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医靠你我,中医思维是基石

要弘扬中医,首先要认识中医,对中医有深刻的了解。中医对西医而言是换一种角度,换一种思维方式来看待人与疾病,西医重视所患的病,而中医不仅重视病,更重视患病的人,把这个人与所患的病视为一个整体,这就是中医的整体观。现实中,常出现两种思维的碰撞,患者、医者都自觉、不自觉陷入中西不分境地,特别是以西医思维来中医用药,我们都有自行到药店卖药经历,一个小的伤风感冒初期,往往是不能卖诺如板兰根冲剂之类清热解毒药的,因为伤风初期在表,当用解表药,表邪一解,邪有出路,感冒自除。而医者也会不自觉陷入其中,现举一个例子。一患者发烧,高烧39℃,一般发烧有热,那就用抗生素、用清热药,结果烧没有退。经过辨证,我发现病人咽部虽然疼痛剧烈,但是咽部、上颚部均苍白不充血,扁桃体不大,询其既往面色常黑,体胖易乏,就辨为少阴病,用麻黄附子甘草汤加桂枝,结果吃了药烧退了。为什么这个患者发热是西医所说的热证炎症,而中医认为此人是寒证,就必须用热药。在临床当中,要有中医思维,明显看到这个病人是一派虚寒,这种情况还清热?”很多病人都说挺信中医,但是吃了好多中药就是没有效果,究其原因就是“以热增热,以寒增寒”,寒热不分,一派西医思维来开中药怎么能药到病除呢!

我再举一个例子:两口子来看病。都是感冒。都是贪凉,一边看电视一边吹空调。我开了两张方,一个麻黄汤,一个桂枝汤。这两个人就在一个房间里,不管什么原因,患感冒的过程是一样的,为什么得了感冒会有不同的症状表现?他们的症状应该一样,应该吃相同的药。西医可以用同样的药解决同样的问题,中医不行,这是因为他们的基础体质不同,简单说,这个可能是实人,那个可能是虚人,他们有不同的基础情况,我们不得不重视,这就是中医的体质学说,不同的体质,用药迥异。看中医、中医人,你永远记住,脑海中要有中医思想,看病治病时要运用中医思维,我永远不排斥现代科学的检查手法,但是我不认同现代医学的治病思维。中医在一千八百年前就已经注意了医学模式应该是生物-心理-社会-自然。而至今现代医学没有意识到自然环境也会影响人体的生理机能,其医学模式依然缺少自然,这就是我偏重中医治疗的原因!一人所系,性命相托。学好用好中医知识,才能更好服务大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汤加   中医   思维   麻黄   桂枝   医者   西医   基石   体质   初期   症状   现代医学   中药   患者   重视   原因   弘扬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