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人民的苦恼

东北人民的苦恼

我觉得东北是一个挺好的地方,很多东北人也很有趣。


但是,东北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口碑不太行,问题到底在哪呢?


01


最近,四川藏族少年丁真的火爆,映着黑龙江雪乡的尴尬。


丁真是一位在网络走红的藏族帅哥,他的外表天然淳朴,带有大城市所罕见的所谓野性自然美。


丁真的现象级走红,甚至引发了多地旅游部门的哄抢乃至“蹭流量”。


与此同时,曾经因为宰客引发公关危机的黑龙江雪乡,又因为15元一根的烤肠导致和游客发生争议,后续引发了诸多口水战。更因为《黑龙江日报》一篇文章《叹一声雪乡“窦娥冤”》中强调,引发二次争议。


东北人民的苦恼


与当年的宰客风波相比,15元一根的烤肠,听上去不算特别夸张恶劣。甚至很难意义上说是宰客。


雪乡地处偏远的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交通不便,大部分物资都要依靠外地输入,物价高一点其实可以理解。


我记得青藏公路上,一个路边店一盘炒肉片50-60,卖100的都有,大家好像都很理解。


所以,如果要为15元一根的烤肠辩护,说这不是宰客,其实并没有什么错。


但是不是一定要发酵到需要官方下场高喊:

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

东北人民的苦恼


其实,我还注意到微博上已经有一些账号,如@东北知识局@东北反黑小微博 之类。


这些账号,主要强调:

东北的治安不差;东北的政府效率没那么低;东北人不爱考公务员;网上所有对东北的指责,南方都有……


所以,今天之所以出现所谓“投资不过山海关”等负面声音,是网上大量对东北的黑子造成的。


官方和民间都有部分人觉得“被迫害”了。


02


客观来说,东北,在旅游吸引力方面输给四川或成都,其实不丢人。


诞生了《王者荣耀》的成都,在旅游吸引力方面是真正的王者。


有人调侃,疫情期间,成都就成了中国的曼谷。


武汉是中国芝加哥,郑州是中国阿姆斯特丹,成都这个中国曼谷听上去小气了点。


但成都人大约不会介意。因为曼谷真的很适合休闲旅行。


真的,很难找到比成都在国内旅游上名声更好的地方。我遇到过太多非四川人,个个自带五豌豆尖儿,对成都发自内心热爱,几乎到了原教旨主义的地步。总结一下就是:

“埋骨何须桑梓地,老了带我去成都“。


除了成都以外,整个西南地区都以旅游资源丰富,口碑好著称,重庆、云南就不说了。要猎奇的话,可以去贵州独山看看水司楼。


火锅、美女、少数民族、咖啡,最重要的是还有休闲的生活状态。


甚至重庆,可以说另辟蹊径,走出了一条赛博朋克城市的路线,一部又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在重庆取景,也带红了重庆的“犯罪剧旅游热”。


所以,用滥俗的互联网商业术语总结,西南地区,在旅游方面拥有一套成熟的IP矩阵,从美食美景美人海陆空三端立体覆盖。


简单来说,西南地区充满了体面的想象


03


与成都为代表的西南地区相比,东北在全国社交媒体的标签确实有一种复杂的感觉。


一方面,要说东北在舆论上处于劣势,要把快手数亿老铁置于何处呢?


今天大家刷屏丁真之前,前几个月的热门主题,可是快手的奥利给大叔和铁岭姑娘李雪琴,当然还有“真还转”的罗永浩。


再往前推,不要忘记长期霸屏春晚的赵本山、小沈阳的二人转军团。

东北人民的苦恼

所以,无论是正规的人民艺术家,还是草根网红,东北人在人数上,应该是有天然优势的。


是否力压西南和江浙不好说,秒杀包括广东在内的大量南方省市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我曾经研究过一个选题,要打着放大镜一个个找,才能找到到底哪个演艺圈名人和广州有关系(更不要说广义上的广东了)


以上都是娱乐圈人士,正规文化人也有很多。李海鹏是东北人,熊阿姨也是东北人,南方孩子看《古惑仔》,北方孩子看孔二狗的《东北往事系列》。又如著名的小说家班宇,2019年年度严肃文学代表,引领所谓【东北文艺复兴】。


舆论基础其实不差,那么东北自身的条件呢?


