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蒂和爷爷》:父母可以给予孩子的最好礼物,就是一起运动

01 小太阳般的小海蒂

豆瓣高分9.1,国内累计观影人数将近12万人的电影佳作《海蒂与爷爷》,其实讲述了一个很简单的故事。

《海蒂和爷爷》:父母可以给予孩子的最好礼物,就是一起运动

《海蒂与爷爷》剧照

自幼父母双亡的小海蒂,自小被姨妈收留,后来又被转送给爷爷。爷爷性格孤僻,执意要把小海蒂送人。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小海蒂用真诚、善良打动了这个倔老头,爷孙俩相处融洽。

姨妈因为经济原因,背着爷爷把小海蒂卖给了白富美克拉拉一家。小海蒂同样用真诚融化了骄纵任性的克拉拉,两人结成好友。

这部片子,早在2015年就在德国上映了。上映后好评如潮,成为当年的票房冠军。

风景旖旎的阿尔卑斯山风光、海蒂与爷爷的深厚亲情、小姑娘们的真挚友情,让每一个人都会在影片中收获感动。

《海蒂和爷爷》:父母可以给予孩子的最好礼物,就是一起运动

但最打动我的,还是小海蒂的乐观和善良。父母的离世、亲人的嫌弃、贵族家庭的刻板教条,都未曾让小海蒂失去笑容。她如同一个小太阳一样,给周边的人都带来灿烂与光明。

我们经常说:“未曾清贫难成人,不经打击老天真”。在经历了生活的种种磨难之后,小海蒂仍旧能保持乐观对待生活,保持满满的正能量,不仅让我一个成人汗颜,自愧不如。如何才能像小海蒂一样,有着很强的抗压能力呢?

《海蒂和爷爷》:父母可以给予孩子的最好礼物,就是一起运动

02 我们为什么会有负面情绪?

与我们茹毛饮血的祖先相比,科技的昌明让我们不用为填报肚子而发愁,更不用为了逃避猛兽而担惊受怕。但是现代人仍旧会为原始本能所驱使,下意识地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这也是人类的大脑结构所决定的。

根据大脑神经学科的研究,人类的大脑经过漫长岁月的演化,可以分为三个结构:爬行动物脑(掌管生理功能的“基础脑”)、哺乳动物脑(也叫情绪脑)和高级人类脑(也称作前额叶),这是我们人类区别其他动物最显著的部分。

其中哺乳动物脑,它主要负责我们的情绪,如愤怒、恐惧、分离焦虑等。当我们感到外部压力时,人体分泌的激素会让我们感到愤怒,想要逃避或者不知所措。

这也对应了原始人面对外界刺激时的不同反应,感到愤怒就会上去迎战、面对实力比我们大得多的对手就会想要逃跑,实在没办法了就只好坐以待毙。这也是人类生存本能给予我们的馈赠,让我们得以繁衍生息。

但是在现代社会,人类的本能反应,让我们在面对复杂外界环境时还会诱发负面情绪。单位突如其来的加班命令、领导不分青皂白的批评,都让我们心跳加速、双颊发热、血脉喷张,但却不能像原始人一样直接采取行动。

《海蒂和爷爷》:父母可以给予孩子的最好礼物,就是一起运动

久而久之,我们背负的压力越来越大,焦虑水平越来越高,身体不适就会直接引发心理不适,让现代人身心俱疲。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临床助理教授,马克·舍恩和别人合著的《你的生存本能正在杀死你》,就描述了这样一个案例。

好莱坞高级经纪人贝瑟尼是一位工作能力很强的职业经理人。随着工作节奏的加快,她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

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外部压力让她十分焦虑,焦虑情绪又让她压力变大。更糟糕的是,她在非工作时间也会感到紧张、焦虑、恐惧。一次飞行途中的颠簸,竟让她感觉到飞机会要失事了。虽然理性告诉她这是不可能的,但是她无法控制自己,只能靠摄入饮料缓解。

情况愈演愈烈,她对饮料的需求越来越大,只好求助于医生。医生给她开了抗焦虑的药,不想让她形成了新的药物依赖,而且剂量不断增加......

这个案例可能有点极端,但是大多数人被负面情绪侵扰,却是不争的事实。更有甚者患上了抑郁症,丧失了生活的兴趣和信心。

《海蒂和爷爷》:父母可以给予孩子的最好礼物,就是一起运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卫生部一共进行过三次大样本的精神障碍流行病调查,最近的一次调查结果2017年4月发布。

令人讶异的是,之前两次调查得出的心境障碍患病率的数据都不过万分之几,但最近这一次的的调查结果却是4.06%。

“按照中国13.8亿人口换算,这个数字相当于5600万人。而且,4.06%是12月患病率(过去12个月有没有得过抑郁症),如果按终身患病率(有生以来有没有得过抑郁症),则数字会变成7.37%,相当于1亿人”。

正如美国心理学家罗伊·鲍迈斯特(Roy Baumeister)所说:“负面事件比正面事件更顽强。”

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支持,才能摆脱负面情绪的困扰呢?

《海蒂和爷爷》:父母可以给予孩子的最好礼物,就是一起运动

03 如何用运动抵抗负面情绪?

