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穴位基础知识—水分穴


中医穴位基础知识—水分穴

水分穴位于肚脐上方一指宽的位置

水分穴取穴方法

视频加载中...


穴名解说

水分穴 Shuǐ fēn(RN9),经穴名。出自《针灸甲乙经》。属任脉,别名:中守穴,中管穴,分水穴。

“中守穴”。“中”,与外相对,指中间。“守”,把守也。经脉循任脉直流而下,本穴如同在经脉道路中间有关卡把守一般,故名“中守穴”。

“中管穴”。“中”,中间也。“管”,管道也。中管名意指经络气血循任脉道路向下而流,如同经水下行的管道一般,故名“中管穴”。

这个穴位位于“下脘穴”的下方,穴位的内部可能是横结肠由此处经过。水分穴故名词义就能识别其穴位的功能,是分化水湿,分清泌浊的意思,实际上操持的是我们中医中脾的利湿的功能,这个穴位就是帮助我们的脾脏把废弃的浊物通过下焦膀胱排泄出去。

穴位位置

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1寸。

穴位解剖

皮肤→皮下组一一一膜下筋膜皮肤由第八、第九、第十肋神经前皮支重叠分布,穴位保位相应器官为大网膜、小肠、胃、胰腺及其后方的下腔静脉(右)和主动脉(左)。

穴位功效

健脾化湿、利水消肿。本穴功专治水,具有治疗腹泻、浮肿水肿、腹水(腹积水)等作用。

治疗疾病

治疗水肿、小便不通、尿路感染、腹痛、反胃、吐食等;

缓解治疗腹泻、腹水(腹积水)、腹胀、肠鸣、泄泻、翻胃、小儿陷囟、腰脊强急等。

技术应用

1、腹诊应用:

2、艾灸应用:

3、按摩应用:



刘高峰 老师简介

刘高峰 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从事临床及中医亚健康研究二十余载。现任中国民间中医药研究开发协会中国传统腹部诊疗分会会长。善于应用腹部诊断结合四诊合参,进行精细化诊断,对于指导临床遣方用药方面有独到认识。在从事临床近三十年的基础上,独创了“开门三通法”中医特色诊疗框架,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将针灸、推拿、汤药等中医治疗手段有机融合,极大的提高了诊疗效果。

曾师从《伤寒论》经方大家冯世伦教授及脏腑按摩大家臧福科教授。对于腹部诊疗及亚健康疾病有独特的认识视角。

中医穴位基础知识—水分穴

刘高峰 著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5

标签:穴位   北京中医药大学   建中   水分   艾灸   翻胃   任脉   中医   腹水   经脉   水肿   亚健康   积水   针灸   腹部   基础知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