有人说,东北风光是好的,主要是人土糙。


其实东北和土、糙等,理论上并没有天然联系。


东北曾经是全国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很早就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一直到1980年代,全国经济的第三城很长时间里不是广州,而是沈阳。1965年,沈阳就筹备建地铁。


这些对人的影响是很大的。


在离婚率方面,东北遥遥领先。虽然这会带来一些所谓“不要娶东北女性”的话题。但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东北女性独立自主意识强,婚恋自由观念的普及等,这都是城市化的象征。


又比如,在东北,年轻人很多在专业选择方面,喜欢人文艺术专业而不是商科等专业。我对很多东北人再穷也也要学音乐印象很深。家里是下岗工人,却要让子女学小提琴钢琴芭蕾,在广东真是不可思议。

东北人民的苦恼

就我对沈阳和长春这两座城市的感官来说,也远胜于他们在全国经济榜单上的排位。


简单来说,两座城市的功能非常完整,美学上也拥有独特的,北方城市的大气。


特别是长春,是一座拥有非常多有特色建筑的城市,有些建筑从艺术欣赏的角度来说,可能并不亚于上海的法租界或者外滩的那些历史建筑。

东北人民的苦恼

我相信大连和哈尔滨也不会太差。


至于人,也遇到过忽悠,但因为我在中国痴长了几十年,各地骗子忽悠都遇到过了,倒觉得还好。


倒是东北人独特喜剧语言体系,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比如我在长春,因为太晚,打不到车,坐了一次黑车,而且这个黑车师傅还一定要先送另外两位客人。


于是一辆黑车,深更半夜,四个成年男性坐在里面,飞驰在辽阔的吉林大地之上,怎么听上去都是一个发生在爱奇艺迷雾剧场的吓人故事。


结果途中另外两位客人突然互相谦让起来,都说“要先送另外两位大哥,自己不着急,就想散散心”,司机又一个劲推波助澜“三位大哥都是好人啊”之类。


最后,我糊里糊涂就成为第一位被送到目的地的人。


街上看到的东北人,大部分外表来看,也都挺体面的,虽然不乏有些人土潮土潮的,但审美以我国全国平均标准来说真不算差。


做生意我没做过就不谈了。


好了,尬吹东北部分到此结束(100份鸡架麻烦背后的资本打我账上)


那么,东北的问题出在哪里呢?真的都是黑子造成的吗?


04


东北的问题,是一个万字到10万字规模文章的主题。


我想就一个例子来提一个小切口。


我曾在沈阳万象城里的一家果汁店,买过一杯鲜榨果汁。


这种果汁奶茶店南方大城市遍地都是,相关人员一般也很娴熟了。


但在沈阳那家店里,两个店员一男一女非常笨手笨脚,忙活半天,我看着都着急。


读到这里,会以为我要黑东北人服务意识差吗?


不是的。


我注意到这两位服务人员的长相,特别是那位男生,五官非常好看,白白净净,1米8的身高,最重要的是,那非常修长的手指,在我看来,是标准适合弹钢琴的手。


这双手来切水果,还是有点浪费了。


女生没什么特别,也就是空姐模特底子吧。


也许这位小哥哥最合适的就是去北影中戏。


读到这里,东北朋友可能会想,少见多怪,我大东北就是遍地美女帅哥多。


是的,据我了解,每年报考北影中戏的学生里,东北人占了很大比例,但也就决定了,他们的舞台,有且只能在北京


同样,东北其实也很重视教育,女孩子不读书之类在东北也不可想象。我在一个移民城市长大,东北孩子的父母,大部分都是教师、医生、工程师、公务员等,和南方孩子家庭以生意人为主形成鲜明对比。


