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了凡四训》7:听从他人的建议,是一种品质。自律也是品质


感悟《了凡四训》7:听从他人的建议,是一种品质。自律也是品质

【原文】信其言,拜而受教。因将往日之罪,佛前尽情发露,为疏一通,先求登科;誓行善事三千条,以报天地祖宗之德。

译文:我相信云谷禅师的话,拜谢并接受他的教诲。因此把从前所做的错事,所犯的罪恶,在佛前全部说出来,做了一篇文章,通告天地,先祈求能得到功名。为此发誓要做三千件善事,来报答天地祖先的大恩大德。

理解:小时候母亲教我:听人劝,吃饱饭。这句俗话里包含了太多深刻的道理。要能听得进别人的意见和劝解,首先要在自己心里放下以前的成见、固有的观念,这是前提基础。二是能够顺着他人的思路去思考建议,就是换位思考,设身处地的去理解别人的意见。三是自己要有分辨是非对错的能力,这样才可以接受正确的、有利于自己发展进步的意见,去掉不适合自己的建议。


感悟《了凡四训》7:听从他人的建议,是一种品质。自律也是品质

从小时候父亲去世,了凡就表现出了这种能够听人劝的做法。母亲让他弃学从医,听话了。孔先生让他继续读书,将来有机会当官,便又听从了。直到云谷禅师的这些劝说,他又听进去了。每一次听进了别人的“劝”,了凡的命运都在发生变化。但是这些变化,都是受外来因素的影响,还由不得自己去把握。

我们可以去品味一下身边的人,有多少人是很不愿意听别人意见的?那些眼里专挑刺的人、极其有主见的人、对别人的意见置之不顾的人等等,都在自己的心里有一个固执的“我”,就是“自以为是”,总是以为自己是对的。事实上,自以为是害死人,人们往往死在自己以为的“是”上。比如杨修,非常聪明。但是他恰恰死在自己的“是”上,即他的“聪明”。杨修以自己的聪明,辨别出了曹操的心事,并将其说破,说给别人听。却不晓得,自己的行为已经扰乱了军心,结果便是被曹操杀掉了。

了凡听信了禅师的话,便开始在行动上跟进。这又是了凡的第二个大的优点。接受了云谷禅师的教诲,顺从了佛家学说的宗旨,开始更深刻的反思自己的过错,在佛前将自己的过错一一剖析,许下誓言。

言出必行。


感悟《了凡四训》7:听从他人的建议,是一种品质。自律也是品质


【原文】云谷出功过格示余,令所行之事,逐日登记;善则记数,恶则退除,且教持准提咒,以期必验。

译文:云谷禅师拿功过格给我看,要我将所做的事,每天都要记在功过格上,行善就加分,作恶就减除。并且还教我持念准提咒,用来校验功效。

理解:功过格,就是一种表格。分为善、恶两格。每天都把自己做的事分善恶记录下来,不同的事有不同的分。通过这样的一种形式,用来督促自己。与此类似的,还有红豆和黑豆分瓶的方法,善行一件就将一颗红豆放进瓶子里,恶事一件就将一颗黑豆放在另一个瓶子。定期检查豆子个数,用记录、比较善行与恶行的多少。

准提咒,是佛家的一种咒语。


感悟《了凡四训》7:听从他人的建议,是一种品质。自律也是品质

佛教的戒律的形成,是一个渐渐的过程。跟随佛陀学习的人越来越多后,便出现了很多不良的行为。为了约束自己的学生们,佛陀每发现一些不良行为后,便针对性的制定了戒条。因此而形成了佛教的戒律。可以得知:戒律,是用来帮助人修行的。

引申出来,制度就是保护人的。通常我们认为,制定是约束人的行为。这只是表面现象。通过这种外在的约束,目的是保护人不走歪路,帮助人更好的进步。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应该自觉地接受制度的约束。比如,现在银行体系,制度是最完善的。很多人不知道,银行的制度中,任何一条的修改、完善,背后都有教训,甚至是血的教训。那都是有人不懂得制度是保护人的,产生了一些坏想法,妄图钻制度的空子,让自己付出了代价。

这里云谷禅师给了凡的功过格、持念准提咒,终归是外来的约束。因为此时的了凡才刚刚懂得义理之道,自身修行还不够。当到了一定程度之后,自律,才是最高的修行。就如《西游记》中的那只猴儿,菩萨怕唐僧制约不了他,就骗他戴上了帽子。这就是外来的约束。当猴儿成了斗战胜佛后,那头上的金箍儿自然就没有了。成了佛,就懂得自律了。或者说,因为懂得了自律,就成了佛。


【待续】


——学习传统文化,增长人生智慧。欢迎关注知本学社。我是宗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0

标签:知本   佛家   佛教   猴儿   保护人   善行   功过   戒律   禅师   佛陀   译文   聪明   品质   意见   制度   建议   天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