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真能鼓励犯罪?

新闻报道真能鼓励犯罪?


2021年1月22日17时许,一名男子在昆明市五华区云南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门口持刀劫持1名儿童,后被击毙。生前曾要求记者前来采访。


昆明事发以后,有三联生活周刊等媒体详细讲述了案情回顾。

新闻报道真能鼓励犯罪?


作家@水木丁发表了一篇看法,抨击媒体和社交平台热衷于报道犯罪行为。类似的看法@二逼瓦西里也表达过。

新闻报道真能鼓励犯罪?


以下为其原文(看可略过看总结版):


你们想过吗?为什么昆明那个劫持人质歹徒会要求见记者?
他还曾拿着喇叭公开喊话,抱怨这个社会不给他出路,自己无所谓死不死。
很显然,这是一个亡命徒,他最大的诉求,就是自己在临死前拉上几个垫背的,搞一桩大事出来,让全国震惊,他觉得自己是这个世界上最委屈的人,他希望所有人都看到他的委屈,这样他就死而无憾了。
另外,他也知道媒体喜欢这样的故事,而且他想的还是对的。
在曾经发生的许多次震惊全国的类似的恶性事件中,我们的媒体,网络上的很多人,都曾经表示过,非常理解罪犯的苦衷,他们乐于和罪犯共情,认为罪犯杀孩子,放火烧公交车,是因为他们太不容易,帮罪犯指责这个社会的不公。
所以,这个人一定在作案之前,曾经一遍遍幻想过,在自己死后。自己的“凄惨”故事终于被人们看到,他终于得到人们的同情和理解。
不幸的是,他的幻想会实现的。
我印象里,这个风气,是当年厦门公交车纵火案开始的。当时有许多媒体和许多网友同情陈水总。
后来这个风气也没有改变,每当有这种恶性事件发生的时候,就总会有人出来站在凶手一边,和他们共情,替他们抱屈,还美其名曰,我们了解凶手,是为了防止犯罪。
不对!这不是在防止犯罪,这是愚蠢的行为。这不是在阻止犯罪,这是在鼓励犯罪。事实上,你越共情,越理解,越一遍一遍地去描述,越容易激发那些潜在的凶手,博得公共媒体和大众的共情,本身就可以成为犯罪动机。
我看了十多年的《犯罪心理》,看过无数冷酷杀手的测写,大多有不幸童年,对社会的仇恨,但是这部剧传递的最正确的一个观点就是,无论什么原因,这些人都是反社会者,是人类公敌,他们威胁了我们的生活。
在这部剧中,《犯罪心理》小组有专门受过训练的新闻发言人,他们绝不会在公开媒体上,对凶手表现出任何的同情。他们经常为了不满足凶手的快感和虚荣心,会封锁消息。他们反对给凶手起专属的外号,因为这会让凶手有一种被重视的感觉,只会鼓舞他犯罪……
我们的媒体,我们的社交平台在做什么?每次发生这种事情,铺天盖地的对凶手的详细报道,同情,理解balblabla……这就是为什么,昆明的这个歹徒,拿刀逼着孩子的时候,直接要求的是,我要找记者。他还让被绑架的孩子叫给我听,哭给我看。
这是他希望对公众进行精神虐待。这个男孩恰恰做了犯罪心理里说的非常正确的事。这种时候,你绝不能哭,不能显露出害怕和恐惧,绝不能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
但是我们的媒体从来不曾反省这样助纣为虐的行为。这种愚蠢的行为,做了一次又一次。而且还没法制止他们。
我从当年厦门的陈水总事件时,就曾经讲过一段话。今天我想再说一遍。
陈水总和挪威的安德斯·贝林·布雷维克,从犯罪心理上来说,没有区别。
挪威社保体制比我们好太多,一样出反社会杀手,就这个个案来说,陈水总的个人因素,才是他犯罪的原因。
他无法对抗强权,就选择一车无辜的人下手,这些坐公车的人和他一样是弱势群体,他能杀这么多人,这说明即使没有社会原因,没有遭受不公正的待遇,这个人也绝非什么善类。
为他们开脱,就是在给我们自己挖坟。无非是在暗示这种人,无论你杀多少人,你受过的苦都会被大家看到,你被忽视了一辈子,你会成为重要的大人物的……
不过话说回来,这一次也不会好到哪去,你看吧,过两天各种给我们挖坟的言论和文章就都会冒出来了。
那些媒体和那些糊涂人就这么给我们挖坟,我也是一点办法也没有。除了写几句,呼吁一下,算是尽个人事吧。

别人糊涂,至少咱们自己不能糊涂。希望糊涂人,少一个是一个吧。


水木丁提出的文字里大概包含两个层面的的意思。


第一, 不要报道犯罪,因为这容易引发犯罪模仿。


第二, 不要报道犯罪者的人生经历,因为这容易引发和坏人共情。


我有另外的看法。


01


犯罪模仿,英文“copycat crime”,是一个非常专业的社会心理学现象。


其定义是,模仿过去某种犯罪行为,或被过去的某种犯罪行为鼓励而产生的犯罪行为。


犯罪模仿起源于美国,但是在中国、欧洲和日本,都可以看到相关的讨论。


比如美剧《绝命毒师》热播以后,有一些制毒者开始自称“老白”( Walter White,绝命毒师里的主角)

新闻报道真能鼓励犯罪?


