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舍离》|复杂的世界,简单的生活

《断舍离》|复杂的世界,简单的生活

大家好,我是辛元,《断舍离》是一本非常有用的生活类著作,当然从中你学的远远不止之生活类的提升还会有心理与思维的提升。

视频加载中...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

人的一生只有几十年,当然在这几十年中你是可以有所选择的,你可以过得非常的忙碌让自己无暇顾及,也可以过得非常的悠然自得。

你当下的选择就会开始影响到未来的人生,人想要过好这一生,是需要很多的才华与智慧,所以会有忙碌的人和悠然自得的人。

近几年“断舍离”这个概念开始大江南北的蔓延,虽然很多人知道这个概念,但是不一定明白这当中具体的含义。

即使能明白这个含义也不一定明白这些含义后面是什么样的原理在支撑着,通过升维思考你就可以更加深入的理解断舍离这个概念,并且能够更好的应用在现实生活中。

那么什么是“断舍离”呢?这里先简单介绍一下

“断舍离”是由日本杂物管理咨询师山下英子提出的人生整理观念。

所谓断舍离,就是透过整理物品了解自己,整理心中的混沌,让人生舒适的行动技术。

换句话说,就是利用收拾家里的杂物来整理內心的废物,让人生转而开心的方法。

断=断绝不需要的东西 ,舍=舍弃多余的废物 ,离=脱离对物品的执着。

《断舍离》|复杂的世界,简单的生活

看似简单的道理,真的执行起来会比我们想象中的难得多,人是惯性思维动物,一旦养成了某种习惯就会成为一种依赖,再想转变就得要好好的使劲了。


断舍离与思维框架

断舍离不是简单的减法,而是一种思维框架。

熵增定律很好的解释了断舍离是如何应用到现实的,前面的每日阅读是分解理解问题,那么周末的阅读就是整书的解析。

正如山下英子在专访中说的那样:

表面上看,断舍离是一种家居整理的收纳术,从深层次来看,这是一种活在当下的人生整理观。

当今社会是什么样的社会呢?

物质丰富、信息爆炸、物流发达的社会,你想要买的商品在网络上统统都有。

随时随地,只需要在屏幕上简单的点点点几步就能买到自己心仪的商品。

再加上经济学的应用与研究使得物质丰富的社会变得更加的活跃,广告与经济效应的结合更是掀起了全民买买买的浪潮。

这些方便与欲望的激发就很容易让你的物质世界越来越丰富,相反的内心的世界却会越来越空虚。

《断舍离》|复杂的世界,简单的生活

你想要有所改变自己的人生那么可以先从断舍离的思维框架开始出发,这不仅能够改变你的生活环境,更能够改变自己未来的人生。

在开始说断舍离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潜意识。

潜意识是心理学中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所提出的观念,是我们无法察觉但是会影响我们判断与决策的一种行为,它包括原始本能、冲动、童年心理印记、环境熏陶、观念、习惯、人格等一系列因素。

在我们小时候父母就会给我们灌输许多的观念,在我们成长的环境中也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潜意识也由此而根深蒂固。

为什么很多人的生活过得复杂而又困难,那是因为物质过多而拖累了内心,当你拥有的东西越多,你消耗的能量自然就越多,也代表你浪费了更多的时间。

生活中,有的人有满满几柜子的衣服,到头来却说我没有合适的衣服可穿,在家中收集了各种盒子却不知道什么时候才真的能用上,日用品也种是忍不住囤积到放不下,像这些就会在不断的需要你整理还会耗费你的心神。

《断舍离》|复杂的世界,简单的生活

我们的生活当然不能被这些物质弄得手忙脚乱,在《断舍离》这本书中的一个核心观点就是,你应该成为物品的主人,而不是被物品质所累。

所以想要断舍就先要改变自己的思维框架,应该是你是物品的主人,物品要为你所用,不仅是物品这一块,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你都需要改变思维框架。

比如你的社交圈子,绝大多数部分的人是否真的需要为了维持关系而花费那么多的功夫时间金钱及劳力?

那么只要把不用的物品扔掉,少花功夫维持这些不必要的关系不就好了吗,这样是不是就是断舍离了?

答案是“不是”,人的思想很难转变,还是会先从惯性及潜意识出发,这时候还没有真正断掉“断”的种子,“断”还是会生根发芽,所以还是会不自觉的回到原点。

在生活中大部分的人总是喜欢“委屈”自己,不舍得或者很少用名贵的东西,总是觉得够用就好了,不需要用到那么好的东西。

其实这就是一种潜意识行为,觉得自己还配不上,替换成和自己相称的物品来使用。

所以你会发现家中很多地方都被不需要或者廉价的物品所占据,比如厨房中的一次性饭盒、筷子、各种平常用不到的瓶瓶罐罐,衣柜中老旧款式甚至不会再穿的衣物,为什么这些没有用的东西还占据着你的空间,很大部分原因就是你的潜意识。

