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了凡四训》26:贵在真诚,贵在有恒

感悟《了凡四训》26:贵在真诚,贵在有恒


【原文】顾发愿改过,明须良朋提醒,幽须鬼神证明;一心忏悔,昼夜不懈,经一七,二七,以至一月,二月,三月,必有效验。

译文:因此,发愿改正过错,光天化日中需要有良朋益友提醒,独居阴暗处需要由鬼神作证。一心一意的虔诚忏悔,不分早晚、绝不放松;经过一个七天,两个七天;直到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等,如此下去,一定会有效验的!

理解:此处说明,真心改过,既需要“诚”,更需要“恒”。

《朱子近思录》中对“诚”的解释是:“无妄谓之诚,不欺次之。”在做一件事的时候,心里没有杂念,就是诚; 没有夹带个人的意愿掺和进去,就是诚。如“画蛇添足”就没有达到诚的要求。在画蛇的时候,心里多了一些自己的想法“添足”,这个想法就是“妄”。“不欺”,就是不欺骗自己,也不欺骗别人。其实不论如何,在欺骗别人的时候,也是在欺骗自己。骗人、与骗己是同时出现的。欺骗是一体两面的。在很多人的心里,骗他人终归是不好的,骗自己是可以的。事实上,骗自己,也就是骗别人。

恒,是一种信念。恒,是一种力量。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就是恒的力量。建大楼需要一层层的垒,但毁坏则只需要一旦。超凡入圣,贵在坚持;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学习传统文化,也同样需要坚持。


感悟《了凡四训》26:贵在真诚,贵在有恒


【原文】或觉心神恬旷;或觉智慧顿开;或处冗沓而触念皆通;或遇怨仇而回嗔作喜;或梦吐黑物;或梦往圣先贤,提携接引;或梦飞步太虚;或梦幢幡宝盖,种种胜事,皆过消罪灭之象也。然不得执此自高,画而不进。

译文:忽然会觉得精神上恬淡舒展,或者觉得悟得若干智慧道理,或者身处烦忙纷乱、但心思通畅无碍,或者遇到让人埋怨、发怒的事情而立马火气消除心生欢喜,或者梦见口吐脏乱的黑东西,或者梦见有圣贤提点接引,或者梦见自己在天宫中漫步,或者梦见彩旗、装饰珍宝的伞盖,这种种殊胜的妙境,都是过失消除、罪恶减灭的好征兆。但是不可以因为有了些梦境而自我贡高、画地为牢不思进取。

理解:了凡先生用梦中的影像来说明上文中提到的“效验”。这种“效验”其实还是属于天地感应的范围。

根据我的学习,可以将梦总结为四种。

一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种梦,是白天关心的事情的延伸。它属于大脑表层细胞的活跃。这种情况下,是属于浅层睡眠的,睡眠质量并不高。

感悟《了凡四训》26:贵在真诚,贵在有恒


二是对身体状态的反映。身上有某个病症,会在梦中折射出来。我在十多年前经常做一个相同的梦。梦里的我,总是被别的什么追赶,自己一直跑不动,拖不动腿。非常沉重。后来从一本中医书上看到,是腿上经络不通。于是便经常按揉小腿上的穴位。一个周以后痛点都没有了。从此以后,再做关于追赶的梦,都是如飞一样。

三是先人托梦。梦到故去的人,在梦里向你要求什么东西。或者在梦中出现不说话,示意某样东西。据身边的人反映,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

四是将要发生的事的征兆。这样的梦是属于《周公解梦》的范畴的。这样的梦需要有清晰的情景,而且需要是连续的。场景吉祥多表示有好事。场景暗淡多表示将有坏事。

了凡先生提到的种种梦境,都是吉祥如意的。很明显地表达了一个人的好运气即将到来。这都是“效验”。

对于前面四句话的“效验”,即心神恬旷,智慧顿开等,就是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时下,很多人都在追求“开悟”,以求得知机于千里之外,明事于百年之后云云。对于开悟,我总结了一下,很简单,就是“诸行无碍”,再细一些,就是三个“无障碍”:语言表达无障碍,行为举止无障碍,思虑分析无障碍。详细解释:用最简单的语言,清晰的表达自己的意见和主张,让对方明白或者接受;待人接物,得体自然,不存在手足无措的现象;思考问题容易想得通,即使想不通也不纠结、不挂怀。这就是开悟。


【待续】


——学习传统文化,增长人生智慧。欢迎关注知本学社。我是宗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知本   先贤   回嗔作喜   绳锯木断   效验   良朋   梦中   译文   心神   征兆   鬼神   传统文化   梦境   原文   真诚   智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