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了凡四训》24:心为地,性为王。从心上改,则一劳永逸

感悟《了凡四训》24:心为地,性为王。从心上改,则一劳永逸

九寨沟的水


【原文】又闻而不怒,虽谗焰薰天,如举火焚空,终将自息;闻谤而怒,虽巧心力辩,如春蚕作茧,自取缠绵;怒不惟无益,且有害也。其馀种种过恶,皆当据理思之。

此理既明,过将自止。

译文:还有,听到别人说我坏话而能够不生气,尽管坏话如烈火薰天,也不过是像拿火去烧天空,终归要自己熄灭。若是听到别人诽谤我就发怒,即使用尽心力去辩,却像春蚕吐丝,自己束缚住自己。发怒生气不但无益于事情的解决,并且还会带来害处。其它种种的过失和罪恶,也都应该依此道理,细细思辨。既然明白了道理,过错就不会再犯了。

理解:佛家不辩。道家不争。二者的意思是一样的。了凡用烈火代表闲言碎语,意思很明确:烈火终会自己熄灭的,又何须去辩?何须争理?不论如何辩论,不论辩的输赢,理还是理,既不会因为声高就占理,也不会因为不说话就没有理。真理是争不来,也辩不走的。

感悟《了凡四训》24:心为地,性为王。从心上改,则一劳永逸

九寨沟的水


生活中有一个现象:当你越想把某件事解释清楚的时候,却发现适得其反:越描越黑。道理在这里:一个湖,当波浪翻滚的时候,湖底的泥巴、沉物都会翻涌出来,让原本清静的湖水变得浑浊。当湖水静下来的时候,很快就会清澈下来。任何纠纷,都如同一个湖。解释、辩论,只会让纠纷更乱更浑。当什么也不用解释的时候,事情反倒很快就会水落石出。因为每个人冷静下来后,自己是会思考明白,会理清思路的,事情的原委也就变得很简单了。一行禅师写的书《佛陀传》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反对佛陀的其它教派,为了打击佛陀,安排了一个女人,在小腹里塞了东西,假装怀孕。对其它人说,是佛陀的孩子。佛陀的学生们对此议论纷纷。然而佛陀却对学生们说:不要议论,不用辩解,事情自己会给出答案的。有一天,这个女人不小心摔倒了,藏在腹部的东西掉了出来。事情真相也出来了。

心平则气和,心浮则气躁,心高则气傲,心急则气暴。惟修心养性,才是王道。怀一颗平常心。

正确理解“恕已”的意思。表面上看,是原谅自己。我们在面对他人的错误和过失的时候,会发怒。事实上,他人的过失与我们有什么有关系呢?一来,错在他人身上,与己无关。二来,别人是否改过,与我们是否原谅他也没有关系。总不能出现这种情况:原谅了就改过;不原谅就不改,赖在别人身上了?三者,之所以会怒,内心还是不肯宽容他人,自己在心里放不下。所以,恕己,就是原谅自己,其实就是“放下”,不要自己和自己过不去。


感悟《了凡四训》24:心为地,性为王。从心上改,则一劳永逸

九寨沟的水


【原文】何谓从心而改?过有千端,惟心所造;吾心不动,过安从生?学者于好色,好名,好货,好怒,种种诸过,不必逐类寻求;但当一心为善,正念现前,邪念自然污染不上。如太阳当空,魍魉潜消,此精一之真传也。过由心造,亦由心改,如斩毒树,直断其根,奚必枝枝而伐,叶叶而摘哉?

译文:怎样叫做从心上改过呢?人的过失有千千万万种变化,都是从自心上造出来的。我的心不动念头,过错怎么会有呢?修习、改过者,或是喜欢女色,或是喜欢名声,或是喜欢财物,或是喜欢发火,这种种的过失,没必要逐类寻求改过的方法。只需要一心向善,在当前保持正念,各类歪门邪道的念头自然就污染不了。就像太阳当空,各类精怪自然消失,这就是精确一贯的真传秘法。过错从心里产生,自然从心里去改。就像砍伐有害的树木,连根铲除就能彻底,何必要一枝一枝的剪,一叶一叶的摘呢?

理解:一块地,如果不种庄稼,必然会自然地长出草来。如果种上了庄稼,地里当然草就少了,或者不长草了。人的心,就是一块地。播种正念,怀一颗端心、直心,自然就不会有邪念。这就要明白,孟子说的“日三省吾身”,就是天天在拨除心中的草。

感悟《了凡四训》24:心为地,性为王。从心上改,则一劳永逸

九寨沟的水


《金刚经》中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经》中说的相,就是自己心中生出的自己认为的概念、判断、取舍等。因此,所有的相,皆由心生。所有的过错,都是由心造。认识到这一点,改过就简单的多了。了凡先生在这里说的好色、好货、好名、好怒等,就是由心中生的相,从而导致自己的行为上失掉偏颇。

防小人之道,正己为先。自身正,则邪念不生。自身端,则此心不曲。所有的善恶心念,都从心上生的。心,是所有的善恶、对错、是非等的根。除掉根,便不会有枝叶花果。这里说的正念,就是向善、为公,不是近恶、自私。

六祖在《坛经》中记载。六祖于五祖处取得了衣钵后,便遵从五祖的安排逃命去了。其中有一个同门僧人张惠明独自追了上来。看见六祖置于石头上的衣钵,想取而不敢取,不取又心中不安。便高声喊:“我为法而来,不为衣钵而来。”因此,六祖现身见了。六祖为惠明说法曰:“不思善,不思恶,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六祖为何会这样启发惠明,是因为惠明在此时心中有善恶。因“善与恶”一直争斗,从而不知如何取舍,所以拿取衣钵而不得。因此,心中有善恶,便无法取舍。了凡先生在这里说的从心上改,就是让我们放下这颗心,放下心中的是非、对错、好坏等等分别心。


【待续】


————学习传统文化,增长人生智慧。欢迎关注知本学社。我是宗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6

标签:心上   春蚕   衣钵   邪念   真传   佛陀   当空   善恶   过失   烈火   过错   事情   心中   自然   喜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