但可能恰恰因为如此,我认识很多高学历(包括海归)的东北人,清一色的选择了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的大公司大平台,他们留在家乡自己做点什么的比例,远少于我认识的南方各地的人。


我不认为这是因为东北人不爱家乡,而是因为这些人不得以要寻找更适合自己的环境。


东北最大的困境在于,他们曾经拥有非常成熟的体系,但这套体系如今已经衰落了,他们的年轻人没有办法在家乡找的自己合适的位置。


简单来说:

东北曾经体面,而如今,东北最优秀的年轻人,为了维持这种体面,不得不离开东北。


他们去北上广深乃至海外继续寻求这种体面。


再举成都一个例子。


成都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这个城市拥有仅次于上海和北京的4000家咖啡馆。


有没有人想过为什么?


成都人就喜欢赶时髦,成都人有钱(开咖啡馆容易亏钱,一般是有钱富二代败家首选),成都租金低……


以上看法都未必错。


但核心在于,成都的地方经济社会结构,充满了这些小个体经济的基因。这些富二代或非富二代的爸爸妈妈叔叔婶婶爷爷奶奶,当年就是在成都开各种小茶馆,小面馆……


为什么成都重庆的餐馆面馆动辄就要叫xx婆婆呢?


这就是基因。

东北人民的苦恼

成都尚且如此,更不要说广东及浙江了。


而另一方面,东北最优秀的年轻人,从父母辈开始,习惯了在大城市、大平台,大企业、大舞台工作了,你让他们和丽江的客栈老板,大理的咖啡店barista们一样,自己倒腾些什么出来,可能他们真的不会。


如果这些最优秀的人离开,一个地方的魅力自然就会下降了。旅游业的吸引力,也只是其中的一个缩影而已。


相反,西南如成都、大理、丽江,不但可以留住自己的年轻人,甚至能吸引很多人从一线城市移居那里,自然会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所以,相比于“人不行”这种玄学概念,我倒认为,东北的苦恼是一种结构性的问题。


所以,如果丁真离开了那雪山草地骏马的主场,也和沈阳的小帅哥一样,在万象城的果汁店里切水果,他还会有那样的吸引力吗?


或许还有吧。

东北人民的苦恼


05

旅游是依靠口碑而不是黑或蜜的。


你说中国人热衷地域互黑,我绝对相信,而且我一直认为,各国的地域黑贡献了这个世界上最好笑笑话的50%(另外50%来自苏联笑话集)


但你说存在什么有组织迫害攻击国内某地方,我是的真的笑了,哈哈哈哈的那种笑。


所谓舆论这种东西,虽然是有一些影响的,舆论引导也是有技巧,需要真诚,需要文明,需要体面等。


但只要依然在一个可以公开讨论的前提下,那只能锦上添花,不可能颠倒黑白。


问题的核心,依然是“行不行,是不是”


不行,吹上天去也没用。


口碑也是如此。


云南、海南的旅游,只有大家还有印象,都曾经被负面困扰。


但这几年,这些地方的口碑确实在提高,这种提高,是建立在基础条件和旅游体验不断变好的情况下。


还有常和东北旅游做对比的北海道。要说日本的形象在中国好吗?说好,真的笑了(这几年确实还可以)。


但日本旅游的口碑,是实实在在依靠成千上万赞不绝口的回头客做上去的。


那些喜欢去北海道的人,不但没有人给他们钱,他们自己还要花钱。


北海道作为一件旅游产品的好,不光中国认,在日本国内,每年地方魅力指数的评比,北海道从来没有跌出过前三。


所以,东北人真的没必要羡慕丁真,做好自己旅游“产品”,自然会好的。


而客人,真的不是靠“叫板”叫出来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8

标签:西南地区   北海道   曼谷   东北人   黑车   成都   重庆   广东   体面   中国   果汁   苦恼   口碑   地方   城市   体育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