噬血综合征HScore评分

笔记背景/临床问题

噬血综合征一经诊断便来势汹汹,细胞因子风暴之下,病死率一直居高不下。因此,噬血综合征一直是危重症病例讨论的热点。早期识别,将干预窗口提前,是目前的一种应对策略。对于疑似噬血综合征的患者,是不是不能空等各项各项指标达到目前诊断标准,确诊后再救治,而是应该积极发现噬血综合征的诊断线索,并早期干预;早期干预是不是会改变噬血综合征的自然病程,导致不典型病例,改变铁蛋白、甘油三酯的升高程度或时间,进而对诊断产生影响;对于诊断是不是可借鉴国外流行的Hscore计算器;对于诊断标准(HLH-2004方案),肝酶、胆红素、D-二聚体指标等的纳入是否必要?这些都是需要深入思考的。

如何获得噬血风暴来临之前的线索,早期干预避险?

病例介绍

患者年龄:35岁

患者性别:女

简要病史:

持续发热(最高体温41℃),伴腹胀腹泻,黄疸进行性加重来诊。

入院时化验结果仅三系减少:WBC (2.39~3.6) × 10^9/L,RBC (2.53~4.16) × 10^12/L,Hb (85~104) g/L,PLT (57~78) ×10^9/L。

尿常规:白细胞 20/HP,潜血(3+)(患者称月经期)

生化:ALT 45 U/L,AST 58 U/L ,BUN 8.55 mmol/L ,Scr 155 μmol/L ,Tb 42.4 μmol/L,Db 20.2 μmol/L,Alb 40.2g/L,LDH 983U/L,eGFR 35 ml/min*1.73m,甘油三酯0.82 mmol/L。铁蛋白455 ng/ml 。

初步诊断:

1、全血细胞减少原因待查

血液系统疾病?风湿免疫病?恶性肿瘤?结核?

2、泌尿系统感染

治疗经过:

抗感染治疗;多烯磷脂酰胆碱、甘草酸单胺半胱氨酸保肝降黄,乌司他丁抗炎。

住院第3天,依然发热,甘油三酯1.52mmol/L。铁蛋白950ng/ml 。但是此时肝脾不大。

此时查验噬血综合征诊断标准,发现仍不能确诊。

满足以下两条中任1条的可诊断为HLH。

1.发现HLH相关的分子遗传学异常;

2.满足下列诊断标准8项中的5项:①发热;②脾肿大;③至少累及两系的血细胞减少:血红蛋白<90g/L(新生儿<100g/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0×10^9/L,血小板计数<100×10^9/L;④高甘油三酯血症伴或不伴低纤维蛋白原血症:甘油三酯(空腹)≥30mmol/L,纤维蛋白原≤15g/L;⑤骨髓检查/活检或脾、淋巴结、皮肤穿刺/活检发现噬血细胞,同时无恶性病证据;⑥NK细胞活性降低或完全缺少;⑦血清铁蛋白增高(≥500μg/L);⑧可溶性CD25≥2400U/mL。

但是,怀疑噬血综合征。给予激素治疗(地塞米松20mg qd)。

住院第5天,用过激素2天后,依旧不退热。

激素用药后仍不退热、黄疸进行性加重、肝损伤进行性加重、实验室指标(铁蛋白、甘油三酯、纤维蛋白原等)持续增高,这都是这个病例怀疑噬血综合征的重要线索。

采用HScore评分:

噬血综合征HScore评分

进一步完善检查:NK细胞总数37个/uL (正常150-1100);肿标:CA125 56.8 U/mL (0-35), HF4 379 pmol/L (29-69);免疫相关指标、病毒、真菌、结核、血培养阴性。

PET-CT提示:骨髓多发FDG代谢增高病灶,双肾肿大伴FDG代谢增高,需鉴别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或感染性病变可能,建议组织病理学检查(活检部位:肾)富含红骨髓区域骨FDG代谢增高,脾大伴FDG代谢增高,符合噬血细胞综合征表现。

诊断:

1、噬血综合征 全血细胞减少 黄疸 肝功异常 急性肾损伤

2、泌尿系感染

3、肿瘤?

治疗方案调整:

加强抗感染

地塞米松酌情减量

人免疫球蛋白 20g qd

噬血综合征病因分析:泌尿系感染?肿瘤?淋巴瘤?

既往笔记

新生儿先天性肺结核继发的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

2021-09-17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综合征   半胱氨酸   血细胞   胆红素   细胞因子   血红蛋白   甘油   病例   线索   蛋白   患者   评分   指标   风暴   发现   笔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