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红婵老家呼吁理性打卡:扎堆的网红们,为何只在乎有没有人看?

全红婵老家呼吁理性打卡:扎堆的网红们,为何只在乎有没有人看?

全红婵家的横幅

全红婵强势“夺冠”后,她的老家迈合村成网红们的打卡地。每天有2000多人涌入村中,并且入夜以后,车辆依然络绎不绝,网红们甚至冒雨在全红婵家大门外直播,整个景象让人感到很是荒谬。


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全红婵“一跳成名”确实值得围观。但无论是对全红婵个人的关注,还是对她家人的眷注,都还是应该基于“她个人成长”展开,并且要做到最大限度的“信息释放”克制(客观的搞清楚基本情况就行),要不然就属于“干扰和冒犯”。


有必要说明的是,对于网红们围观所产生的“干扰和冒犯”,在很大程度上,全红婵的家人是不能直说的,因为在“冠军效应”的氛围下,无论是“真诚的问候”,还是“消费的祝贺”,都只能笑脸相迎,否则很容易被认为是“骄横”(世俗性反噬)。


所以不管是在媒体镜头前,还是在网红们的直播中,全红婵的家人都看起来很配合。只是当多数“问询和拍照”变得没什么新意的时候,扎堆的围观终归会变成“干扰和冒犯”。至此迈合村方面呼吁理性打卡,大概也是实在没办法。


平心而论,村子里走出“冠军少女”并受到极大关注这确实值得欣喜。但是当所有的关注直指无限消费,而非真诚祝贺时,关注不仅会冒犯到全红婵家人的正常生活,也会干扰到村里人的日常行动。


毕竟对于全红婵“夺冠”来讲,终归只是她职业生涯的荣光,而对于她的家人以及迈合村也只是勾连性的牵涉存在。虽然可以从沾光的层面进行叙事,但总归不是荣光的核心叙事(只是“冠军效应”展开的“第二现场”),于此就关注的姿势层面而言,就不能为蹭而蹭。


只可惜在“流量为王”的社交媒体图景下,所谓“呼吁理性”的对立面,总是存在以消费“非理性”为核心的猎奇心理。这使得爱扎堆的网红们的理性,就会以流量为导向,而非是共识下的理性趋向。


因此就迈合村方面的呼吁来讲,也只能起到宏观降热度的作用,很难直接让网红们停止直播。说到底就是,只要网红们在迈合村直播有人围观,那么直播行为就不会停下来。所以最需要理性的不是网红们,而是围观直播的人们。


要清楚如果没有非理性的围观,就不会有孤注一掷的直播行为。因为网红们在直播的问题上,从来都是看起来非理性,而真正在实践的过程中,其实时刻在紧盯热度,只要热度降下来,就会再去寻找新的打卡地。


另外网红们打卡跟“热门人物”和“热门事件”相关的地点,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事件热度”的显性标志。在这个问题上,就关注“热门人物”和“热门事件”来讲,本是不应该有“专业和非专业”之分的,只要有信息增量的反馈,就可以认为是优质的关注行为。


但普遍来看,网红们的直播行为都偏向松散化。一方面、网红们缺乏现场的解释力,只是架着镜头,时不时的讲几句不着边际的话,基本上没什么有效的信息释出;另一方面,网红们对当事人缺乏尊重,这一点在“拉姆事件”中体现得比较明显。


要知道在“拉姆事件”中,拉姆已经在病危当中,可竟然还有网红顶着道德压力在医院外面直播。在这个事情上,暂且不说网红站在医院外面有没有获取信息的可能性,仅就行为本身就显得很冒犯。


与此同时,在网红们打卡的问题上,也始终伴随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其一、就是直接的表达出对打卡行为的厌恶,并且对网红们持鄙视态度;其二、虽然没有人直接表达对网红们打卡的喜欢,但是从网红们疯狂的行为来看,总感觉受众还是比较多的,要不然他(她)们何必费心费力去蹲点打卡呢?


就“其一”来讲,每次出现网红们打卡的行为(牵涉干扰和冒犯的情景),其实都有批判的论调出现,并且基本上都是立场鲜明地表达。就以“全红婵老家呼吁理性打卡”来讲,“评论区”几乎是清一色的厌恶论调。


而“其二”的问题就比较微妙,因为从公共论调来看,但凡出现呼吁和鄙视的声音,估计是没有人站出来力挺的网红们继续打卡的。可就网红们声嘶力竭的疯狂直播行为来讲,却可以说明很多人还是愿意看的,这不免让人觉得有些撕裂和尴尬。所以真正决定网红们打卡理性的,并不是呼吁本身,而是围观者的热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3

标签:老家   理性   论调   热度   厌恶   层面   干扰   效应   流量   没什么   家人   冠军   热门   事件   体育   信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