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案之当归六黄汤治疗糖尿病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素有“富贵病”之称的糖尿病也成为了现代高发病之一。目前医学界对糖尿病尚无根治的方法,唯有控制饮食配合药物治疗,以延缓并发症的出现。

中医治疗糖尿病历史悠久,远在《内经·素问》和《灵枢》已有记载,谓之“消渴”、“消瘅”。历代医家不但在症候方面有所阐述,而且对病因病机更有深刻的剖析。《金匮要略》:“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外台秘要》认为:“消渴者,原其发动,此则肾虚所致,每发即小便至甜。”《千金方》谓:“消渴之人,愈与未愈,常须思虑有大痈。”中医疗效显著,现分享我的一医案:

张某,男,56岁,2020年3月2日初诊。自3个月前起出现消谷善饥,口渴多饮,每日饮水量约3瓶,小便频多,伴乏力,心烦急躁,失眠多梦,大便秘结等症。舌质红,苔黄燥少,脉细数。查空腹血糖13.3mmo1/L,尿糖(+++)。

临床医案之当归六黄汤治疗糖尿病

证属:气阴两虚,火热内盛。治则:益气养阴,清热生津。拟方:当归六黄汤加味。处方:当归10g,黄芩10g,黄柏10g,生黄芪15g,生地黄15,熟地黄15g,黄连6g,太子参15g,天花粉15g,酸枣仁15g,麦冬12g,玉竹12g,白芍30g。两周后复诊:空腹血糖降至8.66 mmol/L,尿糖(++)。继予前方14剂,三诊:查空腹血糖降至5.89mmol/L,尿糖(一),诸症皆消失。

体会:糖尿病中医定义为“消渴”病,中医治病以辨证论治为出发点,讲究从根论治。中医对糖尿病有一套成熟的治疗手段和方法,中医认为,糖尿病属于虚症,在虚症的基础上衍生出多多少少的实证,在病因认识上,也可在实证基础上转化为虚实交错的证候。总之,糖尿病以虚为本,以实为表,在治疗上,可根据病情的轻重而选择性用药。糖尿病临床上典型症状表现为尿多,食多,饮多,尿甜,总体是由于阴虚内热导致,证候表现多样,典型的有三个证候,即是阴虚内热证、气阴两虚证和阴阳两虚证,根据脏腑分布位置有可分为“上消”、“中消”、“下消”。糖尿病迁延日久,脏腑功能必受损,进而影响脾肾的水液,及其他物质的运化而淤积身体内外产生多种辩证。本例证属气阴两虚,火热内盛,故治宜益气养阴,清热生津。方中黄芪、太子参益气;生、熟地黄、麦冬、玉竹、天花粉养阴生津止渴;黄芩、黄连、黄柏清热泻火;重用白芍并配当归养阴血,润肠通便;酸枣仁养心安神。由于药中病机,故取得良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当归   黄柏   熟地黄   天花粉   太子参   尿糖   黄汤   白芍   玉竹   黄芩   麦冬   内热   脏腑   血糖   糖尿病   中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