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为什么一定要让自家娃了解人工智能?

01

提到人工智能,大家会想到什么?是“阿尔法狗”的人机大战?还是《终结者》系列电影中铁血无情的机器人T800?

如果说这些还是离普通人感觉遥远的事物,但是随着我国教育部已把“人工智能”提升为国家战略,在2017年提出“实施全民智能教育项目,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

那么摆在每一个家长面前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在人工智能时代,让孩子更好顺应趋势,在同龄人中脱颖而出呢?

有先见之明的家长,不妨和孩子共读这本《给孩子讲人工智能》

信息时代,为什么一定要让自家娃了解人工智能?

本书作者涂子沛,是中国著名的数据科学家,担任过阿里巴巴副总裁,出版作品曾两度荣获文津奖推荐图书。

《给孩子讲人工智能》就是他24年来首次为小读者打造的前沿科学启蒙读物,用生动语言和趣味漫画,深入浅出展示了人工智能的方方面面,适合7岁以上孩子和家长阅读。


信息时代,为什么一定要让自家娃了解人工智能?

02

美国著名企业家比尔·盖茨在谈到人工智能时就表示:

“我属于超级担心人工智能的一方……我不明白为什么有的人一点儿都不担心。”

相信和他持有一样担忧的人,肯定不在少数。

那么,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机器人会“成为”人吗?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必须得先插点题外话。

人工智能领域中,一个大咖的名字常被提起,他就是人工智能的先驱者,计算机之父——艾伦·图灵博士。著名的苹果公司的logo就是来源于他是误食毒苹果而亡的传闻。


信息时代,为什么一定要让自家娃了解人工智能?

早在1950年,图灵就创造性地给出了机器智能电脑的可能性测验——“图灵测试”

“由一个接受测试的人通过一台有通讯功能的打字机与计算机交流,如果人类无法分辨出对方是机器还是另一个人,那么计算机就是有智能的“。

由此可以概括为5件事情,语音识别、机器自动翻译、文本的自动摘要或者写作、战胜人类的国际象棋冠军和自动回答问题。计算机完成任意一件,说明它就拥有了机器智能。

他还大胆推测,到了2000年,一定会有机器通过图灵测试。而现实的发展,比他的预测晚了整整14年。

在2014年,英国皇家学会举行的“2014图灵测试”上,一款名为尤金的软件通过了图灵测试,乔装成人类骗到了33%的人类测试者。

随着科技的发展,机器人不仅可以“乔装”成人类和我们对话,甚至可以“吟诗作画”。比如2019年8月,微软公司在北京发布的第7代机器人“小冰”,就在“学习”了236位著名画家的画作后,举办了“个人画展”

可以说,机器人已经越来越像人类靠拢了。

但是我们也无需害怕,因为“生命和自我意识才是智能的前提”。而这一点,人工智能还远远没有达到。

信息时代,为什么一定要让自家娃了解人工智能?

03

也许看到这里,有的父母会说,既然人工智能无法变成人,那么孩子为什么还要了解人工智能,学习编程呢?

因为全世界已经进入到信息化革命下的大数据时代,未来的机器人虽然无法真正变成人,但是会代替人类做很多工作。而我们了解人工智能和变成的目的,是为了适应那不可预知的未来。

通俗点说,与其说是学习计算机,不如说是学习“计算机思维”。

就像苹果创始人乔布斯说的:

“计算机启蒙最大的好处是可以对人的思维方式进行训练,他是一个对思维完整性和逻辑性进行训练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培养一种新的看待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方式。”

信息时代,为什么一定要让自家娃了解人工智能?

这也与中国工程院李国生院士,写在《给孩子讲人工智能》序言中的话不谋而合:

“今天的中小学生是未来智能社会的原住民,他们必须有适应智能化生活的思维方式和想象力。”

“孩子的心像春天的泥土,播什么种就发什么芽。”


也许我们的孩子,在了解人工智能之后,不一定会成为机器智能的研发者。

但是主动转变思维,积极参与大数据思维的他们,必定不会成为被时代抛弃的人。


信息时代,为什么一定要让自家娃了解人工智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3

标签:人工智能   苹果公司   机器人   信息时代   成人   思维   家长   机器   人类   未来   孩子   计算机   智能   测试   时代   数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