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玄真经》|人同于天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要效法天地?

《通玄真经》|人同于天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要效法天地?

大家好,我是辛元,文中如有不明白的可以私信我,也可以添加辛元:xinyuanxs,辛元会尽自己能力为大家解答,接下来我们共同学习九守第一解。

在解释什么是九守之前,先要了解九守的文章结构,开篇就说了人同于天地,人受天地变化而是生,所以我们要顺应天地变化而行,不可逆天地而行,接着是守虚、守无、守平、守易、守清、守真、守静、守法、守弱、守朴,这些守的变化也是逐层加深的,后面的注解中我们会详细的探讨,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什么是人同于天地,这样才能更好的去理解后面的九守。

老子曰:天地未形,窈窈冥冥,浑而为一,寂然清澄,重浊为地,精微为天离而为四时,分而为阴阳精气为人,粗气为虫,刚柔相成,万物乃生

天地未开之时,深邃遥远寂静无声,无形无象,混为一体而未分化,鸿蒙之气开始运转时,一气化为二气,重浊之气化为地,清扬之气化为天。

鸿蒙之气化为阴阳二气后,阴阳二气的交汇使得天下有了春、夏、秋、冬四时。

精气化为人,粗气化为虫,虫在古代指动物的通称,天下万物都出于阴阳二气的交汇,那么为什么天下万物各成其类各有不同呢?因为阴阳二气比例的不同而化为万物的结构就有所不同,万物的形体,精神皆由阴阳二气交汇而来,而阴阳二气的交汇比例不同也就造成了万物的不同。

当然这种理解是基于当时的背景与文化而产生的,和现代的科学知识有一定的冲突,所以大家在看书或思考问题的时候一定要结合作者当时的时代文化背景,而不是一味的肯定或者否定,在通过自己的理解去提取作者最核心和有用的观点,这才是真正的读懂一本书。

精神本乎天,骨骸根于地精神入其门,骨骸反其根,我尚何存故圣人法天顺地,不拘于俗,不诱于人以天为父,以地为母阴阳为纲,四时为纪天静以清,地定以宁万物逆之死,顺之生故静漠者神明之宅,虚无者道之所居

阳为神,阴为形,神归于阳,形归于阴,故精神本乎天,骨骸根于地。

重回阴阳二气,二气相合则生,二气相散则死,死后复归其根,“我”指老子以何种形式存在呢?

所以圣人效法于天地,合于天地而顺应天地,不以人道之俗,不以人道之欲来修身治身。

为什么要以天地为父母,为什么要顺应天地而为呢?因为天得道之资而运,地得天运而载万物,人以地载而地存,这是一个不可逆且不可离的循环,我们没有了天地无所生存,地离开了天无所载物,万物皆死,天离开了道无所运转,则天地亡,天地都亡了,那么人还能生存吗?

纲者,张也,纪者,理也,大者为纲,小者为纪,所以张理上下,阴阳为纲,四时为纪,则是顺应天地四时之变化,顺应阴阳四时为纲纪来治身治国,则国所定。举个简单的治身例子就是晚上不睡,早上不起,逆时而为那么身体很自然就会出现问题,再比如秋天中稻子冬天再去收,那么就会颗粒无收,但是如果是顺应着天地而动,那么自然也会获得相应的回报。

一气化阴阳二气,清扬为天,重浊为地,天地是靠道无所朝夕的不断推动着清扬和重浊二气,天才能以之清,地才能以之宁。

所以万物逆道则亡,顺道则昌。

静漠恬倓为精神之宅,只有静漠恬倓才能去人道之燥,精神内守,自正于天道,精神自然因天运而自化。

夫精神者所受于天也,骨骸者所禀于地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阳为神,阴为形,精神者天之分,骨骸者地之分。

道生一,一气分为阴阳二气,冲虚之气交汇阴阳二气,化为天下万物。

阳为神,阴为形,冲和之气为造物之机,天下万物莫不出入于机。

由于第二大段很长,这里辛元也不一次全部注解了,大家有兴趣可以先看原文,过几天辛元也会放出第二大段的注解。

为方便大家查看往期文章,辛元将往期文章链接做在下方

《通玄真经》|九守 序

链接可以直接跳转到道原,大家可以直接点击查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7

标签:纲纪   鸿蒙   天地   精气   真经   注解   圣人   美文   人道   阴阳   万物   老子   比例   自然   精神   天下   文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