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学习状态低迷易发怒?你不是脾气不好,你只是“生病”了

01

1993年,对于许多篮球迷来说,可能注定是个不平凡的年份。原因就是篮球史上的传奇人物,史上最伟大的篮球远动员,飞人迈克尔·乔丹宣布退役。对于他退役的原因,一时众说纷纭,没有定论。

大部分人认为,他的退役和家庭原因有关。但是有一个人却有着不同的想法。他认为乔丹患上了“精疲力竭症”,承载别人过高的期望,让他不堪重负,从而无法像从前一样在球场上驰骋。这才是乔丹退役的真实原因。


工作、学习状态低迷易发怒?你不是脾气不好,你只是“生病”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这个持有不同观点的人,就是《自我驱动心理学》一书的作者,史蒂文·贝格拉斯。他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咨询师,在他的职业生涯中,帮助过很多的成功人士,如企业家、律师,甚至演艺明星,摆脱精疲力竭症的困扰,走出职业倦怠。


工作、学习状态低迷易发怒?你不是脾气不好,你只是“生病”了


《自我驱动心理学》这本书,就是他职业生涯中的典型案例的集结。此书在欧美市场上广受好评,并被评为美国《财富》杂志推荐的75本商业必读书之一。 如何走出职场压力大的阴霾,重获自由的新生?不妨读一读《自我驱动心理学》,用乐观的心态迎接新挑战吧。

02

作为一名职场人士,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感觉: 感到工作压力非常大,心情烦躁不安?虽然在事业上取得了成功,但是内心深处没有胜利的喜悦,反而只有疲惫?发现自己很久都没有享受过家庭生活的快乐了?

和乔丹一样,有很多的职场人士虽然在工作上取得了成功,但是他却有可能失去了普通人的快乐,在心理上陷入困境,变得烦躁不安、压抑、沮丧,继而变得精疲力竭,甚至产生放弃一切、心理抑郁的不良状态。这就是典型的精疲力竭症的表现。

与一般的情绪低落不同,精疲力竭症造成的危害更大。美国五角大楼的一项调查显示,2013年,约30%的美军无人机驾驶飞行员感到工作倦怠,其中17%已经达到了临床心理学界定的焦虑症标准,五角大楼承认,相当一部分驾驶员的焦虑症已经上升到了战争创伤后精神紧张性精神障碍(PTSD)级别。谁能想到,工作中出现的职业倦怠,竟会成为一种心理疾病,严重危害职场人的心理健康。盖洛普调查也显示,美国每年因为这种心理综合症而导致的精神损失,竟然高达3500亿美元!

工作、学习状态低迷易发怒?你不是脾气不好,你只是“生病”了


那么,精疲力竭症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呢?书中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无所不能的错觉

每个人的童年经历会成为我们灵魂记忆的一部分,影响我们的一生。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更加关注自己孩子的需求,对孩子的指令言听计从。在这种家庭里长大的孩子,自然而然就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强烈的个人主义烙印打在他们的身上,让这些年轻一代有了自己“无所不能”的错觉。这就造成了这些人积极向上的同时,身上也混杂着傲慢和蔑视他人的态度。

有着这种特质的孩子长大以后,如果在工作中遇到挫折,出于强烈的自尊,他们的第一反应不是反思自己,而是把责任推到他人或者周边环境上去。

威廉·詹姆斯提出了这样一个公式,用来描述期望和自尊的关系,即自尊=成功/预期(期望)。

从这个公式中不难看出,如果想要提高自我的满足感,那么降低自己的预期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可是对拥有“无所不能”感觉的人们来说,这简直是不可能的任务。久而久之,对工作的厌烦情绪也随之凸显。

二、成为父母炫耀自恋资本的后遗症

随着社会竞争的激烈,多少人从儿时起,父母就对他们提出的期末考出好成绩等种种很高的要求。在他们长大之后,也会把追求成功当作人生的目标,而忘记了成功只是实现自我幸福的手段之一。 想想看我们儿时的经历,有多少孩子是为了让父母高兴,成为父母自恋自夸的资本,才拼命刻苦学习为了获得好成绩的?在这种人看来,只有满足父母的要求,才能获得自己内心的放松。

就算长大成人了,内心那个卑微的小孩依旧没有长大,追求成功只是为了满足别人的要求。所以成功之后,没有满足和开心,只有追求下一个成功的不满足感。

三、追求成功的副作用

布丽吉德-舒尔特在《不堪重负:哪有什么时间工作、恋爱、娱乐》(Overwhelmed: Work, Love, and Play When No One Has the Time 这本实用的书中记录了几十项科学研究。她认为,包括美国在内的工业化社会中,绝大多数受过良好教育的人都感觉在工作和生活中陷入了过劳和疲惫的泥沼。2/3的工作人员经常感到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工作,94%的人曾出现过被压力逼迫得“不知所措”的感觉。

