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有“肝炎”的朋友吃饭会不会被传染?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统计,目前全球3.25亿人患有乙型和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是一种肝脏炎症,可导致肝癌等一系列健康问题,每年有90万例因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导致的死亡。我们比较担心的主要是病毒性肝炎,包括甲乙丙丁戊5种,其中甲肝、乙肝大家经常听说,丙肝也相对比较常见。

不是所有的肝炎都会传染,像是酒精性肝炎、单纯的脂肪肝、药物导致的肝损伤等等,就没有传染性。正是因为对肝炎不够了解,所以大家才会对谣言深信不疑。接下来让小编带你了解”肝炎”。

和有“肝炎”的朋友吃饭会不会被传染?

什么是肝炎

肝炎就是肝细胞的炎症,引起肝炎的原因有很多,病毒、细菌、化学性毒物、寄生虫、过度服用一些药物、酒精、自身免疫等因素。其中,以病毒性肝炎最为常见。肝炎病毒在人的肝脏内进行复制、繁殖,导致肝脏细胞炎症、坏死,对肝脏造成持续损害。

肝炎病毒主要有五种类型,分别为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乙型和丙型肝炎加在一起是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每年有140万人因此失去生命。

和有“肝炎”的朋友吃饭会不会被传染?

肝炎都有什么症状?

首先,不管是哪种肝炎,发展到严重阶段出现的症状都比较类似,包括厌食、恶心、呕吐、腹泻、发热、黄疸(皮肤和眼睛发黄)等等。

如果同时出现这些症状,建议尽快就诊。

另外,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感染肝炎之后不会表现出症状。考虑到各种不确定性的风险,定期体检、接种疫苗、及时阻断传播途径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和有“肝炎”的朋友吃饭会不会被传染?

对五种病毒性肝炎进行了解

1.甲肝、戊肝

这两种是可以通过“粪-口”方式进行传播的,所以饭前便后勤洗手就尤为重要,只要手卫生做得好,是不会轻易传染给别人的。甲肝和戊肝,不会造成慢性肝病,也不会引起肝硬化,并且患病后有终身免疫力。而且目前,甲肝和戊肝的发病相对少多了。这两种肝炎,都有疫苗可预防。

2.乙肝、丙肝

乙肝和丙肝,传播途径血液传播,体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

一是经血传播。经血传播主要包括经血液和血制品、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注射器等。

二是母婴传播。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中约有30%—50%是通过母婴传播获得的。

三是性传播。乙肝感染者的精液或阴道分泌物中均可检出乙肝病毒,在密切的性接触时,这些体液可透过破损的黏膜而引起感染。

有人说唾液也属于体液,会不会通过一起吃饭而感染。实际上通过一起吃饭而感染乙肝和丙肝的情况非常少见,因为唾液中病毒的含量很低,除非是双方的口腔内都有新鲜的伤口或破损。所以一般情况下,一起吃饭是不会被传播的。另外,我们也建议多使用公筷公勺,避免其他消化道病菌的传播,比如幽门螺旋杆菌。

有一点需要明确的是:如果一个人没有乙肝,而抗体阳性的话,说明对乙肝有免疫力,是无论如何都不会被传染的。家庭成员属于密切接触者,这样的高危人群都建议最好接种乙肝疫苗,使机体产生表面抗体,这样不管是唾液也好,还有生活当中密切接触也好,还是家人共同在生活在一起,这种密切接触有了抗体就不会感染了。

另外像握手、拥抱这些接触,都是安全的。我们没必要歧视肝炎患者,正常的人际交往是完全可以的。

3.丁肝

与乙肝合并发生,不会单独传染,预防乙肝也预防丁肝。

和有“肝炎”的朋友吃饭会不会被传染?

如何预防或者及早干预肝癌的发生

1.这类人群,要定期体检,及时发现癌变迹象

(1)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患者或者携带者;

(2)有肝癌家族史者,尤其是近亲中存在肝癌病史者;

(3)酒精或非酒精性肝病者;

(4)有慢性肝炎,尤其有肝硬化者;

(5)长期食用腌制、烟熏、霉变等食品;

(6)40岁以上男性;

(7)长期居住在肝癌高发区。

有乙肝和丙肝的人群,应至少每半年到一年体检一次,包括肝功能、HBV DNA、甲胎蛋白与肝脏超声等检查,如发现有活动性肝炎、肝硬化改变、肝癌,应积极进行治疗。血清甲胎蛋白(AFP)检测与肝脏超声检查相结合,是目前经济实用且有效的早期肝癌筛查方法。

2.预防肝炎病毒感染

肝癌的发生绝大多数都是肝脏的反复炎症造成的,预防肝炎非常有意义。

接种方法:全程接种3针,按0、1、6个月程序,即接种第一针疫苗后,间隔1及6个月注射第二及第三针疫苗;新生儿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乙肝妈妈怀孕期间应遵医嘱进行阻断,单用疫苗阻断母婴传播保护率达87.8%,联合应用乙肝免疫球蛋白保护率达95-97%。

3.用药要谨慎,以免导致药物性肝炎

肝脏是我们人体内主要解毒器官,有害物质,如细菌、化学药物等都要经过肝脏分解去毒,部分药物服用后会引起肝脏不同程度的损害,导致药物性肝炎。

患病后服用药物,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并要定期复查肝功能。也不要盲目地服用一些中药、保健品,可能损害肝脏。

4.日常生活如何护肝

(1)减少酒精摄入: 酒精是促使乙肝患者向肝硬化及肝癌转化的最大危险因素。2017年美国临床肿瘤协会最新数据显示,22%的肝癌与饮酒相关。酒精是慢性乙肝和慢性丙肝患者肝癌的催化剂,慢性乙肝和慢性丙肝患者必须绝对忌酒。

(2)少食咸菜等腌制食物,避免食用霉变食物:已知与食物有关的致癌毒物有:霉变粮食中的黄曲霉素、腌制食物和剩饭剩菜中的亚硝胺、熏制食物中的苯并芘、油炸食物中的多环芳烃等。(3)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过度疲劳及熬夜等不良作息规律,长期疲劳尤其是熬夜不利于肝脏的休息和自我修复。

(4)加强体育锻炼 :避免脂肪肝、糖尿病等肝癌危险因素的出现。(5)保持心情愉悦 :怒伤肝,不良的情绪也会对肝脏造成极大的损害。

和有“肝炎”的朋友吃饭会不会被传染?

来源:营养师顾中一、微创外科、魏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肝炎   甲肝   丙肝   经血   体液   肝硬化   肝癌   炎症   肝脏   乙肝   疫苗   母婴   酒精   药物   食物   朋友   时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