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过分谦卑但仍旧人缘不好?可能问题的关键就在这里

01 你也是有伤的年轻人吗?

心理学者武志红的《心灵的七种武器》中,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为什么你过分谦卑但仍旧人缘不好?可能问题的关键就在这里

女孩从小父母离异,父亲浪荡不堪,和她相依为命的亲人也相继去世。年幼的她特别在意别人的眼光。为了讨好别人,她什么都肯做,但依然得不到半点尊重。就连别人对她的一点点好,她都会自我怀疑,感觉自己不配。她无比悲伤,甚至想要轻生……

为什么你过分谦卑但仍旧人缘不好?可能问题的关键就在这里

在现实生活中,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和这位女孩一般,拥有如此不堪的原生家庭。但是我们童年的经历,确实会影响成年之后我们的自我价值感,也就是自尊的形成。

02 自我价值感,通往更好自我的必由之路

那么,什么是自我价值感,也就是自尊呢?美国盛名的家族治疗大师,玛丽亚·葛莫利在她的经典著作《心灵的淬炼》中是这样描述的:

自我价值感,有时也称为自尊,自我接纳或者自我认同。这个概念是指尊重自我,接纳自己的所有人性,包括正向和负向的部分,并重视自我,视之为宇宙的独特表现,不受别人想法的影响。这是一种内在的把握,确信自己身为一个人是有价值的,并深入认识自己的长才与脆弱之处。

自我价值感是非常重要的基础,由此才能以尊重的方式认识别人、与人联结。如果我尊重自己,就有能力尊重对方是一个人,不会把对方当成是某个可以让我达到目标的物体。物化别人是破坏人性和丧失人性的过程,导致人际、家庭、国家的分裂,甚至造成战争。物化就是把别人视为好人或坏人,敌人或朋友,而不是独特的人因为自身本然的价值而值得尊重和认识。

由此可见,自我价值感是人所需要寻找的最终意义。

心理学界有研究表明,一个人的自我价值感和ta对自我的认同、和外界的链接,都有着很强的关系。

当一个人的自我价值感很低的时候,ta会觉得人生没有意义,生命也毫无价值,结束生命似乎是唯一的出路。

如果某人的自我价值感为30%,那么这个人会处在极度自卑的状态。

如果某人的自我价值感为50%,那么这个人会经常处于自卑和防御的状态。当别人说话时,他们会总感觉对方在议论自己,对外界也有很强的抵触心理。

如果某人的自我价值上升到80%以上,ta就会产生学习欲望,希望和外部世界发生链接,也可以比较平和地接受别人的批评。

当某人的自我价值感上升到90%以上,ta就会产生学习的自我驱动力,会有很强的自律性和希望自己越来越好的愿景。

所以,请不要让“我不配”的感觉,贯穿自己的一生。

为什么你过分谦卑但仍旧人缘不好?可能问题的关键就在这里

03 绽放吧,就像从未受过伤一样

随着大众对心理学知识的深入了解,很多人将自我价值感低的产生原因,剑指父母和自己原生家庭指向父母。

不可否认的是,很多成年人的痛苦根源,确实和童年的不幸有着很深的关系。但也有一些人,虽然幼时悲惨,但却可以借助自己的力量,重新绽放人性光彩。

美国著名的精神分析师,南希·麦克威廉斯就曾经说过:“我们对自己越诚实,我们就越有机会过上一种更为满意和有益的生活”。

如果你是一名自我价值感低的成年人,你可以:

1. 接纳自己的负面情绪。

一个人的负面情绪能被接受和尊重,便比较不容易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我们只有认识到自己的悲伤、自卑、懦弱,承认那些已经发生的不幸,才能有力量不和现实较劲。只有直面负面情绪并且接纳,才能化解它们,让干涸的心灵得到滋养。

2.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在现实生活中,自我价值感低的人,常常会习惯性看低自己,也会有拖延症状,什么也不想做、对什么也都不敢兴趣。

如果可以从小事入手,逐渐提高自己的信心,并重获对自己的掌控力。可以尝试今天比昨天早起10分钟,把被子叠好再去上学、上班。也可以试着去运动、瑜伽、冥想,找到一个触发点让自己变得更积极一些。

3. 理性看待别人的评价,用“放大镜”去记录自己的优点。

自我价值感低的人,很容易对别人的评价“看不开”,很可能别人就是一句无心之语。我们要把别人的话,当成是参考,而不是最终的评价。伟人尚需“盖棺定论”,更何况我们普通人呢?

我们也要学会,不断认同自己,给自己鼓劲。就算是一点微小的进步,也值得在日记上记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时不时拿出来看看,不断自我肯定。

生而为人,不论是伟人还是普通人,都会经历属于自己的“至暗时刻”。但正如FaceBook 首席运营官,雪莉·桑德伯格曾说过的:“那些承载着苦难的时光,那些从根本上挑战你每一份坚持的日子,将最终决定你会是一个怎样的人”。

为什么你过分谦卑但仍旧人缘不好?可能问题的关键就在这里

就让我们走出生命的沼泽,重新绽放吧!

为什么你过分谦卑但仍旧人缘不好?可能问题的关键就在这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3

标签:都会   谦卑   人缘   伟人   负面   自卑   过分   人性   情绪   不好   父母   现实   自我   心灵   评价   关键   感觉   生命   心理   家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