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挺好》中的“苏大强”:“老实人”背后的“暗黑人格”

01 你的周围,也有“苏大强”吗?

全民热议的家庭剧《都挺好》,终于迎来了大结局。和原著中的残酷现实不同,剧版的结尾美好得让人不舍。曾经水火不容的老爸和三兄妹,终于达成了“都挺好”的人生和解。

但是剧中让人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姚晨爸”,一辈子窝囊却又在老婆死后作天作地的“老实人”,苏大强。

苏大强的讨论热度,比儿女们可火热多了。

《都挺好》中的“苏大强”:“老实人”背后的“暗黑人格”

图片来自网络

他在剧中的种种表现,也让看剧众人无不恨得咬牙切齿,纷纷表示要众筹找人揍他。

为什么苏大强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响,让我们一起来梳理他的三宗罪。

毫无责任感

在明玉妈在世的时候,他就习惯做甩手掌柜、缩头乌龟,不敢或者说不愿为儿女主持公道。

他敢怒却不敢言说,看见妻子对女儿的不公待遇,从来不敢当面抗争只是借口尿遁,或是在四下无人时悄悄劝慰姑娘要隐忍。

《都挺好》中的“苏大强”:“老实人”背后的“暗黑人格”

在明玉被明城暴打住院后,被儿媳妇逼得不得不去医院探望,缺又在脆弱的女儿神圣撒下一把盐,你太像你妈了。

《都挺好》中的“苏大强”:“老实人”背后的“暗黑人格”

恶意的挑衅

为了让明哲早日买房,他在儿女面前造谣生事,添油加醋地说明城夫妻俩对自己不好。引起家庭矛盾。

《都挺好》中的“苏大强”:“老实人”背后的“暗黑人格”

自恋,认为自己没有得到认可

一辈子是个人微言轻的图书管理员,但却感觉自己的才华没有被人发现。退休后触底反弹,以为自己的写作潜能终于被开发,保姆小蔡夸他几句就飞上了天,认为自己的魅力无人能挡。

《都挺好》中的“苏大强”:“老实人”背后的“暗黑人格”《都挺好》中的“苏大强”:“老实人”背后的“暗黑人格”《都挺好》中的“苏大强”:“老实人”背后的“暗黑人格”《都挺好》中的“苏大强”:“老实人”背后的“暗黑人格”

阴沉不乐,永远没有开心的时候

“明知道儿子刚换工作,他却要买房子,还抬手就要500万,而且没有商量的余地,但凡儿女让他有点不顺心,他就瞬间倒地,两腿一软,寻死觅活。”

《都挺好》中的“苏大强”:“老实人”背后的“暗黑人格”

一个人就成为了一根搅屎棍,把三兄妹的日子搅得鸡飞狗跳。

苏大强最大的特点,就是装怂,让人打不得骂不得。总有一腔怒火,对着一个朝你卑微赔笑的老人,都感觉是双拳打在了棉花上,毫无用处。

《都挺好》中的“苏大强”:“老实人”背后的“暗黑人格”

为什么苏大强会让吃瓜群众如此怒之恨之?因为这种老实人,在生活中真的是太多了。

随便翻翻知乎微博,你就可以看到这样的留言:

“看着苏大强就想到我爸,表面与世无争,实际上自私自利,真的是一模一样。”

“这个苏大强和我奶奶一模一样,满口谎话,给自己大儿子,就是我爸,泼脏水,我爸妈对她那么好都没有用。一言不合就大哭大闹寻死觅活。”

为什么这些人的所作所为让人痛恨却又无法理解?直到读了澳大利亚心理学家海伦·麦格拉斯哈泽尔·爱德华兹的著作《隐形人格:思维和行为背后的人格奥秘》,我才恍然大悟,这看似窝囊的“老实人”,其实就是典型的被动攻击型人格

02 如何应对被动攻击型的人?

有些时候,我们会气愤、讨厌、憎恨或忌妒某些人。但如果对方是工作中的上司或那些掌权的人,我们无法在不损害自己的情况下坦率地表达负面情绪。最终,我们绝大多数人学会了处理负面情绪,坚定而公开地展示它们,为它们找到合适理由,或者把它们隐藏起来。

但是具有被动攻击型人格的人不同,当他们有这些负面情绪时,但是,他们不愿意正面处理或直言相告。“相反地,他们消极抵抗、蓄意破坏,用狡猾隐蔽的方式攻击报复,或实施控制。这些狡猾隐蔽的行为可以保护他们不被反击。他们不愿意坚决地表达真实感受并承担后果。”

现实生活中,那些磨蹭着不肯抓紧时间完成作业的孩子,还有嘴上答应得好好但却不肯去擦地的老公,都属于这一范畴。

那么问题来了,他们为什么这么做?根据书中内容,可以归纳出三点。

其一,他们在冲突中,不知道如何维护自己,或者有部分人也并不清楚自己为什么这么做。但是有一些被动攻击型的人有强势的、严厉的和/或过度控制的父母,而幼年时他们无力反击。

在长大成人后,在面对类似的情况时,他们用用隐蔽的方式进行了还击。

其二,他们可能自视甚高,但其实并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好。

他们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但是绝不会承认。与此同时,他们又想着在暗中搞破坏打击别人,但有不想被识破。

其三,他们会在控制他人的生活中,获得满足感。

“他们为自己的聪明才智而沾沾自喜,因为他们干扰影响到你,你却一无所知”。

大家常说,只提出问题但不提出解决方案的方法论,都是耍流氓。《隐形人格》这本书就做得很好,不仅为我们提出问题、剖析问题,更为关键是,为我们给出解决方案。

那么,如何面对被动攻击型的人?

