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熊孩子划车事件反转,网友艳羡:被父母信任的孩子,不会学坏

01

“如果说儿童的发展是一棵树,那么我们要关注的是这一整棵树,而不是其中一根枝丫,然后用尽全力去修建这一份枝丫。这样不仅无法帮助孩子进步,反而可能阻碍孩子的发展。”

几天前,# 熊孩子动手划车,父亲赔偿3500元给车主#的新闻,上了热搜。

事情经过其实很简单,重庆车主王先生发现爱车被划,就报警并调取监控,发现了一位10岁的男孩嫌疑最大。


重庆熊孩子划车事件反转,网友艳羡:被父母信任的孩子,不会学坏


经过协商,王先生和男孩父亲达成和解,以对方赔偿3500元告终。

一般我们都以为,“熊孩子划车事件”就会到此结束。

没想到,这件事情竟然发生了反转。

派出所经过调查,发现车还真不是孩子划的。王先生退回3500元,还和男孩道歉。

男孩的父亲在自己的微博中讲述了事情的始末。原来,在和孩子去派出所接受调查时,儿子就坚决否认是自己干的。父亲相信儿子的人品,虽然先行进行了赔付。但是一直积极和警方联系,力争儿子的清白。

最后,儿子的嫌疑解除,也明白了“瓜田李下,需要避嫌”的道理。

很多网友盛赞,这位父亲在儿子遭受冤枉时的反应,堪称“教科书”级别,是父母教育的典范。

在被众人指责时,他让家人先带着儿子离开,自己解决问题;


重庆熊孩子划车事件反转,网友艳羡:被父母信任的孩子,不会学坏


他还带家人吃火锅,待孩子情绪平稳后,才和儿子促膝长谈。


重庆熊孩子划车事件反转,网友艳羡:被父母信任的孩子,不会学坏


在儿子的“沉冤昭雪”之后,父亲说:

“还了孩子一个清白,守护了孩子心底的阳光。”


重庆熊孩子划车事件反转,网友艳羡:被父母信任的孩子,不会学坏


很多人都说,自己小时候也遇见被冤枉的情况,但是自己的父母的处理方式,画风却和上面的父亲,截然不同:

爸爸/妈妈完全不相信我,到最后我也不解释了,爱谁谁吧……

也许,多少年过去,他们无法想起年少的经历,心里还是无法释怀吧。

无法得到父母情感支持的孩子,眼里有泪,心里有伤。


重庆熊孩子划车事件反转,网友艳羡:被父母信任的孩子,不会学坏

02

这世界上,几乎做什么职业、什么身份都需要考试。

奇怪的是,唯独做父母这么重要的身份却什么不需要。

好多家长不解,为什么自己为孩子耗尽一切心血,但是只换来无尽的埋怨和愤懑呢?

也许答案就是,你从未真正理解过孩子的处境和心情。

好的父母,未必能给孩子提供多充裕的物质生活,但一定会在任何情况下,都和孩子“站在一条线上”。这,就是所谓的“同理心”。

美国儿童发展研究协会会员,康涅狄格大学心理学博士,畅销书《养育的选择》作者陈忻在新书《整体养育》中,也分享过类似的故事。


重庆熊孩子划车事件反转,网友艳羡:被父母信任的孩子,不会学坏

陈忻带着孩子去玩游戏机,大宝玩了一会儿就满头大汗跑过来,说机器无缘无故吃了自己的游戏点。陈忻本来想安慰孩子,说几个游戏点数而已,大不了再买嘛!

但是转念一想,感觉这是个引导孩子与人沟通的好机会。她就和孩子说,可以和工作人员说清楚,试试看能不能把点数要回来。如果人家不理,再回来找妈妈想办法。

最终,大宝依靠自己的力量,圆满解决了问题,把点数要了回来,也让他感受到了自己的力量。

这种相信自己能行的感觉,会让孩子越来越有自信解决一切困难。

所以说,

“养育孩子是一个环环相扣的过程,父母做好了一件事情,可能会影响孩子很多能力的发展。”


重庆熊孩子划车事件反转,网友艳羡:被父母信任的孩子,不会学坏


03

听了陈忻的故事,也许有人会不以为然:这不就是给建议嘛,有啥难的!

因为在生活中,大部分的家长,遇见类似情况,下意识地反应,会是直接给建议,或者评判孩子。

但是陈忻在给出建议之前,用同理心的认同的孩子的感受:

“大概是机器出故障了,这种事情有时候会发生的。”

陈忻还给孩子回忆起了类似的经历,“你还记得我们有一次参加生日聚会嘛?你们当时也是在玩这种游戏,突然有一个机器坏了,我看到你们班的小朋友找来工作人员把机器修好了,他的点数也退回来了。”

经过这一番抚慰,大宝的情绪没那么焦虑了,陈忻后来的建议,才得到孩子的认同。而且有了孩子同学的榜样在前,他也会有信心,独立解决类似的问题。

这也是陈忻所强调的,“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会影响到孩子将来处理事情的方式。”

陈忻的观点,和心理学家J.鲍尔比的想法不谋而合。

鲍尔比认为,安全基地(即被依恋的妈妈)是远征部队(即孩子)的出发地,也是他们在撤退时能够回去的大本营。

孩子社交能力的培养,就是基于他们相信母亲会不遗余力地支持TA,孩子才会放心大胆地去探索世界。


重庆熊孩子划车事件反转,网友艳羡:被父母信任的孩子,不会学坏

04

《整体养育》一书中,陈忻就是用上面以小见大的例子出发,给所有焦虑的的父母一副儿童发展的全景图,让我们不再纠结家庭教育的细枝末节。


重庆熊孩子划车事件反转,网友艳羡:被父母信任的孩子,不会学坏

其实很多家长的焦虑,都来源于看待儿童发展的观点太过于片面。对刚出生的小宝宝,就怕翻身慢,吃得少;孩子大一点了,又纠结在幼儿园太内向,不会交朋友;等孩子上了学,又担心专注力不足,坐不了板凳……

其实在陈忻看来,儿童的发展是由生理发展、认知发展、社会性与情感发展,三个维度来构建的。我们不能割裂地看待孩子的发展,但不要因为自己的孩子,暂时没有别人优秀而忧心。

想做不焦虑的智慧父母,只有用整体的养育思路去对待孩子的成长,才能不迷茫、不纠结,帮助孩子更好的成长。

从这个角度来说,陈忻的《整体养育》更像是一本写给天下父母的“育儿指导手册”,既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又有作者从实际经验出发的育儿招式。

“让父母从心理解孩子,奠定孩子的生命内核”。


重庆熊孩子划车事件反转,网友艳羡:被父母信任的孩子,不会学坏

注: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康涅狄格   父母   孩子   枝丫   艳羡   重庆   点数   焦虑   类似   父亲   儿子   家长   事情   男孩   机器   事件   儿童   建议   网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