深度解读

导读:做过那么多痛风的科普,咋又瞄上了糖尿病?

#非常病例#几天前,一个一直坚持每天阅读我对于科普文章的患者问:“小姜医生,我看你关于尿酸和痛风的科普正上瘾呢,怎么一下子瞄上糖尿病了呢?”

我回曰:“确实,尿酸和痛风是我最关注的代谢病之一。可是我的标签是死磕代谢病科普的小姜医生,所以除了高尿酸血症或痛风, 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肥胖、乃至冠心病、代谢性肾病都是我关注的范围,但基本会以常见的五大代谢病为基础与核心。”

那为什么要在痛风没有掰扯完,就扯进来糖尿病呢?

其原因有几个:

1,代谢病的病理生理基础是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拮抗。

2.糖尿病是一种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胰岛素拮抗导致的以血糖代谢异常导致的一种代谢病。

3.胰岛素拮抗可导致高尿酸血症进而可演化为痛风。

4.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者其BMI、血压、血脂、血糖、纤溶酶的水平都会远远高于正常人。高尿酸血症与上述疾病相互联系和交互影响可能与胰岛素抵抗有关。

也就是说,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病理基础之一就是胰岛素拮抗,这和糖尿病的病理基础之一是同一个——胰岛素拮抗。

所以,我想在今天的科普中,简单科普一点你所知道或不知道的糖尿病。

深以为然的糖尿病,背后竟有这些不知道的盲区,小姜医生深度解读

血糖高就一定是糖尿病?

糖尿病肯定是血糖高,但血糖高就一定是糖尿病吗?

现代医学上,人们把糖尿病定义为由多种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综合作用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导致的一种慢性高血糖状态的全身性代谢病。

不过,临床上,大部分医生对于糖尿病的诊断都是基于血糖的浓度,而绝不是尿糖的浓度来诊断。

血糖浓度包括空腹血糖、餐后血糖浓度来诊断。

我们健康人的空腹血糖浓度稳定在3.8毫摩尔/升到6.1毫摩尔/升,而餐后血糖(主要指餐后两小时血糖)不超过7.8毫摩尔/升。

基于上述的健康标准,医生诊断一个人是否有糖尿病,有三个标准,但满足其中一个就可诊断为糖尿病患者:
1.有糖尿病症状,且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水平≥11.1毫摩尔/升。

2.空腹血浆葡萄糖浓度≥6.9毫摩尔/升。

3.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餐后两小时血浆葡萄糖水平≥11.1毫摩尔/升。

上面三条的意思就是说,有糖尿病症状的不一定会被诊断为糖尿病(这个可能性尽管比较小,但属于糖前病人一般是无疑的,再者不同的地区或国家不同的阶段其诊断标准也不一样),被诊断糖尿病的不一定必然有糖尿病症状,诊断仪血糖浓度为标准而不是尿糖(就是说即使尿糖测试三个加号也不能诊断为糖尿病。

换句话说,平常我们所看到的更多是血糖升高的症状,而不是一种病。这和感冒发烧是一样的,表现的是一种发热、体温升高的症状。

因此,现代医学也是通过药物来试图缓解乃至消除血糖的症状来治疗疾病,换言之,就是通过药物降糖来治疗糖尿病。

在这里,我想甩个问题供思考下:如果糖尿病人通过药物把血糖稳定在正常范围之内,就算治好糖尿病了吗?

深以为然的糖尿病,背后竟有这些不知道的盲区,小姜医生深度解读

你吃降糖药都是怎么把血糖降下来的?

市场上的降糖药很多,但主要分两大类——口服降糖药和注射用胰岛素(或类似物)。

口服降糖药是怎么降血糖的

口服降糖药依据降糖机理还能分为三类:

1.胰岛β细胞刺激物

这些药物主要是刺激人体的胰脏,来更多的分泌胰岛素,用以满足身体生理活动所需。其原理,就是人体的胰脏就像海绵一样,胰岛素就是隐藏在海绵里的水,通过药物类似于挤压的作用促使胰脏分泌更多的胰岛素。达到胰岛素对全身组织对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并抑制糖原的分解和异生。从而解决了高血糖的问题。机理如此,但从长远来看,这种方式只能是对胰脏带来更多的损伤。

2.胰岛素增敏剂

这一类药物,和胰岛β细胞刺激物类药物相类似,也是需要哦刺激胰脏来达到,不过其功能是增强胰岛素的敏感度,来提高提高胰岛素的有效率,从而可以降低血糖浓度。这同样存在长远对胰脏的更多损伤。

3.糖类分解抑制剂

这类药物简单理解即使让我们吃进去的食物不分解为我们身体能够吸收的葡萄糖,而是直接排出去。这类药物尽管可以有效地降低血糖,但从长远看,如果长期单纯地服用这类药物,往往会造成身体营养不良或不平衡。

注射胰岛素的降糖机制

注射胰岛素(或代替品),就不用说了,主要就是牛胰岛素来代替,或直接用人体胰岛素基因合成产品,用以一型糖尿病或情况比较复杂而严重的二型糖尿病患者来调控血糖水平。

此外,近些年来随着基因技术和干细胞技术的发展,也出现了针对糖尿病的基因疗法、干细胞疗法,只是还未能广泛走进百姓阶层。

但不管如何,上述治疗糖尿病的手段就是针对高血糖症状,通过降低血糖指标来治疗。


痛风(尿酸管理)、糖尿病(血糖管理)仅仅是代谢病中基于某个指标为入口的代谢病所有指标综合管理,因为代谢病相互之间互为风险因子,互相促进和影响。

不吃药控制好尿酸,可以试试给不少风友介绍的嘌小清泡腾片,轻松排酸降尿酸。

我们的目标是:尿酸可以高,痛风不再犯。


对上面甩的那个问题的思考:

对于糖尿病,降低血糖是不是唯一的方法?这种方法能不能真正达到有效且全面的治疗?糖尿病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如何能从根本上去治疗或治好?


本文参考文献(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1.:2015年10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郭红军主编《糖尿病明白养生》。


为高高在上的“五高之人”:

高尿酸/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体重

送上觉得有点用方法想用用的温暖资讯的

关注@死磕代谢病的小姜医生#哆咖医生超能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糖尿病   尿糖   糖尿   医生   尿酸   盲区   血浆   胰岛素   葡萄糖   血糖   病理   浓度   痛风   症状   药物   深度   更多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