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名著的智慧启示,涵盖了毛泽东与所有人的一生

弗朗西斯·培根在他的《论读书》一文写道:


读史使人明智,因为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


可以说,毛泽东的一生不仅是一部传奇史,而且他本人非常喜欢读历史,尤其是在一师期间,研读大量历史著作,包括世界历史,西方历史等,并且把马克思的革命史当做一生去践行的真理。


因此,要真正读懂毛泽东,你必须了解中国的历史,不了解中国的历史,你就不足以谈论毛泽东,反过来,不读毛泽东,你就不足于谈中国。


说到中国的历史,那四大名著肯定是每个人必读的书籍。


其中,三大名著就足以解释毛泽东与所有人的一生。


这三大名著是谁呢?


哈哈,有请三位大佬出场,它们分别是:《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


现在,请你闭上眼睛,你回忆下中国的历史,毛泽东的传奇史,以及中国的发展史,再小到一个人的发展史都离不开这三大名著的启示。


为什么这样说呢?


我之前写的一篇少年毛泽东的文章,其中发现毛泽东少年时期最喜欢以及狂热阅读的是《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而《红楼梦》是毛泽东老年喜欢阅读的。


你可能很惊讶,怎么读书还讲究顺序的吗?哈哈哈,那是自然,这就是启示你,读书也是讲究顺序的,因为人的一生,有着各个阶段的年龄段,自然选择研读的书也不一样呢。


你先不要着急,跟着我的节奏往下走,你就能明白为什么毛泽东要把前三大名著放在少年与青年时期阅读呢。


这三大名著不仅是对毛泽东自己,还是中国的影响,中国的历史,毛泽东一生的传奇史,或者现在正在发展的个人发展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信你看过《西游记》吧,我记得小时候,这部电视剧是人人百看不厌的。


其中《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的“皇帝轮流做,今年到我家”,的叛逆,反抗精神,也揭示了,对国家而言,中国的革命史,毛泽东的革命史,还是个人的发展史,都是一部斗争史,对个人而言,人的一生都要跟现实斗争,跟自己斗争。


而《水浒传》中的“四海之内皆兄弟”揭示了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个人都是要建立在“平等“上面的。


那《三国演义》中的“浪花淘尽英雄”,成为了数百年以来人类的行动教科书。启示人们决定你命运的不是起点,而是行动。


汉族的读书人将《三国演义》看作是某人编的故事或是脍炙人言,而清军却将三国视作兵书来指导自己闯入中原。


这就恰恰说明了读书人与行动者的区别。


综上所述:


《西游记》带给你的启示是“斗争”,人的一生是斗争的一生,你要跟现实斗,也要跟自己斗。不要轻易向困难低头,一个人的失败也就是ta放弃斗争的那一刻。


而《水浒传》带给你的启示是“平等”,所有的人生来都是平等的,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不是指物质上的相等或者平均,而是在精神上互相理解,互相尊重,把对方当作和自己一样的人来看待。


《三国演义》带给你的启示是“行动”,理想再美好,不行动还是0,而决定你命运的就是行动。


接下来,为你详细分析一下。


1

追求精神上的平等是人的最高境界


在水浒传中,被逼上梁山的梁山好汉们,给人最踏实的一句话就是:四海之内皆兄弟。而毛泽东则是五湖四海皆人民。


那兄弟之间讲究平等,义薄云天。


如今,平等对于一个社会以及个人也非常重要,那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提到的“平等”是说:众生平等,自尊自爱。


平等指的是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在价值观取向是不断实现实质平等,它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人人依法享有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


不公平是一种常态,这是很可怕的结论。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句诗很容易能与人们产生共鸣,古代人文墨客为不得志而落泪,很少有人为这世道不公平而伤心痛哭,原因就是不公平是人世间常态,这是多么残酷的心态和现实。


