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从事母乳喂养指导的妇产科医生:吃奶和睡觉可以分开吗?

我们可以有不同的观点,也要有客观的认知。

图文/by王梅梅




上周,我看到朋友圈某位从事母乳喂养指导的医生发了个朋友圈,提到这样的一个观点:吃奶与睡眠是分不开的,于是出于职业习惯,与这位医生有了一个这样的互动(微信【不用真名】是我):




答从事母乳喂养指导的妇产科医生:吃奶和睡觉可以分开吗?





先说明一下,对于这位医生我是很尊重的,无论是医生的职业还是母乳指导的身份,她都是专业的,我们曾有过短暂的接触,这位医生也是一位非常有情怀的温暖的医生。

但是对于奶睡这个事儿,我们还是要好好说道说道。



前言

母乳喂养和睡眠培养是相互冲突的吗?




我的个案妈妈经常问我:总有母乳指导告诉她们,不要总想着戒夜奶,戒奶睡,母乳喂养才是最重要的,孩子吃不好更睡不好,孩子需要母乳的安抚,请尽情地满足孩子的需求……

妈妈们很困惑,吃奶和睡觉,到底哪个更重要?

我很奇怪,这根本就不是一个非彼及此的问题啊,我不明白为什么总会上升到对立的层次。

吃奶重要,睡眠也重要。 最重要的是,吃奶和睡眠是互辅互成的,而不是对立的。 忽略任何一方,另一方也定会受到影响。

作为IPHI睡眠咨询师,我们所接受到的喂养理念也一直是母乳喂养自然离乳。因为本就不矛盾。就像抱和抱睡是两回事——我蒙从4个月就自主入睡至今,除了外出没有抱睡过,但是她清醒哭泣寻安抚的时候,抱得不比任何孩子少,我每天至少平均听到两三次“妈妈!抱抱!”

所以,戒掉抱睡,并不是戒掉抱,戒掉奶睡当然也不是戒掉奶。

科学育儿|母乳喂养与睡眠(上)

科学育儿|母乳喂养与睡眠(下)


因此,我不太明白,为什么作为睡眠咨询师从来不要求妈妈戒掉母乳或提前断奶,鼓励大家一定要坚持自然离乳,但母乳指导却总要要求妈妈坚持夜奶安抚无条件奶睡?甚至片面地将「自主入睡睡整觉」视缺乏母性的行为?



第一个问题


吃奶和睡觉,可以分开吗?



可以分开。但的确不一定非得分开。奶睡不是问题,但它会带来问题。

来,回顾一下。

到底能不能奶睡?


你如果懒得打开链接,我再来换个逻辑重新总结一下:


首先,奶睡什么时候不需要戒?



1 头3个月尚未建立自我安抚能力的宝宝


对于0-3月龄的小宝宝,由于神经发育不完善,容易出现胀气、打嗝、吐奶等现象,并且相当一部分孩子在出生的头2个月对宫外环境非常不适应,会出现容易哭闹容易醒的现象——比如有些妈妈反应孩子晚上一直哭白天睡得很好,是不是睡颠倒了?不是,是因为夜里太安静了。

基础篇|小月龄白天睡得好,晚上睡得很差是昼夜颠倒吗?

他们这个时候并没有建立昼夜节律和规律的作息,再加上生理清醒间隔非常短,他们基本上就是吃吃睡睡,奶睡不分家。
母乳里有一种镇静分子,可以迅速让宝宝平静下来,再加上吸吮可以激发宝宝的镇静反射,因此在头几个月,母乳是宝宝最喜欢的安抚方式。
但是这个时候其实你不用过度焦虑奶睡的问题——
因为孩子在头2个月内的敏感很多是先天的,你没有办法控制这些现象和发育水平造成的问题,而且他们的作息没有规律的节律,这是生理发育决定的;我们能做的是让宝宝睡够,睡够比怎么睡更重要,睡眠基础非常重要;并且头3个月宝宝并没有形成因果联结,不用担心孩子养成只能奶才能睡的依赖——其实更多是父母的依赖。


