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前途究竟应该如何评估?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一个现象:


从小我们就被父母或者老师教育,你未来要做什么?从事什么样的行业?做什么样的工作?跟什么样的人结婚?在哪里发展?


但是长大后才知道,这个世界是不断变化的,我真正需要的不是我未来要做什么?而是那个前途里有我想做或正在做的吗?我现在做什么,才有前途,有未来呢?


而要想清楚这些问题,你必须把未来与现在联系起来,统一起来,现在联系未来,未来联系现在


一句话总结就是:你既要活在现在,也要活在未来。


为什么呢?


那些只关注当下,不关心未来的人就跟那黑夜里开车只关心眼前路况,而不知道去哪个目的地的人没有什么区别,反过来,那些只关心未来,而不关心当下的人就跟黑夜里开车,只关心要去哪个目的地?而摸不清路况,甚至还有不会开车的人。


因此,你要如何做呢?已经很明显了。既要专注现在的同时也要专注未来。


关于专注当下,一部名著《西游记》就已经告诉你了:


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这个歌词,你还记得吗?哈哈哈哈。


而关于专注未来,之前,我一直强调,个人一定要有战略思维,用超前的眼光看问题与你的发展,你要有战略上的自信。


而战略就是我们站在未来看现在,当然你也可以把这个战略细分,比如五年后,你希望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十年后你希望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


当然啦,你大的全局,大大的梦想,大大的未来,你不仅要专注未来,还要把未来想要做的事情,大局拆分成一个个局部环节,然后去把这些环节落实到每一个当下才行。


否则就是耍流氓,异想天开,切记一点,空谈不仅误国还误身。


那对个人而言,你究竟应该如何对你的前途进行评估呢?


这答案就藏在《毛选》中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节中。


1


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指出:


在对于时局的估量和伴随而来的我们的行动问题上,我们党内有一部分同志还缺少正确的认识,他们虽然相信革命高潮不可避免地要到来,却不相信革命高潮有迅速到来的可能。

《毛选》


从这已经很明显的看到,个人要着手应对未来,以及对你的前途,你的全局的把控的过程中,肯定会出现行动上的问题,这是必然。


但这恰恰就导致很多人存在一个误区,那就是ta相信未来会到来,但却不相信未来会很快到来。


觉得,就这样呗,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停止学习与思考,反正未来离我,这才哪跟哪啊,远着里,也就是存在侥幸心理。


你会发现生活中有三种人,第一种人,行动力很强,但是从不思考,你也不知道人家在忙啥,反正就是很忙,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天下来,身体上非常充实,筋疲力尽,大脑非常轻松,啥也不想,只知道要上班就去上班,肚子饿了就去吃饭……


这类人就是思考上矮人,行动上的巨人。


第二类人,思考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想的挺多的,也曾有梦想,想过改变世界,想过变得有钱,想过过更好的生活,但是却不能把想法去落实于实践。


第三种人,不仅热爱思考,尤其是对未来的思考,把ta要做的事情,对未来前途打基础的事或规划,要完成的目标等,都细细经过大脑思考一番后,然后再去把思考于想法落实实际行动上,说白了就是先建立思想理论体系,然后根据这个体系再制定行动方案或计划,去一步步完成,达成自己的目标。


也就是思考与行动上的巨人


这类人,ta们做任何事都是奔着意义感与目标去的,我做这件事的意义是什么?我为什么要做它?值不值得我为它付出?都想的透彻,想的明白。


当然,不仅想的透彻与明白,而且行动上有方法,效率更高,时间与精力更加投入,而产生的结果就比较好。


说这么多,我肯定鼓励你成为第三种人。


为什么呢?


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指出:


他们似乎认为在距离革命高潮上面的事情,做这种建立政权的艰苦工作为徒劳,而希望用比较轻便的流动游击方式去扩大政治影响,等到全国各地争取群众的工作做好了,或做到某个地步了,然后再来一个全国武装起义,那时把红军的力量加上去,就成为全国范围的大革命,他们这种全国范围的,包括一切地方的,先争取群众后建立政权的理论,是与中国革命的实情不适合的。

《毛选》


这就可以看出来,对国家而言,认清国家实情,建立政权的艰苦工作远远要比争取群众的工作更重要。


那个人也是同样的,认清个人实情,建立你个人对前途打基础的做事的思想理论体系远远要比你漫无目的的去做更重要。


多想想,你为什么要做?做它的意义是什么?值不值得你为它花时间和精力?


