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自杀后如何看待中国父母有罪论

孩子自杀后如何看待中国父母有罪论



武汉一个孩子在学校里自杀了。


网上给出的原因是孩子因为打扑克被老师叫家长,又遭遇家长掌掴训斥。


哪怕是以上信息,也不是什么权威媒体报道。

孩子自杀后如何看待中国父母有罪论


正常来说,权威媒体一般不会报道这件事。


如果你在正规媒体,报这个题目,一般编辑的反馈是,除非有其他可疑的说法,否则难免有消费死者的嫌疑。


你不太可能就这件事去采访那位家长,


“你觉得是什么原因造成你的孩子自杀?”


和常州缪可馨小朋友的自杀不同,缪可馨小朋友家人是因为认为学校和老师要承担责任,才去扩大影响,寻求媒体报道。


单纯从公开训斥打孩子这个角度来说,妈妈肯定是不对的。但孩子以自杀来应对这件事,这种激烈的反抗可以有两种看法。


第一种,孩子过了,真没必要,真不值得,太可怜了;


第二种,中国父母不行;


中国父母原罪论,是互联网上的一个显学,豆瓣有小组“父母皆祸害”,热门影视剧里祸害子女的父母一大堆。


除了少数文艺作品还在那里父慈子孝外,社会割裂的程度可能远超我们想象。


从我对西方、日本影视作品有限的观看来说,就祸害型父母的数量来说,似乎是没有我们高的。


从公共议题的角度来说,批判中国父母当然没有问题。


但如果从这件事本身来说,我们对前因后果,这个家庭,孩子的成长经历,他有没有什么疾病如抑郁症等一无所知,有些媒体展开1818黄金眼式的撕逼八卦、去批判中国父母不配做父母。


我甚至看到了这样的点评~

你等着,一分钟,两分钟,你在心里默许,“妈妈,如果你回来跟我说话带我回家,我就原谅你,不然,我就。。。。。。”在这漫长的两分钟里,你抬头向走廊尽头妈妈消失的方向望了三次。妈妈没有回头。只有周围的同学、老师注视着你。你忽然想到那句“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又忽然想到妈妈刚才那些难听的话,再看一眼走廊里来来往往的人。14岁的身体是冲动的、蓬勃的、一触即发的,14岁的思想还是孩子的,心里面的小世界崩塌了,它对你说:“跳下去就永远不用丢脸了,痛快了,解脱了” 一股血往头上冲,你纵身一跃————

《如果孩子出生之前就认识自己的父母,一半的孩子都会选择不要来到这世上》公号摩耶夫人


我觉得都有点过了。


中国青少年自杀率是很高,每年约有10万青少年死于自杀。


但如果按照就事论事的角度,这个跳楼事件本身的信息量,根本撑不起那么多上纲上线。


中国有很多不是人的家长,我很理解批判他们能够引发巨大共情。


但中国家长有罪,和这个事情里家长有罪,是两个概念。


我个人来说,几个孩子自杀的视频(包括上海那个),更多觉得可怜,而不是可恨。



除了那篇《半数孩子不会选择他们家长外》,还有@卢诗涵的点评也在刷屏。


孩子自杀后如何看待中国父母有罪论


里面讲的道理很简单,家长对孩子不好,所以孩子要报复,自杀就是最好的报复。996下也是如此。


一言蔽之,自杀,是对恶的反抗。


道理没错,但我总觉得哪里有点怪。


比如这一段,按照这个逻辑,世界上绝大多数的职业体育都显得有原罪。


职业体育当然是自愿的,但基础依然是要赢,而且因为职业体育几乎都是从青少年时代开始,不可能存在完全的自愿。


比如刚刚在英超联赛一场比赛连进4球的韩国球星孙兴慜,据说起父亲对其训练是极端严酷的,按照这个逻辑孙兴慜还是一死以明志吧。


当然,我知道,韩国在教育方面不是什么正面形象。


所以问题在哪里呢?


反抗恶,固然是对的,但恶的度在哪里?


是什么行为都是恶吗?


是什么恶都要用最激烈的手段去反抗吗?


