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父母,会把孩子变成“禽兽”?原生家庭的结,能解吗

01 “有的孩子是孩子,有的孩子就是个禽兽。”


“有的孩子是孩子,有的孩子就是个禽兽。”


有的父母,会把孩子变成“禽兽”?原生家庭的结,能解吗


这是最新上映悬疑电影《误杀》里的的台词。

电影从12月7日大规模点映到今天,在豆瓣上已经有7.6的评分。看过此片的观众,有70%的人打出4-5星,累积票房6.4亿,在同期上映的电影中表现不俗。

《误杀》的故事并不复杂。富二代男孩素察是个纨绔子弟,仗着父亲是市长候选人,母亲是警察局长,所以无恶不作。电影开头,他就因为和同学发生争执,戳瞎对方的眼睛,而不得不花钱了事。

虽然父亲斥责了素察,但并不是因为儿子的错误行为,仅仅是担心丑闻爆出后,会影响自己选举市长。而在儿子暴走之后,母亲还试图劝说父亲,以后不要再打儿子了,“毕竟他都长大了”。

在素察的成长过程中,父亲简单粗暴,经常对犯错的儿子拳打脚踢。母亲则是毫无原则地溺爱,滥用职权、花费金钱为儿子“平事”。

教养的两个极端,本质上都没有教会孩子如何学会管理自己,也没有给他做出成长的引导。

是一对不负责任的父母,才把孩子“培养”成禽兽。


有的父母,会把孩子变成“禽兽”?原生家庭的结,能解吗


02 有的父母,真的会把孩子“逼”成禽兽

也许你读到这里,会感觉我太夸张了。父母是有问题,但他们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子女好,怎么会害孩子呢?

但是看完下一个新闻,你也许会改变想法。有的父母,真的会把孩子“逼”成禽兽。

前不久,一位名叫郭巧娣的老婆婆,恳求网友帮助寻找儿子。


有的父母,会把孩子变成“禽兽”?原生家庭的结,能解吗


她的小儿子叫王永强,先后考上了中科院物理博士、北大物理博士后。但自从1999年出国后就再也没有了消息。

现在老人性命垂危,非常想找到这个失散多年的儿子。

王纪生郭巧娣夫妇,生活在农村,家里一共有三个孩子。王永强是家里的小儿子,上面还有姐姐和哥哥。

全家人的生活来源靠卖老鼠药,家境非常贫寒。

但是王永强自小懂事,学习成绩也特别好。一家人简衣缩食供他上学。

皇天不负有心人,勤奋好学的王永强考上了大学,后来在北大读了博士后。1999年,他告诉家里,要和当时的女友去日本交流,一年可以多赚很多钱。但是儿子去了日本之后,除了报平安,就再没和家里联系。

有的父母,会把孩子变成“禽兽”?原生家庭的结,能解吗


当年的8月份,他的父母因为要治病,就想让小儿子赞助点费用。但是刚联系上,王永强马上就表示“以后电话少打”,随后就把电话挂了。

因为儿子断了音讯,所以老人不放心,就辗转联系上了儿子的岳父。但是对方表示,女儿早已经和王离婚,让他们不要在打扰自己了。

多年间,老人上过派出所,也联系儿子的同学、朋友打听过,没有人能提供他的一点线索。

王永强,似乎从此消失了。

19年下半年,王的母亲郭巧娣病情加重,甚至需要吸氧维持生命,这才不得以将此事曝光,希望通过网友的力量找到儿子。

有网友气愤地说,这是典型的白眼狼,发迹了就不管父母,道德沦丧!

但是随着知情人的不断涌现,这件新闻突然发生了反转。

原来,王的父母早在儿子义务教育阶段,就不断让他辍学。到了儿子上大学不用花学费,还拿补助金的时候,老两口经常变着法地和他要钱。

在儿子有了收入后,父母更是变本加厉,每次联系王永强,不是要钱就是给亲戚找工作。最后儿子去了日本,老两口也追着要钱,最后迫于无奈,儿子才断了联系。

最过分的是,他俩还不断骚扰儿子的前妻一家。在女方和儿子离婚后,他俩还不放过对方家里,逼得女方父母换工作、换住处,东躲西藏。

在这件事持续发酵后,有人辗转联系上了王永强。他回复说:

不希望家里人再找他了,毕竟“清官难断家务事”。


有的父母,会把孩子变成“禽兽”?原生家庭的结,能解吗


这是怎样如“跗骨之蛆”般地亲情绑架,才能把儿子“逼”成与父母不愿相见的禽兽啊!