2 先天高需求宝宝


每个宝宝都有自己的睡眠气质。有些宝宝先天具备高需求——需要父母过多的安抚和关注,情绪敏感,依恋性强,在睡眠中可能会表现出一定要妈妈喂奶或是拥抱才能入睡的现象;对于这种气质型宝宝,你的确不用过度纠结奶睡问题——因为你纠结也没有用。 但是不要担心这会对宝宝造成什么性格上的影响,先天的高需求宝宝在情绪陪伴上的确需要被充分满足,被充分满足的宝宝才会形成良好的安全依恋人格,反而才会有助于孩子的独立性格和自信力。


但是,我要说个重点——
前提是,你一定是得先确定你的孩子的确是先天的高需求宝宝,而不是因为睡眠基础差造成的需求高严重奶睡依赖,这是两回事。在我接触的个案中,大多数一上来就跟说孩子是高需求宝宝的妈妈,在做过睡眠跟踪后才发现自己的孩子性格其实很天使——所谓的高需求、粘人、脾气爆躁,都是源于睡眠问题的累积。


请详细阅读此文:思考:你的孩子真的是高需求宝宝吗?


3 奶睡丝毫不会影响睡眠质量的天使宝宝


睡眠依赖对孩子的影响,也是因人而异的。有的孩子从小就习惯奶睡,但是睡眠质量却不受影响——基本上就是一哭就奶,一奶即睡,一睡到天亮——比如我妹的孩子,现在2岁,仍然在奶睡中,但睡眠质量的确很好,除了每次闹觉时一定要扒着妈妈胸要吃奶以外,其他都好,我妹称之为「恋奶」,我当然告诉她这只是入睡依赖而已;

我有分析过那些一奶即睡一觉到天亮的天使型宝宝的睡眠情况,总结了他们存在的一些共同特性(个人总结参考):



那么,奶睡的影响是什么?



通常在宝宝4个月后,就不建议继续一昧地用奶哄睡了。因为4个月左右大多数孩子已经可以形成非常规律的作息了,并且4个月后孩子睡眠周期会变长,会首先进入非快速眼动睡眠,睡眠周期性会更加明显——也就是这个时候开始孩子在周期转换时的清醒表现会越来越明显,特别是睡眠差和能力弱的孩子。


但是,注意,我并没有在下论断——我并不是告诉你,只要超过4个月就一定不能奶睡, 这不是标准,只是参考因素之一,因为的确有少部分宝宝真的不会影响睡眠质量——那也是因为妈妈充分满足了孩子的睡眠需求。

那么,过度奶睡,会带来什么影响呢?——

  1. 孩子形成奶睡不分离的联想,吃奶是为了睡觉,入睡一定要吃奶,那么对孩子来说,会削弱他的自我安抚能力的发展,孩子会将吃奶当作最主要的疲劳安抚,从而对睡眠质量造成的真正影响是——孩子在出现周期醒时必须要复现喂奶才能入睡,因为吃奶是他的疲劳安抚方式,睡眠状态越差孩子越难以自我安抚,对奶的需求越高。如果偶尔周期醒当然没什么,但如果频繁周期醒夜醒小觉短,这就比较糟糕了,对宝宝和妈妈的睡眠质量都会是非常大的影响,但是注意,周期醒夜醒的原因不一定是奶睡造成的,特别是频繁夜醒;
  2. 对睡眠的影响,显而易见,容易造成长期习惯性睡眠断裂。宝宝是人,妈妈也是人,在成长中有太多不要控的因素导致他们出现睡眠波动,那么他们非常容易奶睡依赖出现频繁夜醒难以安抚的现象,并且会有不同程度的固定夜奶直至两三岁, 造成长期的固定夜醒、固定早醒,这对宝宝和妈妈来说,其影响都是不可忽视的。

