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晋三:出师未捷身先死

安倍晋三:出师未捷身先死




今天,日本的疫情状况为全国感染492人,累计总感染人数66000人,其中重症238人,死亡总计1200余人,5万多人康复。


安倍晋三:出师未捷身先死


从日本主流出发,在疫苗或有效治疗方法出现前,只要重症数不要太多以至于压垮医疗,恢复正常的经济还是第一要务。


说白了,日本人无法选择再封闭。


日本目前的重症数量,倒还算可以支撑。


在这个背景下,日本宪政历史上【在岗】时间最长的首相安倍晋三,宣布辞职。


日本第二轮爆发的疫情已经在往下走了, 安倍这个时候辞职也许是他心里觉得可以走了。


安倍的原话是:

在面临疾病和治疗,体力并非万全的背景下,不允许有错误的政治判断。


看着有点心酸。



这次辞职确实有几分悲壮。


2007年安倍就因为身体问题辞去首相一职。在当时看来,安倍给人留下了不负责任、娇气的公子哥感觉。


但从今天来看,这个肠胃疾病确实是很严重的。


2020年,因为疫情的缘故,安倍已经连续工作147天。


而且无论是经济还是疫情、无论是国际局势的紧张还是日本内部的天灾,还有奥运会的延期等,可想而知工作压力巨大,心情不太可能好。


8月初,传出了吐血的新闻。


吐血这个动作不是小事,涉及政府首脑的健康如果没有根据乱编的话,风险还是很大,应该是真新闻。


累到吐血,虽然可能和身体本身的条件有关,但在这个环境下,多少还是有悲壮乃至丧气。


终于,8月28日这天,安倍宣布辞职。


甚至有说法,已经不是简单的大肠溃烂,而是癌症。


我们这个时代,癌症只要发现的早,是有很大机会被控制住的。


不过,曾经显赫安倍时代就这样结束了,在重病、疫情和国家不安中结束了。


联想到奥运会举办权到手时候风光,颇有些樱花凋谢的意味。


这真是一个很日本的故事啊。


安倍对辞职最后这么总结:

壮志未酬就放弃职务犹如断肠之痛。


这句话从一个病人口中说出,真是让人想到一句中国的老话: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日本首相是一种很特殊的岗位。


这个职位不好做,简单来说,做的烂很容易,做的出彩特别难。


原因在于,日本首相其实本质上只是执政党党魁,和美国总统相比,天然权力就弱很多。


最重要的是,在派阀政治、元老政治盛行的日本,一切大事其实都是各种小圈子的妥协。


首相做的很好,在于他在维系和调和各种圈子、势力,元老、派阀之间的平衡拿捏的好。


我们很多大公司也是这样,美其名曰【管理能力】。


其余的才华,不容易突出。


力挽狂澜难、改革难、摸着石头过河也难。


战前战后都是这样。


战前悲剧首相很多,原敬、高桥是清、犬养毅等一大票都是被极端军人暗杀。以提出对华三原则闻名的近卫文麻吕,是亲西方派领袖西园寺公望的门生,又是旧贵族出身,本人是不好战的,但被时代浪潮裹挟,沦为战犯以自杀告终。


战后好一点,至少不用丧命。


同样是在大公司,还有一句名言:领导是拿来背锅的。


在日本就是,做的好未必是你的本事,做的不好,那群起骂之就是你。


战前还要【天诛】你。


日本是一个耻感文化的国家,耻感文化就是很怕被人批评。当了政治家整天都要被骂。


所以,尽管安倍已经是少见的,在日本支持率非常高的首相,但这个工作本质上并没有那么得意与风光,这也是日本首相换的很勤的原因。


木村拓哉有一部日剧叫做《Change》,里面他就演一个日本首相。一度压力爆炸要偷偷摸摸开溜,搞的警卫人员高喊:“总理跑路啦!”


