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防治新认识

随着身边的糖友不断增多,我们对糖尿病的认识也不断更新。最近调查发现,我国约11.2%的人患有糖尿病,其中大于65岁的老年糖友约有3550万。

糖尿病威胁着我们的健康,早发现、早治疗是降低危害的关键。但是有些糖尿病却非常隐蔽,丝毫不显露糖尿病本应有的特征和表现,导致了一大批糖友如履薄冰,但却毫不知情。现阶段,空腹血糖、随机血糖和糖耐量试验仍是诊断2型糖尿病的金标准。所以,定期体检,定期查查血糖,尤其对于中年以上的朋友还是很有必要的。

2型糖尿病防治新认识

并不是所有的血糖升高都是糖尿病,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比如有急性感染、创伤或其他应激情况下,也可以出现一过性的血糖升高,此时就不能诊断为糖尿病了。

除了血糖之外还有一种物质跟糖尿病有关,它就是糖化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红细胞里的一种物质,主要帮助我们携带和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葡萄糖的长期骚扰下,有些意志不坚定的血红蛋白就会被糖化,形成了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的形成是一个慢功夫,反映的是一段时期内的血糖总体变化情况。现在认为,如果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也提示存在糖尿病。

2型糖尿病防治新认识

糖化血红蛋白更主要的作用,在于反映血糖控制情况。因为血糖在一天当中本身就存在波动性,而且人们吃饭的食量和选用的食材不同,对血糖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运动情况也影响着血糖的变化,所以,即时血糖不能很好反映出血糖的整体控制状态。而糖化血红蛋白相对稳定,不会因一两次饮食或一两天运动量变化而波动,能够更好地反映出近一段时期以来的血糖总体情况。所以有人把糖化血红蛋白作为血糖控制的重要指标。理想状态下,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目标应<6.5%。但是,血糖控制达标很不容易,很少有人能够做到或坚持下来,而且还很容易出现低血糖风险。所以,更多的观点认为,对于病程较短、预期寿命较长、无并发症、未合并心血管疾病,而且没有发生过低血糖风险或者低血糖风险发生可能性较低的情况下,才考虑把糖化血红蛋白降到6.5%以下。更多时候,我们需要根据糖友的具体情况制定具体的方案和目标。

2型糖尿病防治新认识

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很像亲兄弟,而且他们之间总能达成某种相互促进的默契。GLP-1受体激动剂或SGLT-2抑制剂在降低血糖的同时,能够更好地保护心血管,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所以,在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或心血管疾病风险较高时,无论糖化血红蛋白是否达标,只要没有禁忌证,都应在口服二甲双胍的基础上加用GLP-1受体激动剂,比如:艾塞那肽、利拉鲁肽、利司那肽、贝那鲁肽等;或SGLT-2抑制剂,比如:达格列净、恩格列净、卡格列净、艾托格列净等。

SGLT-2抑制剂还具有保护肾功能、降低心衰的作用,所以,对于合并慢性肾脏病或心衰的糖友,无论糖化血红蛋白是否达标,只要没有禁忌证,都应在口服二甲双胍的基础上加用SGLT-2抑制剂,比如:达格列净、恩格列净、卡格列净、艾托格列净等。

2型糖尿病防治新认识

血糖监测在2型糖尿病的治疗中非常重要,近年来,医学界提出了一个新概念——TIR(葡萄糖目标范围内时间)。简单讲,就是成人糖友们把血糖控制在3.9~10.0mmol/L范围内的时长或百分比。

因为葡萄糖目标范围内时间(TIR)与糖尿病并发症、心血管死亡风险直接相关,所以新指南建议将普通成年人的TIR控制目标定为≥70%,老年糖友的TIR控制目标定为≥50%。

血压的监测和控制对糖友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情况下,当血压>120/80mmHg时,即应开始生活方式干预。当血压≥140/90mmHg时,可考虑开始降压药物治疗。当血压≥160/100mmHg或高于目标值20/10mmHg时,应立即开始降压药物治疗,并应用联合治疗方案。对于高血压糖友,目标血压应控制在<130/80mmHg,老年朋友可以适当放宽标准,但目标血压也应在140mmHg以下。在降压的同时,还不能忘记降脂。首选他汀类药物降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控制在2.6mmol/L以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6

标签:激动剂   糖尿   脂蛋白   血红蛋白   抑制剂   低血糖   范围内   葡萄糖   血糖   心血管   血压   糖尿病   心血管疾病   风险   目标   情况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