如果这类人是你的同事:

如果可能,最好不要与他们共事。如果他们是你的同事,就要保存好与这类人沟通的精确记录。如果是下级,不用理会他们;有必要的话,就正式投诉或变更他们的职责。

如果这类人是你的家人:

拒绝与他们纠缠,不要信任或者依靠他们。

如果这类人是你的伴侣:

可以尝试和ta谈谈,但是也许他们只会暂停一阵子过后有故态复萌。可以和伴侣一起接受婚姻咨询,正视问题不要逃避。

一定要记住,面对这样的人,要冷静不要被他们牵着鼻子走。温柔但坚定地表达你的立场,坚持“坏唱片法”,不断重申,比如“我理解你遇到的问题,你但我们必须在今天完成。”

03 何谓隐形人格?

与一般的心理学科普书籍,空讲理论不同,《隐形人格》这本书是2名作者,心理咨询师海伦·麦格拉斯和哈泽尔·爱德华兹从从业经历中,接触和治疗了大量的咨询者的案例出发,将它们归纳并提取普遍规律,将那些令人困扰的“隐形人格”进行了梳理。

这些“隐形人格”中,有令人抓狂的人格类型(消极型人格、自负型人格、专制型型人格),到令人困扰的人格类型(焦虑型人格、强迫型人格、索取型人格),直到令人受伤的人格类型(被动攻击型人格、霸凌型人格、反社会人格),书中都娓娓道来,让我们读来不晦涩并从中得到有益指导。

《都挺好》中的“苏大强”:“老实人”背后的“暗黑人格”

04 人啊!认识你自己“

相传在古希腊德尔菲神庙门楣上镌刻着这样一个神谕:“人啊!认识你自己“。著名的哲学家,苏格拉底,也特别爱用这句话来教育他的学生。但是有多少人,能够认清自我,认清他人呢?

随着现代心理学的发展和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越来越多的人,都喜欢把自己性格中的弱点,归结为“原生家庭”的影响(关于原生家庭的解读,可查看我的其他文章:在“有毒”的原生家庭中成长,是人世间最艰难的爬行:https://www.toutiao.com/i6637433755076133390/)。

但是就有人疑惑了,同样一个家庭中走出来的子女们,他们的性格也是各有不同,这又该如何解释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普通人也没那么普通”,行为背后的原因从来都不是“单一的”。

对于我们来说,需要清楚的一点是:一个人的人格发展,遗传基因会有一半的影响;其次是环境因素,而家庭环境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本人所处的学校环境、社会环境、社交环境也非常重要。

实际上,面对不同的环境,我们会戴上不同的面具,乃至表现出不同的“隐形人格”。这也是阅读《隐形人格》这本书的最大意义,了解自己和他人,是构建和谐社会关系、亲密关系的基础,针对不同人采取不同的沟通策略,有助于我们降低交易成本

05 CAST四步法

著名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曾经说过:“决定人的并不是环境,而是如何看待与对待环境的态度与选择”。如果我们所处的环境,所要面对的人,都是让人崩溃想要逃离的,那你的心态和行动就是至关重要的了。

《都挺好》中的“苏大强”:“老实人”背后的“暗黑人格”

《隐形人格》中,给出了CAST四步法,分别是Change(改变)、Accept(接受)Stay and suffer(留下受苦)、Take off(承认失败,然后离开)

《都挺好》中的“苏大强”:“老实人”背后的“暗黑人格”

总而言之,就是改变那些能够改变的,接受那些不能改变的,“要么忍、要么狠”了。这不需要正面硬怼或者消极抵抗,我们可以适度地坚持自我,来争取自己的权利

(1) 认识你的权利:在你的心里,什么是公平合理并值得你去捍卫的。

(2) 转变你的想法:有什么非理性的恐惧心理在阻止你争取自己的权利吗?

(3) 运用非语言的坚持自我技巧:比如运用眼神交流、“挺直身体”、说话坚决流畅、不要微笑等。

(4) 使用”我-信息“代替”你-信息“

”我-信息“就是让你”保留“自己想要表达的感情,而不是将它当作包袱甩给他人。如下图:

《都挺好》中的“苏大强”:“老实人”背后的“暗黑人格”

(5) 运用“坏唱片法“的技巧

就是冷静地用第一人称的陈述(我-信息)反复表明你想要什么,就是“坏唱片法“的技巧。比如针对被动攻击型的同事,跟他反复说明”如果不完成这项工作,那么就无法下班“。

(6) 在重要的私人关系中运用保护性的自我主张

比如陈述问题时维护对方的颜面,不要太直接。

(7) 提出申诉和/或要求

这一点和《非暴力沟通》中的原则很像,就是客观地、不带偏见地描述令你烦恼的行为带给你的感受,避免夸张,不要附上自己的主管感受。

例如,“你能不能把记得锁门当作晚上要做的最后一件事?“要好过”我希望你更细心些“。

(8) 当某人要求你做你不想做的事情时,说“不”

其实《隐形人格:思维和行为背后的人格奥秘》书中,一直在传递这样一种观点,就是“人格无好坏之分,不同人格类型的人思考和处事方式不同,但都是合理正当的。”

面对那些让我们恼火的人时,要思考他们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我们需要一双看穿别人表演的慧眼,也需要一颗能够坚守纯我的初心。这才是我们探究“隐形人格”面具下的用意。毕竟,用力爱、好好生活的前提,是理解别人的行为后,做出只属于自己的选择。

《都挺好》中的“苏大强”:“老实人”背后的“暗黑人格”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4

标签:老实人   爱德华   海伦   人格   人时   寻死觅活   步法   消极   负面   儿女   自我   类型   环境   家庭   信息   苏大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