哈佛大学医学院教授约翰•瑞迪与美国《户外》杂志编辑埃里克•哈格曼的合著,《运动改造大脑》,可能会为我们提供一些可能的借鉴。

《海蒂和爷爷》:父母可以给予孩子的最好礼物,就是一起运动

再说具体的实操方法之前,我们先来解释一下,为什么运动可以解压,让人心情愉悦。

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因为运动提高了神经递质的水平。

有科学研究表明,大脑中的4/5信号,都是依靠神经递质传播的,它们和我们耳熟能详的的各种激素,如血清素等一起调节大脑的活动。

如果大脑失衡,就会产生焦虑症、抑郁症等疾病。而医生给此类病人开的药物,都是以调节神经递质为目标的。这其实和运动带来的效果是一样的:长跑1600米就能产生和服用抗抑郁药物一样的效果。

《海蒂和爷爷》:父母可以给予孩子的最好礼物,就是一起运动

说完了运动改造大脑的机理,下面我就根据国情结合本书内容,提供方法供参考。

1.步行,从轻度运动开始,养成良好习惯

对于上班族或者还没有养成锻炼习惯的人来说,从步行开始是最好的入门款选择了。

一开始用最大心率55%-65%的强度开始步行,每天一个小时。行走带来的快感会让不知疲惫,有更想要投入的感觉。如果1个小时的锻炼后,你还有力气聊会天,那么可以提升到中等强度的运动。

2.慢跑,中等强度的运动,让大脑更强壮

中等强度运动的心率对应值,是65%-75%。这个时候身体由单纯燃烧脂肪转变成燃烧脂肪和葡萄糖,身体的新陈代谢也会逐渐适应这种强度。

中等强度的运动,还能释放肾上腺素到血液中,并会降低皮质醇,这个引发压力的小坏蛋。随着运动的持续累加,我们的免疫系统也得到了提升,它犹如士兵一样保护身体免受致病菌的入侵。

3.快跑,强烈运动间隔训练

高等强度运动的心率对应值,是75%-90%。在此种强度下,我们的身体进入到一个全新的阶段,即从有氧转化成无氧。

高强度运动与其他强度运动的不同点,当身体进入到无氧状态时,脑垂体可以分泌出人体生长激素(HGH)。HGH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分泌,中年男女分泌量仅为儿童时期的1/10。尤其是针对上班族人群来说,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无疑是危害身体健康的第一大杀手。生长激素分泌极具降低,但是皮质醇和脂肪酸会进一步抑制HGH的分泌。

4.最佳的运动计划:多种运动形式结合

前面提到的运动,虽然对于塑造肌肉十分重要,但是也不要忘了其他可以提高平衡性和灵活性的运动,比如瑜伽和太极。

有研究表明,瑜伽式的呼吸会减少压力和焦虑水平,而太极拳降低了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动。上述这些活动的训练能让大脑的全部神经细胞参与其中。

04 父母可以给予孩子的最好陪伴,就是一起运动

反思我们成年人遇到的很多生理和心理问题,比如失眠、肥胖、焦虑症、抑郁症、等等。虽然它们的外在表征不尽相同,但是它们都有一个相同的原因,就是人类的本能与现代社会的不可调和性。

还记得《海蒂与爷爷》影片中,那个一开始出场就坐在轮椅上的富家女克拉拉吗?她其实生理上毫无问题,是母亲早逝、父亲忙于工作,她没有得到关心才酿成了心病。

克拉拉是不幸的,但同时也是幸运的。她结识了大自然的精灵海蒂,带她领略了在大自然里自由自在奔跑的乐趣。

《海蒂和爷爷》:父母可以给予孩子的最好礼物,就是一起运动

影片的最后,克拉拉摆脱了轮椅,重新站立起来了,这一幕也让很多人泪奔。

这正是为什么要让孩子爱上运动原因,正好和《运动改变大脑》的作者授约翰·瑞迪的写作目的呼应:“运动能激活孩子用来学习的所有大脑细胞,它唤醒整个大脑。”

2013年,美国国家医学院的一项调查显示,身体上更活跃的孩子,展现出更高的注意力、更快的认知处理速度,在标准化的学术考试中成绩也更好。

也是在同一年,瑞典展开了一项大型研究,他们追踪调查120万个15岁男孩的体能数据(包括有氧体能、力量等)、IQ与考试成绩之间的关联。

3年后,研究者继续测试这些年满18岁的男孩,有了令人欣喜的发现:身体体能提高的孩子,他们的IQ也相应提高。更有意思的是,就算你们是同卵双胞胎,即2个人的基因相同,如果你的有氧体能提高了,则你的IQ也更高。

长久以来,我们中国的家长,为了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不惜赔上大量的金钱与精力,让孩子参加各类培训班。但如果我们对孩子的运动加强重视,也许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果孩子在运动中,还有父母的共同参与,那就是最好不过的了。父母的参与度越高,孩子所获得的知识、经验、技能,都会比他们独自游戏或者伙伴游戏收益更多。

家长与孩子一起运动,这也是亲子之间情感沟通的自然途径。

《海蒂和爷爷》:父母可以给予孩子的最好礼物,就是一起运动

哈佛大学医学院教授约翰•瑞迪《运动改造大脑》的内容其实很简单,与其说是给成人看的,不如可以说给全家共读准备的。

拼爹时代,与其说拼的是父母的经济实力,不如说拼的是我们与孩子的共同参与某件事的关注度。

愿每一个家庭,都能养育出小海蒂一样活泼、开朗、乐观的孩子。

《海蒂和爷爷》:父母可以给予孩子的最好礼物,就是一起运动

《海蒂与爷爷》剧照

我是漫风点点,关注我,成为更好一点的父母!

今日话题:如果有孩子,你最想让ta学什么运动呢?

注:图片来自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5

标签:哈佛大学   爷爷   约翰   父母   孩子   心率   体能   焦虑   负面   强度   大脑   情绪   礼物   人类   身体   压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