有的父母,会把孩子变成“禽兽”?原生家庭的结,能解吗



03 于谦:圆滑世故下的成长之痛

德云社的于谦,是文化圈里公认的好人缘。他情商极高,做事圆滑又让人舒服。于谦老师生活也很有情趣,平时的爱好,就是“抽烟、喝酒、烫头”,甚至自己办了个动物园,让人眼馋不已。

甚至有人评价他,在于老师身上,就看不到什么愁事,每天都开开心心的。

但是在乐观积极的面具下,于谦其实有着自我压抑的童年。

自小他就在外婆身边长大,还有5个亲阿姨的呵护。

家人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想做啥就去做”。

但是等他真去做了,家人就是另外一套说辞了。

他想喝茶,家人说:“你可以喝,我尊重你的决定。但小孩子不能喝,喝了长不大”。

不管小时候的于谦想做啥,家人都对他进行教育。时间长了,小于谦甚至害怕和家人交流,就怕对方批评自己。

等于谦长大了,成了德云社的于老师,就开始变着花样地玩,为了完成小时候的心愿。他也学会了把自己封闭起来,圆滑地对待一切。


有的父母,会把孩子变成“禽兽”?原生家庭的结,能解吗


和之前被父母养成禽兽,或逼成禽兽的孩子相比,于谦是幸运的。但是密不透风的爱,言不由衷的话语,也让他承担了本不该属于自己的脆弱和无力感。

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就像那句被重复无数次的话: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虽然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父母,也无法摆脱原生家庭带来的伤害,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自我学习、自我觉察,来慢慢降低那些负面影响。


有的父母,会把孩子变成“禽兽”?原生家庭的结,能解吗


04 关于摆脱原生家庭伤害的书单

1.《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


有的父母,会把孩子变成“禽兽”?原生家庭的结,能解吗


推荐理由:国际知名的心理治疗师苏珊·福沃德,第一次在《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中提出了“有毒的父母”的概念,打破了“天下无不是之父母”的谎言。通过大量的生动案例,说明了“有毒的父母”给孩子带来的伤害,以及我们如何才能打破旧有的家庭模式,重获新生的方法。

本书一经问世,就广受好评,曾长期雄踞《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榜首,全美销量2000,000册。豆瓣评分高达8.3。

本书金句:

健康的和有毒的家庭体系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家庭成员作为个体,拥有多少表达自己想法的自由度。健康的家庭推崇个性、个人责任和独立,鼓励孩子发展自己的满足感和自尊心。 不健康的家庭不鼓励个人表达,每个家庭成员都必须和有毒父母的思想、行为保持一致。这样的家庭制造了混淆不清的个人界限、不分彼此的家庭成员关系。


在潜意识里,家庭成员对于自己和别人的界限、概念混淆不清,为了表示亲密,经常要压制每个成员的个性。爱的行为不会折磨你,也不会让你失控,更不会让你产生自我憎恶、也不会带来伤害,爱是一种令人幸福的感觉 。


爱的行为会滋养你,让你拥有健康的情感。当有人爱你时,你会感到被接受、关怀、珍惜和尊重、真正的爱带来的是温暖、愉悦、安心、稳定和内心的平静。



2.《原生家庭生存指南 : 如何摆脱非正常家庭环境的影响》


有的父母,会把孩子变成“禽兽”?原生家庭的结,能解吗


推荐理由:奥利弗·詹姆斯将人生的0-6岁,拆解成3个部分,围绕关系模式等3个主题展开描述,并且结合名人案例,来叙说原生家庭对人类的影响。我最喜欢的部分,是他对“人生剧本”的探讨,结合了依恋模式、你在家中的出生顺序等因素,从而在认清自己的前提上,谱写全新的人生剧本!

