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玄真经》|为什么越重要的抉择越需要静?

《通玄真经》|为什么越重要的抉择越需要静?

大家新年好,我是辛元,祝大家新年能有新的开始一切顺利,辛元也会更好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方式,为大家带来更多有内容有温度的创作内容,文中如有不明白的可以私信我,也可以添加辛元:xinyuanxs,辛元会尽自己能力为大家解答,接下来我们共同学习精诚第十六段。

老子曰:勇士一呼,三军皆辟,其出之诚唱而不和,意而不载,中必有不合者也

勇士一呼,三军皆辟,为什么能做到这样的效果,因为这是出于天道正义,精诚正气充盈于身,忘其生死保卫国家,这个可以举个例子,在一些解放战争的战役中,敌众我寡,装备差距较大,为什么最后可以获胜,这里面不仅仅是战术的问题,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出于精诚正气之心,一心要保护自己的家园,而激发出来的勇气和无穷战斗力,才能在这样相差教悬殊的战役中严格的执行作战命令。

而没有这样精诚正气之心有会如何呢,就会唱而不和,意而不载,这是因为大家各执所宗,各以己为利,不能团结一心,自然就如同一盘散沙,这里也可以用一个例子来说明就是国民党,如此精良的装备及充足的作战人员,而最后屡战屡败最好逃亡,这是因为上不正下乱,蒋介石因己之私而劳国伤民,下面的官员自然也会跟着做,如同蛀虫一般的啃食资源,只想从中捞到好处,而没有真正的真正的想要扎根在国家将国家发展壮大起来,真正到了战争的时候谁又能肯为了保护自己的国家而发自内心不顾生命的为国家而去战斗呢?

不下席而匡天下者求诸己也故说之所不至者,容貌至焉,容貌所不至者,感忽至焉,感乎心发而成形,精之至者可形接,不可以照期

圣人不下席位便能治理天下,意思是圣人能够察其国家发展的祸福,知道什么时候该用什么样的方法去应对。

求诸己,前面舍近期远中引用了庄子的话:“古之至人,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 孟子也说过:“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者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故用言辞不能表达的,可以用动作表情来表达,动作表情不能表达的,可以用德使人感化,精神内守于心,于道混而为一,积厚德,以厚德而蓄施于天下。

老子曰:言有宗事有本失其宗本,伎能虽多,不如寡言

言有宗,是指大道无言而生有言,以大道之言为宗,以大道为万物之宗,圣人行自然无言之教,便是言有宗。

事有本,是指万事出于道而行于道,天下万事循道而动,以道为本,如果逆道而行那么事将败坏,将不会安装原定方向而发展,君主治理国家更是如此,老子为什么说要:“功遂身退,天之道也。"因为君主是代天而治理天下辅佐天下,当天下功成以后,君王便退人还天,因为天下都自然自正了,一切事物都各得其所,各自悠然乐得了,无需人为再去干预了,那么君子也无需再代天而辅佐天下,天下万事万物自然能应道而自然自然化。

失其宗本,伎能虽多,不如寡言,人类在世间中是最有灵性也最有欲望的动物了,一旦人道过度的欲望大门打开以后各种伪智巧也会随之大开,人道的欲望过度之后则以权、利、贵货、欲为重为美,所以各种能够刺激人们感官的货物也就应运而生,这些货物的不断更新迭代,使得人们逐渐的离不开,甚至最后被货物牢牢的占据在心中,这便是被外物所累,而现代社会中这些货物更是层出不穷,所以现代社会的人还有谁能真正的虚心求静?这难道是社会的进步吗?这难道还是文化冲撞后的文化进步吗?庄子曰:“夫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忧,忧而不救。”所以我们要如何去认识现在这个社会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知才能明,否则如同浮萍一般没有跟随着浪潮而飘摇。

这句话的总结就是人之技巧虽多,但是却无法应对天下万事万物,不如行道而通万物,行以无言之教。

害众著倕而使断其指,以期大巧之不可为也,故匠人智为,不以能以时,闭不知闭也,故必杜而后开

相传为中国上古尧舜时代的一名巧匠,善作弓、耒、耜等,为害众人的倕最后被断其手指,这里可以引用《庄子外篇 ·胠箧第十》来解释:“故曰:“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彼圣人者,天下之利器也,非所以明天下也。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掷玉毁珠,小盗不起;焚符破玺,而民朴鄙;掊斗折衡,而民不争;殚残天下之圣法,而民始可与论议;擢乱六律,铄绝竽瑟,塞瞽旷之耳,而天下始人含其聪矣;灭文章,散五采,胶离朱之目,而天下始人含其明矣。毁绝钩绳而弃规矩,攦工倕之指,而天下始人有其巧矣。故曰:大巧若拙。削曾、史之行,钳杨、墨之口,攘弃仁义,而天下之德始玄同矣。彼人含其明,则天下不铄矣;人含其聪,则天下不累矣;人含其知,则天下不惑矣;人含其德,则天下不僻矣。彼曾、史、杨、墨、师旷、工倕、离朱者,皆外立其德而爚乱天下者也,法之所无用也。”这便是人之技巧不可为,更不能以此而治国。

还可以再引用《列子·说符》中的一个小故事来解答:“宋人有为其君以玉为楮叶,三年而成。锋杀茎柯,毫芒繁泽,乱之楮叶中而不可别也。此人遂以巧食宋国。子列子闻之,曰:“使天地之生物,三年而成一叶,则物之有叶者寡矣!故圣人恃道化而不恃智巧。”这也说明了人之技巧不过是末俗之流,技能虽多,为巧所溺,匠人之事,不以智能,故无关键而不可开,顺于变化,可与时功成,任于智巧,终必失败。

此理可用于治身、理家、管理公司,我们以什么样的智去理身理事,自然就会有相应的结果。

为方便大家查看往期文章,辛元将往期文章链接做在下方

《通玄真经》|道原 第十五解

链接可以直接跳转到道原,大家可以直接点击查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列子   精诚   匠人   寡言   作战   真经   正气   庄子   圣人   美文   万物   老子   货物   万事   自然   国家   天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