你的潜意识就是在让你畏惧高价、高品质的物品,觉得用便宜的就很好很合适了,这表示一种非常根深蒂固的思想----自我贬低。

想要真正的做到断舍并不是简单的把不要的东西扔掉就可以完成了,这更需要你转变思考的框架与方法。


《断舍离》|复杂的世界,简单的生活


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

允许自己使用高级的物品,放下过去的自己。

为什么要用高级的物品,物品是自身的投影,你在用什么品质物品的同时也在向外映射出你是什么样的人和品位,如果你是一个什么都随便凑合的人,那么很自然平常你也会将这种随便凑合的态度映射出去。

那么你平常相处的这群人也会很自然的是一群和你类似的人,那么大家都是随便凑合就会不断的加强这个意识,最后会变成你最根深蒂固的潜意识,就是不管做什么你都会以随便凑合为最优先的思维。

如果你能生活的很精致,那么自然你也会找到同类人群,这也能说明自己如何对待自己会影响自己的圈子,也会影响自己的提升。

你在过精致生活的同时,你就会断掉不合群的那类人群,在生活中你也是在断掉那些廉价以及你不需要的物品。

这里的允许使用高级物品,并不是说要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去分期购买奢侈品,而是购买与自己能力相符的物品,比如很好的品质造型你也很喜欢的无毒玻璃杯100块一个,但是它提供每天喝水的健康保障,又是自己喜欢的造型,那么用过好的水杯后你还会再想去使用廉价无安全保障水杯吗?

高级又喜欢的东西你自然会经常又小心的使用,最重要的是你的生活品质也会随之提高,以前很多廉价又无用的东西就不会再需要,自然就会断掉。

这种机制一旦运转起来,看待自己的方式就从过去的减分法变成了加分,了解自己,放下过去的自己,你当下的决定就会影响你未来的人生。

《断舍离》|复杂的世界,简单的生活

断与舍

断舍离的主角并不是人、事、物,而是自己。

在面对物的时候,面对街头和网络里琳琅满目的商品,你需要思考你真的需要这么多的东西吗?

在面对资讯的时候,你再也不会把媒体的报道照单全收,而是能够主动去找寻问题的本质,以及选择自己应当的立场。

在面对人的时候,你不要再和对方争得你死我活让对方接纳自己的观点,而是可以摸索出应当采取何种说法,才能让自己和他人尽情发挥。

买买买带来的垃圾就是家里成堆的衣服、物品,在换洗、保养和清洁上都产生负担。
看资讯看视频则带来更多的头脑中的垃圾讯息,这些垃圾思想、垃圾情绪让你更加负能量。

不必要的社交圈让你投入自己的精力、物力、财力,让你把宝贵的资源都用在了不必要的场合。

不管是人,是物还是事,这里面的主语都应该是自己,而时间轴应该是当下。

不需要的物品、资讯、社交就该选择放下,选择自己必要的物品、资讯与社交,通过不断的践行这个过程,不仅是在让现实生活变得轻松自在,更是让心灵也跟着轻松自在。

双11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双11的大部分人会为了获得的红包而花掉红包几百倍的支出,而花出的这部分支出购买的商品可能大多数是用不上的,而这些商品的最终结果也不好,不是堆着忘记了,就是压根收着眼不见心不烦,这样的做法只会让自己的空间和心灵更加的拥堵。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陷入了“沉没成本”。

《断舍离》|复杂的世界,简单的生活

人们在决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仅是看这件事对自己有没有好处,而且也看过去是不是已经在这件事情上有过投入。我们把这些已经发生不可收回的支出,如时间、金钱、精力等称为“沉没成本”(Sunk Cost)。在经济学和商业决策制定过程中会用到“沉没成本”的概念,代指已经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沉没成本常用来和可变成本作比较,可变成本可以被改变,而沉没成本则不能被改变。

那么这件事是怎样发生的,得到红包你过去并没有在这件事情上投入过,你没有付出就得到奖励是不是感觉很爽?觉得自己有赚到了。

但是要使用这些购物红包就需要你真金白银的购买商品或为了用掉红包而凑单买到很多你不需要的商品,这些不需要的物品你可能放到坏了也没有在用,这就产生了沉没成本。

解决这件事该怎么做呢?清零!一开始当这些购物红包不存在,不以自己的意志为外力加压于红包这件事情中,那么自然不会为了想要用掉购物红包而购物,这也就是断舍。

所以你要审视自己当下做的决定是否对自己有利,不能因为冲动而让自己背负空间和心灵的双重负担。

找出不需要的衣服书籍,捐赠出去吧!把你不需要的物品流到真正需要它们的地方,让它们去到它们真正该去的地方,让它们的价值得到最完美的展现,这就是断舍离的目标,让物品能够各得其所。

