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玄真经》|道德经的官方注解 精诚篇第五解

《通玄真经》|道德经的官方注解 精诚篇第五解

大家好,我是辛元,文中如有不明白的可以私信我,也可以添加辛元:xinyuanxs,辛元会尽自己能力为大家解答,接下来我们共同学习精诚第五段。

老子曰:昔黄帝之治天下,理日月之行,治阴阳之气,节四时之度,正律历之数,别男女,明上下,使强不掩弱,众不暴寡,民保命而不夭,岁时熟而不凶,百官正而无私,上下调而无尤,法令明而不闇,辅佐公而不阿,田者让畔,道不拾遗,市不预贾,故于此时,日月星辰不失其行,风雨时节,五谷丰昌,凤皇翔于庭,麒麟游于郊

这一段字面的意思大多是可以直译的,只需要说明几点即可,黄帝治理天下,是遵循天道而动,观星象,定四时,百姓按照君主给出的四季表,应时而耕,应时而藏,天下百姓得天而富,君主正以天而治天,天下安平,好像君主并没有做什么,但是天下的百官百姓都自然而化。

虙牺氏之王天下,枕方寝绳杀秋约冬,负方州,抱员天阴阳所拥沈不通者窍理之,逆气戾物伤民厚积者绝止之其民童蒙不知西东,视瞑瞑,行蹎蹎,侗然自得,莫知其所由,浮游泛然,不知所本,罔养不知所如往当此之时,禽兽虫蛇无不怀其爪牙,藏其螫毒功揆天地

虙牺氏治理天下时,枕方寝绳指的是以非常原始简约的方式来生活,而一个君主能以自然简约的方式来生活,说明他不积人道之贵,不积难得之祸,追求的并不是享乐。

秋收冬藏,依靠自然大地,抱天道而不离。

使行于人道过度的欲望使得阴阳混乱,会逆气乱而好积过度欲望之物的,只有百姓绝弃人道过度欲望才能返回天道素朴。

最终百姓们返回天道,如同婴儿幼孩,天人未分,能够周知外物,不以积物为贵,行走安详缓慢,悠然自得。百姓如同鱼在水中游,只知游而不知水,却能应自然而生,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无需人为的教化。

禽兽虫蛇无不怀其爪牙,藏其螫毒,这里不是说禽兽蛇虫都不伤人了,这是不可能的,不然为什么古人要建立防御措施,这不仅是为了防止外部别族入侵,也是防止野兽蛇虫的入侵,因为野兽蛇虫也是循天道自然而动,是不可能随人而动的,吃人伤人,也不过是按照自然的天性罢了,所以这里指的是以天道为事治理天下,不以自身为事,那么人道便无法害天,百姓自然而正,百姓正自然不积人道之欲,天下自然不会被人道所乱。

君主以天之功代道治理天地。

至黄帝要缪乎太祖之下,然而不章其功,不扬其名,隐真人之道,以从天地之固然何即道德上通,而智故消灭也

行天之功,以天功来治理天下便无所不成,圣人明白治理好天下绝非是以人之功能够完成得了的,就像很多人会说,打天下容易,治天下难,难就难在事物无穷多,而人再怎么筹划周密也一定会有疏忽,所以道家的主思想便是要去人复天,要以天来治理天下,当天下治理好了,圣人便要去人复天,不以人助天,不以人胜天,绝弃人道过度欲望,守天道,用天道无为之治,无言之教来让天地自然的运行,这样天地自然安宁。

以天道天德通于天下,天下自化,故而人道之伪智巧则会被天道天德所灭。


文章最重要不只是读,而是思考, 只看不思考这些内容不会是你的,只有看了思考了学习的内容才会真正的记在心里,并且能够应用,否则只是看过不会变成想过用过。

为方便大家查看往期文章,辛元将往期文章链接做在下方

《通玄真经》|道原 第四解

链接可以直接跳转到道原,大家可以直接点击查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周知   道德经   精诚   爪牙   百官   真经   黄帝   注解   君主   天道   圣人   禽兽   美文   人道   阴阳   欲望   百姓   自然   天地   官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