以前我在公司经常这样,大家也会喊,子宇爸爸跑路啦。


哪国都不会这么拍,但日本这么拍,大家没觉得不合理,因为这个首相真的不好做。



所以,和很多大国相比,日本“名相甚少”。


以能够在执政时间上和安倍比肩的人来说~


伊藤博文,中国人都知道;


吉田茂,是带领日本走出战败阴影和废墟的人;


佐藤荣作(也是安倍的叔公)执政期间从美国那里收回了冲绳,拿过诺贝尔和平奖。


桂太郎,是战前的军人出身,但一直是文官政府的首相,因为和另外一位贵族大臣西园寺公望轮流执政被戏称为【桂园政权】。


除此之外,中日邦交恢复后,日本有影响力的首相就可能只有这么几位。


田中角荣,因对华建交闻名;


中曾根康弘,和中国领导人私交非常好,期间奠定了日本在西方阵营大国地位;


小泉纯一郎,因为参拜问题和中国交恶,但也是第一个且唯一一个去过卢沟桥纪念馆的日本首相。其成功领导了日本在泡沫经济后的第一次重新景气,与美国布什家族的关系非常好。


其余大多不提也罢。



安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贵族。


所谓【一门三宰相】。


他的外公岸信介是日本首相,外公的弟弟佐藤荣作是首相,父亲安倍晋太郎做过日本外相,内阁官方长官等等,在中日关系的黄金时代是日本的核心政治家。


安倍晋三:出师未捷身先死

安倍(左)和父母以及弟弟(右)


他的妻子安倍昭惠是大财团森永制果(水果糖很有名)的千金小姐。


安倍晋三:出师未捷身先死


网上有很多安倍的丑照,比如在普京、特朗普等人面前,显得十分猥琐。


还有筷子拿反了

安倍晋三:出师未捷身先死


但其实看多了照片和视频,安倍身上有那种压不住的……你说傲慢或者傲娇都可以。


甚至傲娇到他会和普通人吵架(有一次在新干线因为很无聊的事),吵架完自己坐在那里气闷气。


这种事情要是普通日本政治家就算了,安倍还能真去吵架还在镜头前生气。


也算是有些个性的人了。


至于是不要在普京、特朗普等人身上找回场子,彰显大国领袖风帆,见仁见智吧。


另一方面,在私德上,作为一个一年365天要被媒体用放大镜看的人,虽然执政期间也和一些丑闻挂钩,如森永学园事件等。


但日本的政治环境也就那样了,太出淤泥而不染也不可能。


他和太太的关系也很现代。


安倍太太比安倍大,喜欢叫丈夫“小安”。曾经经营居酒屋,经常和男客人喝酒,甚至不介意和反对安倍的人做朋友。


但另一方面,两个人的感情也没什么大波澜。


不是那种整天秀恩爱做秀的,也不是各种苦大仇深要牺牲的。


现代人的婚姻能这样真不错了。



安倍的可贵在于他在第二次执政开始,勇于进行了改革,打破了当时日本政坛一片混乱,颟顸怯责的局面。


所有的改革都是要承担巨大压力的,安倍也不例外。


虽然他是不是一位贵族英雄,是一件见仁见智的事。


一种古典主义的传统在于,所谓贵族,是要在国家出现危机的时候出来挑大梁的。


这一传统,在西方是从古罗马的格拉古兄弟开始。这对兄弟政治家进行了有利于平民的改革,最终被杀害。


曾经有人问他们,你们不是贵族吗?为什么和泥腿子站在一起?


他们的回答是,就是因为是贵族,才要做对国家有利的事。


东方也有这种传统。


有时候看多了世界历史,难免有一种迷思。到底是平民出身的英雄更多,还是贵族出身的英雄更多?