为什么职场人士会陷入疲惫的怪圈无法自拔?答案只有一个,我们都太渴望成功了。 多少年来,我们都一直接受着这样的“信仰”洗礼:只要努力,我们就能成功;只有成功,我们就能快乐!为了追求成功,我们每天都疲于奔命,如一只笼子里的仓鼠一般在小圈里狂奔。

忙碌的程度成为了社会地位的象征,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我们也不得不囿于这个牢笼无法挣脱。 但是追求成功真的能让人类快乐吗?可能并不是。

著名学者马克斯·韦伯就认为,“人们通过勤奋、自律、节制等方式实现高尚的生活是正确的,如果人们贪得无厌地追求物质更丰富的生活,则会导致一种病态。这种病态表现为精神空虚,无法获得心理满足感。”

03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只是思想使然。现代心理学也有有类似的观点,周围的环境和广大的世界,并不会直接影响我们的感觉,是我们每个人不同的观念,才让同一件事情在不同人身上起了不同的反应。 怎样才能摆脱精疲力竭症的困扰,重新再出发?

《自我驱动心理学》中给出了很多的建议,我整理了2个主要的观点。

一、在工作中引入女性思维

作者史蒂文·贝格拉斯建议,男性领导者也应该像女性学习,努力感受他人对自己的关心,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通俗点说,就是学着像女性一样思考。 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女孩的成长往往不是为了增加掌控力,而是更好地表达他们的恐惧。而男孩们往往被鼓励要控制自己的恐惧和负面情绪,比如否认或者逃离这种情绪。

但是压抑自己的情绪会让人类更成功吗?答案显而易见。情感是流动着的,你越想压抑只会让负面情绪愈演愈烈。正如一首老歌唱的,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如果一个人在职业生涯中,学会像女性一样合理表达情感,那可能他们会更多获得来自支持,反而会更有干劲解决手头的问题,而不会让自己压力无法纾解。

二、敢于做出创新和改变

在我们做出改变之前,首先要破除一个固有观念,那就是工作并不等于生活的全部。说起道理人人都懂,但是我们很多时间都把工作看得太重了。

要知道,工作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而不是取代生活。把工作奉为圭臬的人,心态很容易失衡。如果一旦在职场上遭遇风险和挫折,一蹶不振更是完全有可能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树立观念,把生活和工作分开。 有研究表明,工作带给我们的适度的良性压力,会让我们更有干劲和冲动把任务完成好。但是如果压力过大,只会让我们丧失信心,导致精疲力竭症的产生。这也是书中挑战-威胁曲线所描述的。


工作、学习状态低迷易发怒?你不是脾气不好,你只是“生病”了


怎样在继续从事没有压力但是也没有激情的工作,和接受新挑战的两难之中做出选择呢?

作者史蒂文·贝格拉斯建议,首先,可以先搞清楚自己究竟在害怕什么。是改变之后的糟糕后果?还是对未知的焦虑?如果不得不改变,那么早改变比被动接受改变要好的多。

其次,是放弃摆脱精疲力竭症的念头,试着转换角度来看待自己。陷入职业倦怠的人,总想着能有什么灵丹妙药,一下子就解决所有问题,比如情绪低落或者酗酒等这是不可能的。不如从小事做起,先从小事开始,调整自己性格中可以改变的部分。

再次,是进行多元化的心理训练。比如在不同的岗位上进行探索。最后,试着降低自己的焦虑感。

04

经过18个月的蛰伏,飞人迈克尔·乔丹重返NBA赛场。虽然一开始他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但是他如同新人一样,放低自己的姿态,在半个赛季中重新打磨了自己,带领公牛队回归巅峰状态。


工作、学习状态低迷易发怒?你不是脾气不好,你只是“生病”了



大部分人之所以不满足,是因为我们总想根据别人评价,来定义自己的成功。如同追求父母表扬的孩子一样,我们总是在追求成功。但是一旦获得成功,随之而来的满足感,只会短暂让我们开心,但不会让我们幸福。大部分人的时间,总是被工作填满。KPI的小鞭子一抽,无人能够幸免。

我们总是太计较得失,却忘了工作的本来目的,其实是为了让生活更美好。有时候,将时间浪费在无意义的事情上,其实会让自己和家人,过得更加快乐。一念生一念起,如何让自己卸下重担,重返乐享生活,根本的做法是要转变自己内心的态度。

乔丹已经返场,那么,你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工作   精疲力竭   倦怠   美国   无所不能   满足感   低迷   心理学   脾气   情绪   不好   父母   状态   压力   自我   原因   感觉   孩子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