热销英国近20年的经典著作,《卫报》《金融时报》;《每日邮报》等多家知名媒体击节叹赏,豆瓣评分7.9

书中金句:

无论是否有心理问题,我们大脑的模式和结构都会影响我们对朋友、恋人和职业的选择。我们选择的人或活动总是与我们的期望相匹配的。例如,我们如果在童年时遭受过虐待,成年后就更有可能遭受更严重的伤害。当然,青少年时期及以后的经历可能改变我们大脑的电——化学模式。


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自己最终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在很大程度上是受0~6岁这个阶段的经历影响的。 在家庭剧本的创作中,另一个重要因素是一个家庭最终的规模如果一个家庭的子女数量不少于5个,父母的资源(在物质和情感方面)就比较紧缺了,孩子们得到父母的关爱可能就比较少。因此这种家庭的孩子更有可能出现各种问题。他们必须更加努力,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态位。


3.《热锅上的家庭:家庭问题背后的心理真相》


有的父母,会把孩子变成“禽兽”?原生家庭的结,能解吗


推荐理由:布莱斯一家中的大女儿,因为自杀问题求助家庭治疗师。治疗师抽丝剥茧,发现在自杀问题下,是隐藏的更大的家庭问题。借由这个家庭所面临的危机,作者奥古斯都·纳皮尔等人,带我们揭开了家庭整体治疗的面纱,也向我们揭示了家庭中三角关系、原生家庭的影响等诸多问题。

在家庭治疗师的帮助下,一家人在倾听和沟通中重建爱的信仰。

本书于1978年成书以来,在全美掀起了广泛讨论的热潮,成为家庭心理治疗领域极具影响力的作品。豆瓣评分高达8.7.

书中金句:

三角关系。几乎在所有的症状中,哈利教授都发现了这个简单、悲伤而平常的故事:父母在感情上互相梳理,在极端的孤独之下,连累孩子也过度介入于他们的挫败的情绪中。当这些孩子在困扰中长大成人后,他们也会不自觉地重蹈上一代的覆辙。


如果有任何一个离婚的种子是事先埋下的,那很可能就是在个人还没有形成独立的自我之前,便一头栽进婚姻这件事。虽然研究指出,晚婚的夫妻维持长久婚姻的机会较大,但年龄可不是唯一的变项。


更关键的问题在于,结婚是两个人是否都已经历过一番心理空间的磨练;在这段历程中他们独自与生命格斗,四无依傍有靠自己,并且发现自己可以战胜孤独的恐惧。


两个人都必须发觉他或她能够忍受最基本的焦虑,那就是,在这个可怕的世界上,自己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体。在“忍受”之中,个人将获得相当的自信、自觉及对自我的忠诚,这些都是与另一个人建立稳固关系的先决条件。即使童年时期曾经历若干不幸,这段独立自主的时期仍可看作是“生活经验的治疗”。

4.《情感勒索》


有的父母,会把孩子变成“禽兽”?原生家庭的结,能解吗


推荐理由:作者仍旧是国际知名的心理治疗师苏珊·福沃德,她首次提出“情感勒索”的概念,那些打着“为你好”的亲人、朋友,可能正是你一切痛苦与不幸的来源。“你要是敢跟我离婚,就别想见孩子了!”“你个不孝子,是不是想让我死给你看?”一共四种情感勒索者,有意或无意地利用你的内疚、悔恨等弱点,来达到目的。

情感勒索发生的时候,都是以受害者妥协、勒索者满足告终,但是勒索者不会满足,只会变本加厉。面对情感勒索时,我们最关键的是要自我觉察,坚定自己的立场。

畅销全球20年的心理学经典书籍,豆瓣评分8.2。

书中金句:

受害者无法逃脱情感勒索的原因:被恐惧感、责任感和罪恶感三大情绪控制,陷入情绪之中,无法自拔,看不清真相。


恐惧感一般来自婴幼儿时期的创伤,深埋在无意识层面。我们被无意识操控着,遇到类似情景,就会陷入恐惧。我们往往害怕面对恐惧,会选择用妥协的方式来回避恐惧。比如小时候经历过父母离婚的人,一般会非常害怕被别人抛弃。对方一旦威胁要抛弃她,她就会立即妥协,毫无原则。


在你学习及利用一些技巧抵御情感勒索者的威胁时,你其实是在重塑你存在的核心——自我完整性。你曾以为失去了它,为它哀悼,但其实它从未消失,只是被你扫到了无人记得的角落。它,一直在等着你。


写在最后:

一谈到原生家庭,都是愤怒讨伐者多,满意赞同者少。原生家庭的问题确实存在,你可以选择谴责“有毒的父母”,但无人可以为你的未来买单。

如果前半生是父母给的,那么后半生就需要对我们负责。从此刻开始,自我觉察,摸索一条救赎之路吧!

以上分享给深陷在原生家庭泥泞中的人。


有的父母,会把孩子变成“禽兽”?原生家庭的结,能解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禽兽   父母   孩子   家庭   心理治疗   豆瓣   童年   家人   评分   家里   儿子   自我   模式   关系   情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