这会是非常棒的一个开始,不仅是你的空间得到了部分的解放,你的心灵也会一同愉悦。


《断舍离》|复杂的世界,简单的生活


自在空间

断舍离最重要的是以己为中心,时间轴设为当下,改变思维框架,扔掉多余的信息,选择对自己当下真正有用的能够提升行动的信息为主。

了解了断舍离的机制之后,你就能轻松的筛选物品、资讯及社交了,不会再向以前一样苦恼这件物品这件事我该不该放手。

你要做的是主宰你生活中的这些物品、资讯及社交,要能够做到物尽其用能够把价值发挥到极致,而不是成为自己的烦恼和累赘。

留下适度的、挑选过的,去掉不舒适、不必要的,不仅是生活的空间有了很多的提高,心灵空间也会跟着生活的空间一起提高,那么这个空间就是你的自在空间。

一个真实的例子就是:忙碌劳累了一天的你回到家中看见家里堆满了你认为有用的东西,让你连脚都下不去了,阳台还晾着干了还没收的衣物,床上还堆着收了却还没有叠好的衣服,厨房还堆着没有洗的碗筷,这样的环境相信大部分的人都会看着很糟心厌烦吧,恨不得赶紧逃离。

都说家应该是自己遮风挡雨的港湾,如果家是这样的话,估计你也会抗拒回家了。

但是如果是忙碌劳累了一天你回到家中,看见整洁清爽干净的家,富足的空间,少却够用又喜欢的物品,坐在沙发看看书,听听音乐,看看电影,会让你全身心都放松下来,劳累忙碌一天的疲劳就会很自然的消退大半,你自然会很喜欢这个自在的空间。

其实这个理念很像我们中华思想的返璞归真的思想,只是把这个思想具体化,可执行化了。


为什么断舍离得不彻底?

很多人即使明白了断舍离的道理,但是真正执行起来的时候就会处处碰壁,会说我本来就是念旧情的人,这件物品我用了很久了我舍不得,这个朋友是我从小玩到大的朋友,即使不常联络,也要花些时间维系吧。

或者是这个物品对我来说特别有意义,是我某次重要时刻的见证,但是却再也没有拿出来过。

现在用不到不代表将来用不到呀,如果将来要用到,现在扔掉了,那么将来我还要再花钱或者功夫找到这样的物品。

这些都是很多人碰到的问题,其实归纳起来就是2点,执着过去、害怕未来。

1、执着过去

每个人的过去的都有着数不清的回忆,开心、痛苦、孤单、满足、惆怅、迷茫,这些记忆都是我们的过去,而很多人是忘记了当下而过渡沉迷在过去。

这也是为什么家中的物品越来越多,心灵的负担越来越重。

有人把小学到大学的课本都留了下来,说是人生成长过程中的记忆,但是之后还有真的在认真翻阅这些人生成长记忆的书籍吗?

有人保留着自己从前的各种衣物,觉得这是见证自己之前人生的回忆,但是之后还会再将这些见证人生回忆的衣物穿着吗?

还有人把每个时刻认为重要的物品收集起来,其实在你阅历不断丰富,思想越发成熟稳重,很可能这些时刻对于现在的你来说已经变得不重要了,更何况是纪念这些时刻的物品呢?

这里并不是说人不需要过去,人很需要过去的经历和失败来指导自己能够最终走上正确的道路来过好当下和未来,但是过于执着过去而不顾当下那么就是对自己未来的一种失责。

每个人都是在走着时间的单行道,时间过去就不能再找回,当一生要过完的时候,那些过去的物品和经历也就不再重要了。而你要做的是在当下做出最能过好未来的选择。

2、害怕未来

家里的老人总是在囤积着各种食物、纸巾、保鲜膜、纸箱,因为多数老人是从物质匮乏的那个年代过来的,所以这种担心害怕未来的心理也会延续,即使在这个物质发达、物流迅猛的年代。

因为他们对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只能把未来需要的大肆采购才能使自己安心,认为将来一定会在某个时刻会用到。

但是这个时刻什么时候会来临呢?也许等到购买的物品过期了也没有来临,物品过多不仅需要用掉,而是要在保质期内需要马上用掉,否则就会浪费。

生活中就会出现一种无形的焦虑,比如果蔬类,你会发现很难吃到有变化和比较新鲜的蔬菜,因为必须要把之前的都吃掉,而囤积的量也决定了你要吃多久不新鲜的蔬菜,最终你打开塞得满满的冰箱有一半是将要过期的食品,会是什么样的心情?

其实动物的本能都是喜欢新鲜物品,人类更是如此,应该没有什么人不喜欢新鲜蔬菜,新的衣物,新的牙膏,新的电器吧。

相对而言孩子总是活在当下,不开心的事也许回过头就忘记了,未来充满了未知与好奇,当然随着时间的变化和周遭环境的影响,这种“当下”也会发生改变,毕竟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需要思考的方式也会有所不同,但是也一定要在自己的“当下”,因为过去已经无法再影响你的“当下”了,而你的“当下”又会决定和影响你的未来。


总结:

断舍离并不是简单的减法,而是一种拥有宇宙四大定律所支撑的思维框架,其中包含了很多思考及处理事情的方法,在后面的学习中会慢慢的向大家讲解介绍升维的思考模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衣物   美文   红包   潜意识   框架   物质   思维   成本   物品   东西   自然   思想   未来   简单   时间   人生   世界   空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