    奶睡的确不是夜醒的根本原因,但是喂奶哄睡、夜奶接觉会固化孩子的生物钟节律,会让夜醒越来越固定——因为生物钟形成了,就像养成吃夜宵习惯的你,你真的以为你是饿的吗?不是,因为习惯了,不吃会觉得饿,是大脑的错觉,不是真的生理饥饿;
    所以,为什么有夜奶习惯的孩子很多直到一两岁甚至三四岁仍然有夜奶习惯,真的是饿的??别逗了,醒醒
  3. 母乳指导经常说:孩子想吃就应该无条件哺喂,母乳是世界上最好的安慰剂,母乳喂养是最幸福最应该满足的事情。

    母乳喂养确实是最应该无条件满足的事,但夜奶不是,咱不偷换概念——你们知道有多少奶睡妈妈一夜要醒来5、6、7、8甚至更多来喂奶安抚孩子吗? 你们知道孩子叼着奶头放不下,妈妈困得不行不敢闭眼生怕孩子口鼻窒息的痛苦吗?你们让这些纯母乳妈妈何去何从?熬?熬大了就好了? 我告诉你,熬大了不会好,睡眠负债造成的缺失都是不可弥补的。
    如果你觉得孩子和妈妈熬着熬着就过来了,那不是「好了」,那是「算了」,「习惯了」。你习惯了孩子在清醒状态里的暴躁脾气,你也习惯了自己长期睡眠不足造成的疲惫脑雾迟钝。

    人是适应性动物,当然怎么着都能活着。
  4. 奶睡影响的只是睡觉这件事吗??你以为无条件哺喂无条件夜奶安抚,孩子至少会满足母乳充足? 对不起,我又要泼冷水了。

    一个建立「只有犯困的时候才要吃奶,吃奶是因为疲惫」意识的宝宝,在他白天玩得正嗨的时候,他会好好吃奶吗?我要玩儿,我不要吃奶,我不睡觉! 并且,即使他真的疲劳了,他在白天的时候也会由于外界不境刺激不要睡觉,也就不要吃奶;

    在夜深人静再加上皮质醇水平紊乱过度疲劳的奶睡孩子,在夜醒时吃奶吃得最好,睡眠状态越差的孩子夜奶吃得越好——吃的就是安抚啊,请问,夜间吃那么多,白天他够饿吗? 白天还要吃吗? 饥饿才是吃的最大动力。

    于是,夜奶吃得越来越多,白天吃得越来越少;白天吃得越来越少,妈妈们就更要喂夜奶了——白天都没吃多少啊。

    恩,再多喂一些夜奶白天都不需要吃了。

    对于婴幼儿来说,吃和睡同等重要,甚至睡比吃更值得重视——喂饱太容易了,但睡好却需要耗费大人太多精力。人们总擅长去做容易的事情,对吗?就像站在原地伸伸腿伸伸胳膊蹦两下就觉得自己今天运动了似的。


入睡篇|为什么不建议奶睡

说说奶睡这个老大难

宝宝一吃奶就可以睡着,可以用奶睡的方式哄睡吗?

到底能不能奶睡?




第二个问题

睡眠咨询的核心是自主入睡吗?



如果你找一个睡眠咨询师咨询睡眠问题,他开口闭口都是入睡训练,那么你就要考虑这是不是受过系统培训的专业咨询师,还是一个专职入睡行为训练的训练指导师?


睡眠咨询强调的睡眠健康是整体的睡眠质量和睡眠状态,这其中包括孩子的作息、生长发育、哄睡情况、情绪状态、家庭环境以及孩子的入睡能力等,睡眠问题是需要结合各方面因素综合考量分析排查的。而解决问题的方法绝不是公式化的训练就完事儿了——宝宝是人。

入睡方式是我们排查问题的因素之一,而孩子的入睡能力则是我们评估宝宝睡眠质量的因素之一,只是之一,并不是核心。入睡能力一定是与睡眠质量息息相关的,但它并不是最主要的。

什么是自主入睡?

自主入睡与抱睡的纠葛

如果抱睡不是问题,那问题是什么?

又一次被推向风口浪尖的睡眠训练|掰开了揉碎了只想帮你捋清楚——作为睡眠咨询师,我们究竟是如何运用睡眠训练的?

