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玄真经》|不要以物求实在,要以纯朴之心求真

《通玄真经》|不要以物求实在,要以纯朴之心求真

大家新年好,我是辛元,祝大家新年能有新的开始一切顺利,辛元也会更好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方式,为大家带来更多有内容有温度的创作内容,文中如有不明白的可以私信我,也可以添加辛元:xinyuanxs,辛元会尽自己能力为大家解答,接下来我们共同学习精诚第十五段。

老子曰:子之死父,臣之死君,非出以求名也,恩心藏于中而不违其难也

儿子为父而死,臣为君主而死,并非是要以死而来求名,而是因受天德所养,心怀天恩,遇道理难事也不逃避而是主动相迎。能做到这些是因为不喜生,不恶死,而是能够知其生死含义,明白名利的根本。

想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在《通玄真经》后文中有详细的解答,这里就不详细解答,这里只需要有所了解即可,因为道家的经典都需要通篇来看,因为章节是环环相扣的,不能以字解意,更不能把每一段都当成独立的句子来看。

君子之憯怛非正为也,自中出者也,亦察其所行圣人不惭于影君子慎其独也舍近期远,塞矣

君子担忧的是天下失去大道,而人道过度欲望强于天道,这是君主以天心而发出的感受,法令非治国之正道,只是在失道德的情况下用来作为维系国家一种工具,不得已而为之,但要时时检查监督它,不得滥用,否则国家民生怨恨,田埂荒芜,百姓受不了这个国家的暴乱之后就会逃难,那么国家的国力就会开始迅速下降,大国抓住时机而进行攻击,最后导致亡国。

圣人以天地为正,知其天地阴阳变化制定历法,指导百姓循时而耕,应使而藏,绝弃伪智巧而能经世济民,这便是圣人之正,上正则下直,前面第十一解中也解释了为什么会这样:“故人君好勇,弗使斗争而国家多难,其渐必有劫杀之乱矣。人君好色,弗使风议而国家昏乱,其积至于淫泆之难,故圣人精诚别于内,好憎明于外,出言以副情,发号以明指。”人君喜欢争斗勇武和美色相应的国家上到臣子下到百姓一样会因人君之好而导致国家的变动,只有正其身才能正其影,故圣人正则百姓将自正,圣人自然不会惭于影。

慎的含义是:坚持本真、真朴、真理,不被表象迷惑。独:独异、独立。君子行事独异于众人,因为众人喜好人道之贵之好,行事以己为重,以利为重,而君子行事,以本真,真理为重,守道而不以人之所好为先,故君子慎其独。

道无法通过物来求得,以物求道只会离道越来越远,庄子曰:“夫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忧,忧而不救。古之至人,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所以不能以物而求于道,否则就会顿塞于心,如同迷茫在迷雾之中,而不知方向。

故圣人在上则民乐其治,在下则民慕其意,志不忘乎欲利人

圣人以正在上治天下,则百姓自然自化,百姓能够因天而富,自然自正后,圣人即使退人还天,退位而去,百姓自然也会自然明白圣人所传达的思想和志向,而自然素朴,所以圣人之志不妄欲以道德恩施于天下利国利民。

最后感谢大家2020年的支持与祝福,2021我们共同进步!

为方便大家查看往期文章,辛元将往期文章链接做在下方

《通玄真经》|道原 第十四解

链接可以直接跳转到道原,大家可以直接点击查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真经   求名   精诚   本真   正则   君主   纯朴   圣人   美文   人道   文中   行事   君子   百姓   自然   国家   天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