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百岁有方法

人活百岁有方法


长命百岁是我们每个人梦寐以求的美事。但世界万物“有因方有果”,欲求长命百岁,即应从当下起,一点一点的种下生命百岁的因,临到老才能享其果。

百岁,无论西医还是中医,都讲这个应该就是人类的自然寿命。可我们大部分人却很难尽享天年,归其原因,原来尽享这个天年还是有方法的,这个方法就在中医经典《黄帝内经》第一篇。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一、法于阴阳

这点就是讲,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要以自然界的阴阳运行法则来管理我们的生活。

阴阳法则在人的生命中是以“阳”为主,正所谓“分阳未尽则人不死”,我们遵循的这个阴阳运行法则都是以长养我们人身的阳气为目标。

因此,生活中要做到“法于阴阳”,我们就要知道自然界‘阳’气运行的规律,比如最基本的,冬至是自然界一阳生的时候,我们要注重饮食调养来促进身体内一阳的生发:广东人习惯这个时候用巴戟天等煲汤就是这个道理;夏至是自然界一阴生的时候,我们就要用从自然界中采摘一些阳气最旺的药食材来保持身体阳气的旺盛:很多地方这个时候会用艾叶泡浴、喝酒(至阳之物)等也是这个道理。假如我们能依顺24节气来解读自然界的阳气运行,并调节我们的生活,这就是在与“法于阴阳”接近。

二、和于术数

‘数’是对中国古人智慧的高度浓缩,从数的变化中又反映出了自然界阴阳运行的一些规律。比如,《黄帝内经》中就讲到,女子的生长发育就是以七年为周期的,“二七天癸至”,开始来月经(阳气开始进入又一个高峰期);“五七阳明脉衰…”,身体开始衰老(阳气开始衰减);男子的生长发育则以八年为周期……

如果每个男子、女人能懂得这个数,并根据这个数所昭示的生命规律来积极调节我们的生活、运动习惯,那我们就不会“过用”、“废用”身体了,这样就能保证身体的自然生存时间得以完全。

三、饮食有节

日常的生活中,饮食有规律,饮食量也保持一个合理的度。比如,三餐基本准时,食量保持在七八分饱状态。

再就是,饮食物的食用要遵循每日阳气运行的规律来把控。比如,早上食用温性的姜汤(晚上则不可)、温阳的美容汤,晚上则要食用阴润的百合莲子汤、炖梨水等(不可过度食用燥热的如羊肉类的食物等)。

还有,就是选择食材还要看食材是否蕴涵自然界的正气(正面信息)。比如孔子强调的“不正不食”、“不时不食”等,就是不食用反季节的食品,不食用长的不规则或切制不规范的食品等。

饮食有节,在日常补益身体能量的时候,与身体有着强烈的互动,身体自然就能更多的受其益而不受害(或少受害)。

四、起居有常

长年累月的真正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作为自己的生活起居指导原则,并努力的践行之。日出而作,就是指一年四季做到早起(卯时,即5~7点);日落而息,就是要做到子时即23点前能上床睡觉。如若偶因工作需要违逆了,之后也要及时调整过来,而不能使之成为习惯而破坏之前的好习惯。

起居有常,就是更好的让个人节律与自然界的阳气运行节律保持一致,做到“顺势养生”!

五、不妄作劳

生命在于运动,但运动必须要遵循一个总原则:“劳而不倦”,也就是不要让人体产生明显的疲劳感。一旦人体出现明显的疲劳感,就表示身体已经劳作过度。因此,《黄帝内经》中才讲到“病起于过用”,人体的疾病很多是因为劳作过度而产生的。

不妄作劳不能百分百做到,但只要心中知晓这个原则,尽可能的让身体少出现这种状态,渐至养成‘量力而作’的习惯,或者‘顺身体之势而作’,最终进入“顺势养生”

如若我们能在日常生活中真正做到以上五点,我们就能时时做到‘形与神俱’,自然就能越来越接近尽享天年,享受人体的自然寿命,度百岁而去。

提高身体敏感度,敏感的与自然相应,在自然中,顺势即是养生;顺势就能做到“早预防,健康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黄帝内经   天年   节律   阳气   长命百岁   起居   自然界   阴阳   法则   规律   身体   习惯   人体   饮食   自然   方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