这就是这篇文章的问题,我认为虽然其在情绪上说的很到位,但依然缺乏建设性的原因。


比如996,加班,奋斗也是如此,你是否要恨老板,是建立在一个度的基础上。


我以前在媒体为一篇报道做的非常努力,做的很兴奋,我不觉的要恨任何人。但如果我遇到一个傻逼的老板,说你今天就把光刻机研究出来,不研究出来别下班,久了,我确实难免愤恨。


所以,要看老板到底要你干什么。


所以问题还是一个度,就是论事。


一个家长是不是有罪,要不要去恨他,应该是一系列事情决定,而不只是单纯的区分一个,A家长是尊重孩子,全心全意为他快乐而奋斗,B家长是蓄谋要把孩子当做未来的工具人的……


这感觉不对。



或者这么说吧,人是复杂的。


今天刷屏要立志做个好家长的人,有没有人生里会有一丝希望孩子替自己争光,要扶助自己老了以后的心态呢?


如果有,是不是有罪呢?


我有一个朋友,留学海外,结婚后丁克很多年,有一次和我聊天,说道“可能也想要个孩子”。


理由是,如果有一天自己去养老院被人欺负了,能有个活人而不是机器人来看。


我这位朋友是不是属于要被剥夺当父母的资格呢?


没必要吧。


孩子对父母的恩义与愤恨也是如此。


我承认,我也想过自杀。


我也认为,我的家庭比起大多数中国家庭算是幸福,但也远没到完美的地步。


那我为什么没有自杀来报复父母呢?


怕死(包括对世界的留恋)有之;


不忍,也就是对父母的怜悯有之;


在我的意识里,对父母的怜悯或恩义最终在数值上超过了愤恨。


所以我没死。


这就是我说的,人是复杂的。


说到底,中国父母也是人,也有不容易的地方。


孩子干了坏事他们有罪,孩子自杀他们也有罪。


我不想说教说大家要理解父母啊,多油腻啊。


但我觉得人都有不容易的地方,就是论事一点好。



很多文章从动画电影《哪吒》的角度来谈儿童自杀,认为是对家长欺压甚至霸凌的一个反抗。


我想岔开一点,说说哪吒吧。


哪吒因为有一个换肉身还父母的佛教源头,所以在现代,被赋予了非常多的意义。


在《封神演义》而不是《十万个冷笑话》里的哪吒来说,仔细推敲,哪吒更像一个恶童。


父亲李靖为什么不喜欢这个儿子?


因为哪吒生下来的时候除了是个怪胎(肉球),他师傅太乙真人还说,这个孩子要犯一千七百杀戒。


李靖的心理阴影面积是很大的。


这个故事并不完全中国,在古希腊神话里,有一个俄狄浦斯杀父娶母的故事,也是神仙预言,然后父亲把孩子丢掉。


哪吒是杀星,是神仙说的,神仙说的就等于命运。


如果你是李靖,你在古代的环境下,你会怎么办呢?


李靖挺苦。


但书里也没有写李靖虐待哪吒,但也没有什么父子交流的情节。


哪吒还是军区司令的少爷。


出去玩,遇到龙王家的巡海夜叉,他们的对话大概是这样。


夜叉:你这孩子搞什么事?


哪吒:你长的好吓人,什么畜生?


夜叉:你怎么能骂我是畜生?然后要砍哪吒


结果哪吒一出手就打死了巡海夜叉。


然后呢,龙王的太子来寻仇,又被哪吒杀死,还把筋给抽了。


这个故事如果放到今天,民意是不是要将哪吒枪毙500回呢?


龙王上天堂告状,本来是走司法路线,又被哪吒打的遍体鳞伤……


然后哪吒又射箭误杀了石矶娘娘的徒弟,石矶娘娘又来问罪。


这个确实是误杀。


但哪吒又反杀了石矶娘娘(背后是他师傅太乙真人神仙打架)。


最后龙王纠结所有龙来问罪,哪吒没办法了,自杀了。


我不知道大家看完这一系列是什么感受?


