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辈们口中经常提起的“发物”到底是什么?它真的有那么可怕吗?

虽然很多人不知道发物为何物,但民间一直流传着关于它的传说。发物高深莫测,令人捉摸不透,好多人避之唯恐不及!关于“发物”,最著名的典故莫过于“朱元璋肥鹅赐徐达”了。相传,朱元璋为了杀害大将军徐达,便给生疮的他赐予了“发物”鹅肉,徐达明知其意,奈何功高盖主只能吃下,不久便病情恶化,之后不久便身亡了。

那么到底什么是发物?它真的如我们想象中的会诱发身体的某些隐疾,甚至加重现有病症吗?

长辈们口中经常提起的“发物”到底是什么?它真的有那么可怕吗?

“发物”来源于许多中医典籍

比如,《本草纲目》中记载:“羊肉大热,热病及天行病、疟疾后,食之必发热致危。”“凡服药,不可杂食肥猪犬肉,油腻羹鲋,腥臊陈臭诸物;凡服药,不可多食生蒜、胡荽、生姜、诸果、诸滑滞之物。”

从中医角度,所谓“发”,可以理解成诱发、引发、助发。原本有慢性疾病的人,体内存有“伏邪”,如果吃了“发物”,就可能诱发原有的慢性病,导致疾病反复发作。而如果体内没有“伏邪”,身体健康,根据自己的体质适量吃些“发物”则是无害的。

长辈们口中经常提起的“发物”到底是什么?它真的有那么可怕吗?

我国古代有着非常多的饮食禁忌,发物这个说法就是从那个时候流传出来的。那么为什么古代人会觉得牛羊肉、鹅肉、鸡肉、鲤鱼、海鲜等等食物是发物呢?

可能是以下原因导致的:

1. 蛋白质多

在古代生活的人很少吃到肉,偶尔吃点肉就会蛋白质摄入多点。蛋白质较为明显的“热效应”就会让他们感觉到很新奇。

2.高热量

难得吃饱,吃完之后会血糖升高。血糖的升高会带来一些性激素水平的升高,引起身体的异常反应。

3.刺激的味道

膻味重一点的肉类会给人的味觉比较强的刺激,也会被认为这是发物。

4.寄生虫、腐烂等情况

畜禽类动物很容易患上寄生虫等病害,以前正常屠宰后没有冻库冰箱来保存,保存不当吃了也会导致不适,引起所谓的吃了“发物”后的症状。

5.烹调方法

古代人烹调手法也很落后,比如有的只能做大木棍子烧烤,这时候会有较多的糖基化终末产物,有比较多的杂环胺、多环芳烃等等,加工过程也难以保证器具卫生,可能使得吃到的肉很不健康,诱发一些不良反应。

其实主要还是这些食物对于古代人来说很少见,普通人甚至医者都没有机会经常吃到,吃到的也不卫生,但是本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原则,把一些先后发生的事件都当成因果关系记录下来也就不足为奇了。

长辈们口中经常提起的“发物”到底是什么?它真的有那么可怕吗?

现代医学到底有没有“发物”?

人体的免疫力,重要的组成就是血液中的“免疫球蛋白”,发挥着对抗疾病的作用。

听到这个名称,就知道“免疫球蛋白”的构成就需要机体摄入足够的蛋白质。但是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牛羊肉、鱼虾,都是所谓的“发物”! “发物”几乎囊括了大部分营养丰富的食物。这不是免疫力和“发物”相互矛盾了么?

长辈们口中经常提起的“发物”到底是什么?它真的有那么可怕吗?

“发物”和“忌口”,有什么区别?

其实,“发物”最早来源于传统医学和民间习俗而总结出来的“忌口”,在中医看来,不同的病症对应不同的事物忌口。

比如说:

1、腹泻、便秘、胃肠功能不好的患者,少吃葱、姜、蒜等辛辣和糯米、油炸食品、烧烤、坚果等等食物;

2、过敏的患者(如荨麻疹、湿疹),需要暂时告别海鲜、鱼、虾、蟹、鸡蛋等食物;

3、痛风的患者,更要减少嘌呤含量高的食物,比如海鲜、豆类、紫菜、香菇等等;

4、糖尿病患者,就不要吃淀粉、米饭、甜品等升糖水平高的食物。

其实,所谓的忌口就是在特定疾病期间,不吃特定的食物,没有绝对的“忌口”!

长辈们口中经常提起的“发物”到底是什么?它真的有那么可怕吗?

生病时的饮食原则:“三高一低”: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糖、低脂肪

1.注意营养结构,不要过分迷恋高蛋白:不吃碳水化合物只吃蛋白质则好不容易吸收的氨基酸被拿去提供能量,而不是参与创面得修复,岂不可惜。没有膳食纤维的话,对胃肠功能的恢复也绝非好事。

2.不要迷恋各种煲汤:很多南方的患者家属喜欢给患者熬制靓汤。有时奶白色的汤看上去营养丰富,实则为富含脂肪悬滴的,富含动物油脂的盐水。营养不高不说,喝多了还容易蓄积过多的钠离子。另外油脂摄入过高容易让患者反胃、消化不良。

3.不要迷恋粥:碳水化合物是够了,但是身体恢复最需要的维生素和氨基酸却缺乏了。

长辈们口中经常提起的“发物”到底是什么?它真的有那么可怕吗?

人体的复杂构成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发物”和“非发物”,单纯以是否“发”来决定是否吃某种食物,未免显得过于简单粗暴,因为对于人体来说,食物的量、烹饪方法、摄入时间都对免疫力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刚做完手术就一碗肥腻的鸡汤喝下去,引起呕吐和腹泻,可不能赖到 “发物”上来。

对于大病初愈的人来说,胃肠道功能紊乱,短时间进食高蛋白食物容易造成消化不良。所以恢复饮食当然需要循序渐进。


来源:菲利普医生、Dr.X、营养师顾中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发物   碳水化合物   古代人   牛羊肉   寄生虫   免疫力   蛋白质   海鲜   口中   高蛋白   患者   可怕   中医   食物   营养   身体   疾病   时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