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996,别人却是855:三招学会注意力管理,从此挥别无效努力

当了妈妈之后,我下定决心要学习时间管理术。原因无他,就是感觉自己的时间,再也没有够用过。

而我想学习时间管理的终极目标,就是能够从容不迫、优雅精致地安排自己的工作与生活。

想必每一个职场妈妈的偶像,就是那个日本的超级学霸+辣妈“吉田穗波”。

看看人家,在哈佛求学期间,还怀孕生子。一共5个娃娃的妈妈,什么都没耽误,事业、家庭双丰收。妥妥的人生赢家!

可是学习时间管理的时间越长,我就越迷糊:

为什么我已经把事情按照重要紧急性排序了,还是像个陀螺一样转个不停?

为什么我都用番茄时间法,集中25分钟做事了,但往往还是坚持不下来完成一项任务?

为什么我都把自己的时间压缩到极致了,但还是焦头烂额,对着庞大的待办清单欲哭无泪?

如果不是方法错了,那肯定是思路错了!


你是996,别人却是855:三招学会注意力管理,从此挥别无效努力


知乎上有个问题很火,至今已有1272万人浏览过:

要怎样努力,才能成为很厉害的人?

底下答案众说纷纭,有人说要克己自律的,有说要打垮拖延症的,也有人说要靠停止内耗的。

方法再多,也比不上这一句话:

要想成为厉害的人,要想提升效率、管理时间,最重要的不是技巧,而是需要转变思路。否则,你的所有付出,都只是无效努力。

既然如此,那我们如何才能找到正确的方向呢?

直到我读了英国知名职场管理与培训专家,格雷厄姆·阿尔科特写的《高效忍者》一书后,我才知道了那些所谓成功人士背后的真正秘密:“高超的注意力管理能力才是通往高效的新钥匙。”


你是996,别人却是855:三招学会注意力管理,从此挥别无效努力


注意力管理和其他时间管理方法的最大不同,是把我们当做“人”来看待。

读到这里你可能会感觉好笑,时间管理也是在管理人呀,这不是废话么。

其实并不然,你看看网上流传甚广诸如XX学霸时间表,就会发现,这些所谓的时间表,是把人当做机器来看待的。几点几分,需要做什么,都进行了严格的规划,严丝合缝,没有一点点灵活度可言。

如果你本身是个自制力逆天的人,当然可以严格按照时间表做事。

但是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也会有懈怠、情绪低落的时候,如果无法完成时间表的计划,就会陷入更深的内疚等负面情绪里。有的时候,我们甚至会自我打击,持续消极。

所以, 格雷厄姆·阿尔科特就毫不留情地说:“时间管理是个过时的概念。”

我的感悟是,时间管理都是伪命题,只有把我们当成“人”,对其注意力进行管理,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根据本书内容和个人经验,我把对人的注意力管理,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

注意力时刻表、身心灵的锻炼、CORD高效模型


你是996,别人却是855:三招学会注意力管理,从此挥别无效努力


01 建立自己的注意力时刻表

根据美国一项针对 2000 名员工的调查显示:一个员工,一个工作日里,能够集中精力高效工作的时间,平均只有 2 小时 53 分钟,不到 3 小时。

我们都认为自己上班8小时,处理工作绰绰有余。但其实里面真正能用的有效时间,其实还不到三人之一。

“注意力好比金钱,是越花越少的。如果开会用去了你80%的注意力,那就不要奇怪剩下的20%只够你处理几封邮件。”

不信?想想刚过去的十一假期,有多少人是宅在家里刷剧的。美其名曰“放松“,但是最后发现自己更累,大脑一片混沌。这些不动脑筋的东西,都会耗去我们的注意力,更何况上班后扑面而来人和事呢?

所以,要想合理使用注意力,就要把它分类,分别是:主动型注意力、积极型注意力、不积极型注意力。

主动型注意力:我们可以全神贯注、精力充沛的最佳状态。

积极型注意力:我们能够投入工作,但工作劲头容易消失。

不积极型注意力:我们已经不剩下什么注意力了,或者说注意力价值有限。

在具体介绍注意力模式之前,先给大家引出2个小概念:工作中的老板模式和员工模式。

老板模式,就是你可以决定做什么工作、根据工作决定优先处理哪一项任务。

员工模式,就是你具体实施工作,收集和处理最新的信息。

把注意力类型和老板/员工模式结合,就会得出如下表格:


你是996,别人却是855:三招学会注意力管理,从此挥别无效努力


根据研究心理学和行为经济学教授丹・艾瑞里教授研究,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在完全睡醒的两个小时内效率最高,行动意识最强。