比如1984年,日本发生著名的格力高-森永事件,以绑架著名食品企业老板江崎胜久为开端,发展为多起对食品企业的类似敲诈事件。


新闻报道要如何控制犯罪模仿,是一个很技术性工作。


依赖新闻专业主义,或者说媒体编辑的专业能力。


提出这一理论的美国,并没有禁止任何人报道犯罪,但很多媒体和司法机构,会注意从技术上来降低模仿或美化的可能性。


比如,注重事实而非噱头,注重中性表述,不要给罪犯起外号,反对对刑事案件采取“故事会”写法等。


最重要的是,这是一种指导意见,甚至连重要原则都不算,更非法律法规。


否则全世界所有的涉及犯罪纪录片、电影和电视剧都可以禁播了。


因为学术界,也没有办法证明,到底对一个案件报道到什么程度会绝对地诱发所谓犯罪模仿。

因为更加不可能证明,有什么行之有效的手段,能够完全隔绝任何一个人接触到任何负面犯罪信息的可能。


一个从没有看过犯罪新闻的人,会不会从战争影视或电子游戏中获取什么灵感呢?谁能保证一定不会呢?


所以,要防止犯罪模仿,最好的方式是鼓励权威的媒体以更高的新闻素养去报道事件,去树立好的标杆。


也就是尊重新闻专业主义,及尊重坚守新闻专业主义的媒体。


当然,也许直接物理断网,会更有助于弘扬善念。


02


但与坏人共情,可以说更多是一个中国独有的“热议话题”。


比如在男女关系上,一旦出现纠纷,男性和女性经常会自动站队。

这个男人这么激动地打女人,一定是有难言之隐。


这个女性都要杀死自己的老公,肯定是被伤害得太深。


举个大家都不陌生的例子吧,家暴男蒋劲夫、劈腿男薛之谦依然有粉丝洗地:他们家暴、出轨是因为女人本身不是好东西……


不得不承认,这种共情有时候挺烦的。


但一些男性或女性共情伤害异性的人,因为他们可能有类似被异性伤害的经历。


在这个场景下,根本不需要什么媒体报道细节,老百姓直接根据自己的“肌肉记忆”代入立场。


所以,与坏人共情,不是什么媒体记者制造出来的现象,从有人类社会开始,就根深蒂固地存在于我们每个人心中,他天然存在,和你的社会立场或经历有关。


能制约这种共情的,是人类理性的进步,你能分清法律与道德、社会公共利益、人道主义等概念的时候,你就会超越这些简单的共情。


而严肃的新闻报道和社会批判,很多时候是产生这种理性的动力之一。


我相信水木丁老师,很可能在某个时候,与某种“坏人”共情,只要ta们有相似的经历。


明确的说,我也会。


这和有没有记者报道,有没有社交平台,真没什么关系。


03


我们再从功利的角度来看,要不要报道犯罪。


比如就是为了教化。


为了不让人做错事,不能给他们展现错的行为。


教化当然很重要。


我们都知道,日本的很多动画片,包括那些可以直接在中国播放,都没法在欧美播放,或者说,需要处理过以后才能播放。


我们熟悉的《火影忍者》、《海贼王》等,都需要处理,要打码,要剪辑。

新闻报道真能鼓励犯罪?

某欧美版的《海贼王》,长矛直接变成了铁铲


因为这些动画可能涉及暴力。儿童观看以后有可能引发他们不良联想。


那么教化这么严格的欧美,犯罪率是不是比日本更低呢。


我们就拿美国和日本来比。


日本的犯罪率远低于美国,这是常识。


那么是不是说明,美国对动画片的管制毫无作用呢。


这明显就是一种诡辩。日本比美国治安好,有很多原因,包括日本是一个岛国、单一民族、枪支管制、社会风气……


日本治安好或美国治安不好,和动画片怎么拍肯定有一点点影响,但暂时没人觉得起了什么关键作用。


所以说,既然社会治安本质是一个综合性的结果,那么以教化为出发点,把犯罪问题推到媒体的关注或那些基于事实的报道,同样是一种诡辩。


报道犯罪就是引导模仿犯罪或与坏人共情。


玩游戏就是丧志上瘾。


企业加班就是剥削。


开除员工就是压迫。


子女爱父母就是PUA


女生穿短裙就是放荡。


xx就是直男癌。


xxx就是打拳。

……


把所有行为不按照度来区分,直接定性,就是诡辩。


如果说社交平台在这些年总是充满戾气,这种诡辩式金句的普及,大概亦有贡献。


04


最后,


水木丁老师举的那个挪威的安德斯·贝林·布雷维克,还真是一个好例子。


我们一般理解,2011年,安德斯·贝林·布雷维克通过炸弹袭击和自动步枪扫射,造成69人死亡,是二战以后挪威社会最大的震荡,这一罪行是极右翼政治理念及种族主义的产物


他的攻击对象是明确的,是带有政治标签的(挪威的左翼政党工党),他的手段是细致和精密的。他有自己的一套理论说辞,认为自己的行为“残忍但必要”。


挪威司法机关对他的罪行定义是恐怖主义。


结果被简单总结为,

陈水总和挪威的安德斯·贝林·布雷维克,从犯罪心理上来说,没有区别。挪威社保体制比我们好太多,一样出反社会杀手。


这真的不是帮坏人脱罪吗?


如果我是挪威人的话,真要目瞪口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挪威   诡辩   昆明   日本   美国   罪犯   新闻报道   凶手   社交   坏人   犯罪行为   糊涂   记者   事件   媒体   社会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