对于这些问题的认清,不管是对你未来打基础的事,还是现在要完成的目标,要做的事,在做它之前,你都必须要考虑思考清楚的,这是最基本的。


也只有你认清了自己的实情,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你未来进行谋篇布局。这个建议去做一个个人的全面分析,优势与劣势,特长,能力,经验等,结合未来的发展时局做调整与补充。


这样你就会明白:


第一,对于成为那个未来更好的自己,你应该如何一天扩大一天你的实力?建立一个个人统一的思想理论体系与行为标准。


第二,你就会明白个人还存在哪些问题的严重性?然后如何优化与改善。


第三,你会明白个人建立的这些思想理论体系以及行为标准是否正确?是否适合自己?


第四,你也会明白,有所为,有所不为。什么事情你能做?什么事情,你做不了?你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


第五,你也会明白,个人单纯的思想行为并不能促进个人目标与任务的完成。


而需要你有目的性的,有计划去建设你的思想理论体系,而且这个气息是随着你的发展路线是不断扩大的向前走的。


只有这样你才能树立个人的信仰,才能真正创造自己的未来。


2


个人的星星之火,也有远大发展的前途。


一方面,在个人的发展过程中,很多人之所以会停滞,是因为ta把现实的客观力量放大了,却小看了个人主观力量。


这样的评估与思考,就是从个人主观主义出发的。最后就会导致个人走向盲目主义的道路。


另一方面,个人把现实的客观力量看小了,反而把个人主观力量看的更大。这种思考与评估也是不正当的,也会导致坏的结果。


为什么呢?


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指出:


犯着革命急性病的同志们,不切当的看大了革命的主观力量,而小看了反革命力量。这种估量多半是从主观主义出发,其结果是要走上盲动主义的道路,另一方面,如果把革命的主观力量看小,把反革命力量看大了,这也是一种不切当的估量,又必然要产生另一方面的坏结果。

《毛选》


因此,个人要对现实的客观力量与个人主观力量要辩证性的看待。


所以,你在判断个人形势时,需要认识下面一些要点:


第一,虽然现在的个人主观力量比较弱,但是立足于现实客观力量,也就是中国的目前情况,政治,经济,文化等来分析,普通人发展优势以及机会还是具有很大上升空间的。也就是未来一片光明。


第二,个人的星星之火,也可以有很大的发展。从个人的实质发展来看,就可以用古人的话来解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意思是说,现在虽只有一点小小的力量,但是它的发展是会很快的。


因此,你要在看事情时,用发展的眼光,看它的实质,抓住事物本质,这就是可靠的科学分析方法。


为什么呢?


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指出:


我们看事情必须要看它的实质,而把它的现象只看作入门的向导,一进了门就要抓住它的实质,这才是可靠的科学的分析方法。

《毛选》


由此,个人也是一样,对于未来以及前途的形势做评估,绝不能只看它的表象,一定要去看它的实质,也就是本质。


比如,对你现在做的事情,以及未来要做的事,从事的职业方向与规划,你的个人定位,发展计划等做一个价值评估,评估它们的实质到底是怎么样的?有哪些漏洞?又有哪些优势?等。


比如,你在做新媒体内容,那就评估一下这个新媒体行业,内容的实质是什么?结合国情研究下未来发展又是怎么样的?目前我有哪些优势与劣势?等。


为什么你一定要对你未来以及前途的事做实质分析呢?


毛泽东给了你答案:


现实的客观情况还是容易给只观察当前表面现象,而不观察实质的同志们以迷惑。所以有这种抓住表面抛弃实质的观察,是因为他们对于一般情况的实质并没有科学的加以分析。

《毛选》


那如何评判一个人的个人高潮什么时候到来呢?