这也和作者格雷厄姆·阿尔科特的时间表不谋而和,他的最佳主动型注意力时间,会出现在上午9-11点。他在这段时间内,会主动“隐身”,不会出现在办公室,就是怕被别人打扰,而是把这段注意力,投入到那些需要全神贯注的工作中去。


你是996,别人却是855:三招学会注意力管理,从此挥别无效努力


02 化腐朽为神奇,变被动为主动的诀窍:身心灵的锻炼

如果我们在工作中,无法拒绝那些临时增加,需要我们集中处理的工作,又该怎么办呢?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是商业大佬CEO,可以自己掌控所有的时间。

格雷厄姆·阿尔科特也在书中介绍了几个化被动为主动的小妙招,可以用来激发主动型、积极型注意力的时序时间。

1.改变你看到的东西

如果你在写一篇文章,长时间对着白底黑字,很有可能倦怠。那么就试试把字变成红色,过半个小时再变成绿色。这些视觉上的变动,会让你的注意力在停留一会。

2.改变工作内容

记得以前上学的时候,写了一段时间的语文作业,就会感觉枯燥,如果可以在0.5-1小时之后,改变一下学习内容。就会让大脑振奋起来,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换换脑子”。

3.改变外部环境

工作或学习时间长了,可以外面散散步,花5分钟欣赏不一样的风景,也是让自己休息一下的好方法。

4.最关键的方法:锻炼大脑

如果说前面3个方法,还只是为了“欺骗大脑”延长注意力的短暂技巧,那么最关键的方法是锻炼大脑。

锻炼大脑的三个要素,其实就是充足营养、体育锻炼和冥想。

很多关于时间管理的书籍和文章,只是关注如何更好激发大脑,但却忽视了没有健康的身体,大脑根本无法发挥潜力。

充足营养是保证脑供血的基础条件,体育锻炼可以让我们快速恢复精力,冥想可以让我们清除内心杂念。

在《运动改变大脑》中,哈佛医学院约翰•瑞迪教授就提出的论断:

运动是优化大脑功能最强大的工具。

而根据美国国家医学院在2013年的调查显示,身体上更灵活的孩子,会有表现出更集中的注意力、更迅速的反应速度,在标准化的学术考试中成绩也更好。

正是基于此论断,在美国中的跟多创意公司,比如谷歌,就会投入大量的经历和财力,放在员工的体育锻炼上,也由此收获了不错的效果。


你是996,别人却是855:三招学会注意力管理,从此挥别无效努力


03 火力全开,打造属于自己的CORD高效模型

在所有的工作流程中,信息都会流经四个阶段,每个单词的首字母缩写即为CORD(绳索):

C(Capture&Collect)——收集信息(员工模式)。

善用手机、便签、语音信箱等一切工具,随时随地手机信息。信息可以使自己的想法、同事的闲聊时确定的行动、别人的唠叨,都收集起来。

不要怕评判、不要进行优先级排列,只管收集、收集、收集。

O(Organize)——整理信息(老板/员工模式)。

收集完信息后,要对它们进行整理和归类。

R(Review)——回顾信息(老板模式)。

分为每周回顾和每日回顾。对清单里的事项进行及时查看。

D(Do)——执行(员工模式)。

执行工作。


你是996,别人却是855:三招学会注意力管理,从此挥别无效努力


04 想要自由?对不起,你不配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说:“效率是正确地做事,成效是做正确的事。”

所以我们做事的唯一前提,是你要知道,什么是你最需要关注的核心目标。

事情是永远做不完的,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掌握对自己注意力的控制权,确保每天有足够的时间,完成最重要的事

康德说:“所谓自由,不是随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

不管是时间管理,还是注意力管理,本质上都是我们相对人生进行掌控。

人类,不是生而自由,只有掌控自己的人生,方得最后的自由。

今日头条创始人张一鸣曾说:

有人毕业就可以独当一面,2年可以成为事业部总经理,而有的人毕业10年还要想办法靠跳槽溢价。区别其实从很早就开始体现了。

你是996,别人却是855,人和人之间的差距,都是从注意力管理开始的。

所以,从此刻开始,将你的注意力,而不是压缩自己的时间,留给工作。


你是996,别人却是855:三招学会注意力管理,从此挥别无效努力


命运,说是注定,不如说是你忘了是在何时做了选择。

————《塔希里亚故事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2

标签:注意力   哈佛   高效   时间表   大脑   主动   老板   员工   努力   模式   小时   时间   自由   方法   工作   信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