用一个已经很少人知道的典故来回答吧。


平民里有杨威利,也有特留尼西特。


贵族里有马琳道夫王妃,也有帝国内战时一群猪狗不如的老爷们。


看人,不看出身,看做了什么。


是不是英雄豪杰,是看历史大潮里的底色。


总的来说,在这位立志改革的少爷的身上,还是能看到一些东亚古典主义的余光。


或者残光。


遗憾的是,从今天局面来看,安倍的改革,即使他不得这个病,也差不多到头了。



说到古典主义这个问题。


其实安倍的长相非常的古典,或者说非常日本。


他窄额浓眉细眼的形象,其实非常有日本古代京都那种【公家贵族】的长相,胖一点就更像了。


安倍晋三:出师未捷身先死


用学术一点的说法,是典型的【弥生人】的相貌。


什么叫做弥生人的长相?用体育明星来说,羽生结弦、香川真司也是这种典型长相。


安倍晋三:出师未捷身先死

羽生结弦

安倍晋三:出师未捷身先死

香川真司


如果看年轻时候的照片,确实有几分三浦友和、山口百惠电影里走出来的感觉。


安倍晋三:出师未捷身先死


另外,说个小知识。他家乡是以出首相和清酒闻名的山口县(日本古代的长门国),著名的清酒品牌獭祭就出自这里。



我的朋友里,对安倍的评价比较两级化。


喜欢的非常喜欢,讨厌的非常讨厌。


理由都很纯粹。


讨厌的人因为安倍身上浓重的保守主义立场,或者说管制,扩张公权力等。


喜欢的人也很纯粹,觉得国泰民安,觉得日本的公权力不是太多是太少等等。


安倍执政期间,日本经济的景气长达7年。是战后第二长时间的景气。


日经平均指数从民主党执政的2012年的8,000点上下,恢复到20,000点以上。


丰田、索尼公司等公司都一度创下历史新高的营益。


还拿到了10个诺贝尔奖(当然这个和安倍没什么关系)。


甚至连体育都有显著的复苏,1990年代日本一度在奥运会只能拿到一块金牌,2010年代以后才算逐渐重回综合体育大国。


外交关系上,和世界各大国的关系保持稳定(除了韩国),和中国的关系一直在稳定但缓慢的恢复中。


客观来说,有独立立场的日本,在今天的国际环境中,对中国来也有帮助。


出生于体面家庭的安倍是一个有理性的人,能和有理性的人打交道,于公于私都不是坏事。


至于日本社会的各种公民权利也好,社会伦理和基础正义也好,至少没有结构性倒退。


当然,贫富差距的问题日益严重。一亿中流社会开始逐渐解体。


但有没有安倍,这个一亿中产都是不可能维持的



所以,对安倍晋三的评价,涉及到一个对现在日本的看法。


日本是不是一个有结构性矛盾和困境的国家?


这些困境包括,外交上的迷思、竞争力的衰退、不可逆的老龄化、以及一部战后外国人指定的宪法到底要不要修改的问题。


安倍的支持者认为,正是因为日本面临这些结构性的困境,必须要改革。


安倍的反对者认为,改革没有错,但改革的方向错了。


我倾向于认为,日本需要改革,但那种超级结构性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而安倍能开启这个局面,是他的历史贡献。


另外,关于安倍是否是军国主义的问题,是一个本身不复杂但无法多展开的话题。


安倍属于保守主义政治家,保守主义与进步主义是两种政治派别,本身无优劣之分,只有适不适合此时国情的区别。


安倍的父亲安倍晋太郎曾经在二战末期当过神风特攻队。我们现在看史料,日本人其实也没有人愿意当神风特攻队的,绝大多数人都是自认倒霉。所以安倍的爷爷知道这件事以后,一度绝望的要死。


这个不可能对他没有影响。


所以,安倍想恢复日本的大国地位,这个心思是绝对有的。


但军国主义这个东西,怎么说呢。真恢复军国主义第一件事大概就是要杀首相吧


战后的这些日本人,理性也好,不理性也好,保守也好,进步也好,和军国主义,大概有1亿光年的遥远。


2007年安倍第一次执政的时候,就对中国进行了破冰之旅,当时他和太太走下飞机的场景我印象很深。


理性处理好中日关系,就可以了。


日本人不生孩子这个最大的问题,只靠他解决不了。



关于安倍晋三,其实无论是中文媒体界还是英文媒体界,都是负面居多。


很多美国人也不喜欢他。NY时报喷安倍的稿子多了去。


但股市有另外的看法。


安倍宣布辞职这天股市大跌。


移民和旅游也是一种代表。


虽然手头没有数据,这些年,我认识的人里,移民或在日本买房的人越来越多了,而且有超出欧美的感觉。


旅游方面,2019年,中国访日游客近千万。而2020年,对于很多每年一定要去日本度假的人来说,是灾难性的一年。


日本,不经意间,从中国人移民、投资、旅行的【支流】变成一种【显学】。


虽然这股浪潮和安倍晋三没有直接关系,但高潮的到来,却巧合的发生在安倍执政期间。


安倍晋三是不是一个好的领导人,希望历史能够给一个公正的评价吧。


一代人过去了,会有新的人。


樱花凋谢了,也还会再开的。


最后,希望他早日康复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公权力   迷思   保守主义   军国主义   结构性   日本   战前   疫情   政治家   战后   首相   中国   大国   出身   贵族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