毛泽东指出:


如问中国的革命高潮是否快要到来,只有详细地去察看引起革命高潮的各种矛盾是否真正向前发展了,才能做决定。

《毛选》


同样个人一样的,只有详细去观察与分析引起个人高潮的各种矛盾是否真正向前发展了,才能做决策。


比如,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矛盾,也就是人际关系。个人与自己的矛盾,也就是自我管理,个人与社会的矛盾,也就是你所处的位置以及站的高度等方面来考察分析呢。


3


当你对你的未来以及前途通过实质的科学分析与考察后,接下来,具体行动策略是怎么样的呢?


首先,选择一个好的环境,也就是优质的圈子


其次,如何干呢?


毛泽东指出:


兵力集中的积极理由是,集中了才能消灭大一点的敌人,才能占领城镇,消灭了大一点的敌人占领了城镇,才能发动大范围的群众建立几个县联在一块的政权。这样才能耸动远近的视听(所谓扩大政治影响力),才能于促进革命高潮发生实际的效力。

《毛选》


同样,个人想要把控并评估未来以及你的前途,你需要集中精力与时间,专注,专注,专注于对未来以及你的前途有影响的大且最重要的事情上,进行攻克,最重要的事攻克完,你才能把基础设施打牢固,一点一点聚集影响力,才能促进你个人高潮发生的实际效果。


你可能会问,那有没有分兵的情况存在呢?


答案是,肯定有的。就是红军的游击战术。包括近距离分兵.


毛泽东指出:


我们三年来从斗争中所得的战术,真是和古今中外的战术都不同,用我们的战术群众斗争的发动是一天比一天扩大的,任何强大的敌人是奈何我们不得的。我们的战术就是游击的战术,大要说来是:分兵以发动群众,集中以应付敌人,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固定区域的割据,用波浪式的推进政策,强敌跟追,用盘旋式的打圈子政策。很短的时间,很好的方法,发动很大的群众,这种战术正如打网,要随时打开,又要随时收拢,收拢以应付敌人,打开以争取群众。

《毛选》


那个人也是如此,在你行动的过程中肯定会面临强大敌人,也就是困难,想要战胜更强大的敌人,你需要分兵去借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同时你需要集中兵力,也就是集中精力与时间攻克更强大,更重要的事情。


要做到随时能打开,同时也能随时收拢,也就是聚焦,聚集兵力打歼灭战。


而打开指的是近距离分兵。


当然啦,在你进行分兵的时候也要遵循一些原则。


毛泽东指出:


至于近距离的分兵,则要在好一点的环境和比较健全的领导机关两个条件之下才有可能,因为分兵的目的,是为了更能争取群众,更能深入土地革命和建立政权,更能扩大红军和地方武装。若不能达到这些目的或者反因分兵而遭受失败,削弱了红军的力量,则不如不分好。如果具备了上述两个条件,那就无疑的应该分兵,因为在这两个条件下,分散比集中更有力。

《毛选》


因此,个人要在分兵时遵循两个原则,一是优质的圈子,也就是好的环境,二是有大佬带领并且有健全的管理与运营体系。


在这样的条件与原则下,你可以选择分兵。相比于集中更有优势。你分兵的目的就是链接更多优质高质量人群力量,资源,扩大你的交际圈与影响力。


最后想跟大家谈的一点就是,关于个人前途究竟如何评估?个人的未来快要到来中的“快要”做何解释?


其实,以上给你分享的是一些评估个人未来以及前途的重要点,但是你也要明白没有人可以神机妙算把握未来,因为未来以及前途是未知的,谁也不能下定结论就一定是这样呢,只能做一个评估与分析。


关于这一点给你分享毛泽东的一段话作为结束语,希望对你有启发呀。


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指出:


马克思主义者不是算命先生,未来的发展和变化,只应该也只能说出个大概的方向,不应该也不可能机械的规定时日。但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绝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的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即的一种空的东西,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毛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前途   目的   星星之火   美文   政权   主观   战术   实质   专注   高潮   敌人   也就是   群众   事情   力量   未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