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那些由细菌或者病毒引来的恶性肿瘤

小心那些由细菌或者病毒引来的恶性肿瘤

我们常说,恶性肿瘤的发生是一个复杂而又漫长的过程,在此期间,一个关键的因素就是正常细胞的基因发生了改变。因此,我们又说肿瘤是一个基因性疾病。然而,在最近的研究中发现,约20%的肿瘤还是由于各种细菌、病毒引起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认定,目前有11种病原体具有致癌性,包括1种细菌(幽门螺旋杆菌)、7种病毒(乙肝病毒、丙肝病毒、人乳头状瘤病毒HPV、EB病毒、HIV)和3种寄生虫(泰国肝吸虫、华支睾吸虫、埃及血吸虫)。

一说到乙肝病毒、丙肝病毒,大家马上会顺着往下提到“肝炎-肝硬化-肝癌”的“三步曲”。这就足以说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会增加肝癌的发生概率,统计表明大约有70%~80%的肝癌是由乙肝发展而来。对于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和性传播途径。目前研究表明最佳的预防方法主要还是接种乙肝疫苗方式。早期筛查则是发现肝癌的最佳手段。

小心那些由细菌或者病毒引来的恶性肿瘤

HPV与宫颈癌之间的关系最近已经被HPV疫苗炒作的路人皆知了。感染HPV,尤其是13种高危型和5种中危型病毒是引发宫颈癌的重要原因。接种HPV疫苗是预防的最佳方法,其中九价疫苗可以预防90%的宫颈癌发生。其次,定期实施宫颈癌筛查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由于HPV病毒主要是通过性传播进行的,因此注意性生活和经期卫生对预防宫颈癌也很重要。

EB病毒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疱疹病毒,在鼻咽癌、淋巴瘤、胃癌、肺癌、乳腺癌和宫颈癌种均有相关性。尤以鼻咽癌为显著,当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EB病毒可以被活化、感染,在其他因素的协同作用下最终导致鼻咽癌或其他肿瘤的发生。唾液传播是EB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预防的关键在于注意口腔卫生,包括聚餐时使用公筷等。

小心那些由细菌或者病毒引来的恶性肿瘤

幽门螺旋杆菌(Hp)与胃癌的关系明确,被WHO列为胃癌的头号因子。幽门螺杆菌的主要传播途径也是通过口腔、唾液等传播,因此具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防止病从口入则是第一要务。使用公筷,注意餐具卫生,清洗干净、定期消毒,少吃生冷食物则是重要的手段。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细菌   病毒   丙肝   幽门   鼻咽癌   宫颈癌   恶性肿瘤   唾液   胃癌   杆菌   肝癌   疫苗   肿瘤   小心   发生   卫生   方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