面对这种残酷,多数人会无奈忍受着,一些人会反抗,但古往今来的多数造反者的目的不是消除不平等,而是自己占据高位,来享受不平等,追求平等则成为人类最高的精神境界。


这一点,我相信,不管是现在,甚至在今后会多次说明,因为它实在是太重要了,它是毛泽东心灵的核心,贯穿毛泽东一生。


显然这种平等的思想要高于孔夫子的服从与秩序的观点,而马克思则代表了近代人类知识分子的良知,那就是人类社会必须为多数人的生存提供保障,否则就是不合理的。

之前看到一篇新闻,写的是互联网巨头夺走了底层人民的生计,看到令我挺心酸的,科技发展再强大,如果到最后不是为了人民而服务,肯定是不行的。


而马克思早就阐述与回答了这一点,人类社会的发展永远不可能抛弃与放弃底层人民而独立存在与发展的,反之,这就是不合理的。


毛泽东则是以强力推倒种种压迫,来追求多数人的平等,因为毛泽东生活的那个年代,实在是过于不平等了。


追求平等这一伟大的信念就是这时候在毛泽东的心灵中萌发的。


当时的毛泽东也不例外,


梁山好汉被逼上梁山,而毛泽东被逼上井冈山,五湖四海皆兄弟这样的平等诉求不仅仅在延安闪现,甚至在新中国成立后已经实施军衔制,毛泽东依然敢废除军衔,恢复官兵一致。


毛泽东的军队成员叫作指战员,不叫官兵,指挥员就是官,战斗员就是兵。


不要小看这一称呼,当官的比当兵的只是上衣上多两个口袋,军长和连长没有服装上的差异,那么谁指挥谁呢?


看惯了将星校杠以肩章排大小的现代年轻人,能想明白官兵穿一样服色的军队怎么打仗吗?要知道,恰恰是这官兵一致的年代,中国军队取得了战无不胜的辉煌战绩。


而到了晚年,毛泽东在全国范围开展评《水浒传》运动,又有几人明白他的用意——借用古典名著,毛泽东把人类最重要的思想传授给他的人民。


所以,没有谁欠谁,谁和谁过不去,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


所有的人生来都是平等的,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不是指物质上的相等或者平均,而是在精神上互相理解,互相尊重,把对方当作和自己一样的人来看待。


2

跟天斗,其乐无穷,跟地斗,其乐无穷,跟自己斗,其乐无穷


孙悟空大闹天宫,把玉皇大帝吓得屁股尿流,不得不请西天如来佛祖救援。


如来佛祖赶来后,问孙悟空:你为何方神圣?竟然如此凶神恶煞。


孙悟空说:我本天地灵体化身成了一个野猴,拜师学道,学得长生之法。


佛祖听了后,笑道:原来就是一个野猴,竟然敢抢玉皇大帝之位?


孙悟空回答道:皇帝老儿,虽然修行比我高,他不能久坐而不让位。常言道,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你让皇帝老儿搬出去,把天宫让给我,那便好说,反之,我定要搅的天宫不可安宁。


佛祖回应道:虽然你修了长生之法,但你何德何能做上天宫之位?


孙悟空自信的回答道:我的手段多着呢,我有72般变化,我会腾云驾雾,一个跟斗就是十万八千里。如何做不得天位?


由此可见,孙悟空他有反抗精神,敢于跟天斗,跟地斗,跟自己斗。


孙悟空有虎气和猴气,猴气最难理解,是不是指不安分呢?


那就是大圣气了,金猴的斗争精神,七十二般变化,在毛泽东身上都有体现,孙悟空可以用毫毛化身千万,毛泽东则将自己的思想传授到亿万中国人的心中。


人的一生也是一样,跟现实斗,跟工作与生活斗,跟自己斗,只要不放弃斗争,你就还不算输。


3

决定你命运的不是起点,而是行动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并不是很多人想象的神仙,神机妙算。


他也是有错误的,只有毛泽东知道诸葛为什么没有成功,只有毛泽东有资格指出孔明的错误竟然在于隆中对的分兵。


但三国中的各路英雄都是天生的行动者,没有行动力,不足以称为英雄,而有另一个名字叫狗熊。


齐天大圣孙悟空,啸聚山林的梁山好汉,三国逐鹿的各路英雄,已经像种子一般埋在少年毛泽东的心里,在一般人看来这些只是故事,而在毛泽东看来这些都是真实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因为他天生就是一个行动者。


好,用一句话来结束今天的分享:


人的一生就是在追求平等的基础上,通过不断行动,与现实斗,跟自己斗,和生活与工作斗的过程。


只要没有停止斗争,你就还有希望,你就还没有输,记得呀,人唯一以及最大的失败就是主动放弃斗争,缴械投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水浒传   名著   梁山   启示   西游记   马克思   革命史   发展史   官兵   佛祖   演义   美文   中国   悟空   平等   所有人   智慧   历史   毛泽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