从龙,石矶娘娘等角度看,在古代,一命还一命是一个基本文明逻辑。


从这点来说,哪吒反而有错。


但《封神演义》里,哪吒代表的阐教都是好人,截教包括龙先天都是坏人,所以哪吒杀个坏的种族,阵营,也没什么道德负担。


尽管在小说里,你没有看到龙王,石矶娘娘干过什么欺压良善的事。


这就是古代的逻辑,多种道德可以并存。


一命还一命这种同态复仇可以,滥杀非我族类可以。


比较倒霉的,我感觉是李靖。李靖,在小说里被称为道德之士,是不是讽刺我不知道,但他有没有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呢?


也没看到。


李靖就是一个古典时代,士大夫乡愿的悲剧。


这是我就事论事根据《封神演义》原文理解的。



再说一下,1979年的动画电影《哪吒》。


那个电影我也很喜欢,甚至可以说,是不朽的经典,非常伟大。


动画里的哪吒自杀,是动画史上的名场面。


孩子自杀后如何看待中国父母有罪论


但我要说,当然可以从里面解读哪吒对家庭、对父权的反抗。


但这个和今天北上广深的知识分子,白领们理解的那种对家庭虐待,父权压迫的反抗可能并不完全一样。


1979年的动画电影《哪吒》,反抗基础依然还是当时并没有从中国主流环境里消除的阶级斗争概念。


尽管当时文革已经结束了,但在《哪吒》、《黑猫警长》等作品中,“斗争”依然是一种主旋律,只是这种斗争,没有文革时代的作品那么奇葩,不会明确的写是阶级敌人。


动画里的龙王一族和李靖等人,相比于小说里,严重黑化。


阶级斗争下的反父权,走极端,就是那几十年,儿子举报父亲,妻子举报丈夫,女儿举报妈妈……


不是完全我们今天想的那样。


这个不是我对动画上纲上线。


但是,一部儿童动画片产生的那种恨意,我可能阅片少,我是没有在日本欧美的同类型动画中见到过。


而哪吒作为一个儿童自杀那个场景,可能全世界在青少年动画里出现,也是独此一家。


这一切还是和当时的国情相关的。


所以为什么后来的哪吒,就不会这么拍了,因为在这么拍,就政治不正确。


而同时代日本诞生了什么呢?


《高达》。


高达讲的是什么,是少年士兵参与宇宙战争的故事。


高达里有一个梗,在B站非常有名,叫做修正拳,其实讲一个父亲式的人物掌掴男主角,让其成长的故事。


但高达并不是一款宣扬父权的动画,其重点还是讲述战争对青少年的摧残,第二代高达的主角叫做卡缪,最后的结局是疯了。


哪吒自杀了,卡缪疯了。


前者反映阶级斗争思维下的反父权,后者反映战争对人的摧残。


但我觉得,他们和今天所说的父母皆祸害,还是有距离的。


或者说,摧毁一个人的原因是社会性的,是很复合的。



回到这件不幸的事本身,我不了解在这个孩子短暂的一生中,到底遭遇了什么。


三联的一篇报道《被忽视的青少年抑郁:生病的孩子,首先有个生病的家》,我认为是有意义的,那就是关注青少年的抑郁症患者。


我也还有一种看法,


我觉得社会还是进步了,但这种进步很可能跟不上青少年心理状态的变化。


跟不上他们的早熟。


我们今天这个世界,已不可能给青少年造就所谓纯粹的单纯世界,他们可以通过互联网提前了解世界上一切好与坏的信息。


他们价值观的塑造,如何与孩子们沟通,如何告诉他们尊重自己与他人的生命,不是简单的,概念化的指责中国父母失格,没有做父母资格可以解决的。


宣扬恨父母或者说,我认为有一些观点甚至有美化自杀之嫌(个人看法),我觉得没什么建设性。


我不知道在这个复杂的世界里,怎么做才是一个真正完美无缺万无一失的父母,我只能做到一心换一心,坚持自己是一个善良文明的人。


最后,我知道很多人怕当父母,所以我支持人有不成为父母的权利。


我知道很多人真的有非常惨痛的经历,所以我们可以批判中国父母,说这届父母不行。


但自杀是绝对不值得提倡的,哪怕是作为一种复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3

标签:哪吒   中国   父权   父母   孩子   阶级斗争   祸害   娘娘   龙王   夜叉   青少年   父亲   家长   妈妈   动画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