睡眠调整 | 睡眠管理中的技能

认证这玩意儿,到底有什么重要的?——揭秘IPHI的认证




第三个问题

3岁之前大多数孩子都不会自主入睡?




美国波士顿儿童医学睡眠障碍中心医学博士、哈佛大学医学院神经学教授Richard Ferber,恩,就是法伯法的法伯,他提出:入睡是习得行为,如同走路,说话,是需要父母进行引导和培养的。术有专攻,作为睡眠咨询师以及睡眠探究的后辈,于睡眠认知方面,我当然是遵从睡眠医学教授,以及其他睡眠界的前辈专家,如Traccy Hogg,马克维朗博士等。


很多孩子容易产生各种依赖入睡,而不是自主入睡,并不是因为他们没有自主入睡的能力,而是因为他们缺乏学习入睡的机会,可是妈妈要问了,孩子哭到不行,他是真的没办法自主入睡啊?

咱先来分析一下这个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

孩子哭到不行,当然没办法自主入睡。因为孩子是需要安抚的。孩子的自我安抚能力相较于成人是非常有限的,所以他们非常容易在情绪激烈、生理不适或在过度疲劳时难以平静时求抱抱,求吃奶,这才是孩子最自然的表达方式。安抚,当然是需要安抚的,任何时候在超出孩子自我安抚能力的时候,父母都需要给予安抚和回应,这是需求的满足和情感的联结。

而孩子为什么会如此情绪崩溃?原因是什么?这个需要排查并且调整,而不是只一昧地盯着行为导向:他就是要哭,他就是要抱,他就是要奶,然后只是累死累活地又抱又奶,感动了自己孩子仍然是睡渣,自己还崩溃——我都抱成这样了,你还是哭? 因为缺乏足够的认知,睡眠问题的根本原因没有解决,最后你会将这一切归咎于:孩子就是高需求,不会自主入睡。

但是,安抚和入睡是两回事。安抚只是为了安抚孩子的情绪,因为情绪激烈的状态下,孩子是无法入睡的。但安抚并不是为了哄睡。

而抱睡奶睡的问题在于——抱到睡着了,奶到睡着了。于是大家得出的结论:我家孩子是学不会自主入睡的。

你给过他足够的耐心和机会吗?

案例分享|自我安抚能力对入睡能力的影响

「案例」宝宝睡眠中断该怎样安抚?

为什么婴幼儿在磕睡时一定要哭闹?

说说安全感|行为与需求

「接受不了孩子哭」可以做睡眠调整吗?

婴儿睡眠|Sleep training残忍吗?




最后

一些心里话给大家



我们都是第一次做父母,所以我们经常会听到不同的声音。育儿路上,存在很多争议和不同的观点,我们很多时候,真的不知道到底听谁的。

听你自己的。听你和孩子之间的交流。你的孩子会告诉你,他究竟需要什么?你愿意给他什么?你要给自己什么?你可以付出什么?你想获得什么?


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每个家庭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能做的,就是权衡之后的选择而已。 只要无愧于心就好。但是前提是,你必须清楚不同选择的利弊和影响各自究竟是什么? 心里明白,才能做出最适合你的选择。

而对于育儿工作者以及抱以初心的同行们,我想说的是:

我相信,每个职业都有深耕的意义,都值得被敬畏;同时,我认为行业之间是需要界限的,因为,术有专攻,涉猎自己擅长领域以外的问题,我们需要保持敬畏,在评判之前,首先得确定真相是不是如此。

比如,在我们做睡眠跟踪期间,如发觉孩子可能有医学问题,我们转介儿科医生;如发现妈妈在母乳喂养及孩子奶量摄入上存在困扰,我们同样会转介给专业的母乳喂养顾问或儿科医生。

术有专攻,这个专术,指的是深度,是深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医生   母乳   妇产科   吃得   周期   睡眠   白天   情绪   自主   因素   习惯   需求   能力   妈妈   宝宝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