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 李辛:人体的能量构成,精气神其实是一个东西

【百草箱】

“欲为天心唤梦醒”,賴世伦老师受南怀瑾老师影响,尊师嘱托于2005年回国,2006年创办百草箱至今。


秉承“办教育就是要牺牲自己”的精神,百草箱携有识之士,共同投身传统中医、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传播事业十数载。以期更多人得益于传统文化的智慧,回归生命本真。


《经典中医启蒙》第四章

三焦:人体能量构成


01 | 生命的层次与发展

一个人体,中医关注的重点是形体之上的无形部分。简单来讲,一个是能量的部分,中医所说的精和气;一个是属于信息的部分(与精神相关),统涵于中医所说的神。


精、气、神这三样,其实是一个东西。

我们学中医的时候,也被各种概念搞糊涂,因为不光有精、气、神,还有心气、肝气、肺气、营气、卫气、元气、宗气,还有脾气、足太阳经膀胱气......对吧?当时感觉学得没有头绪。下面给大家梳理一下概念。

比如你的钱,放兜里的和放抽屉里的,配偶的、银行卡里的,有老板没发的工资,朋友欠你的,是不是都是一个东西?都是你的钱。它只是以不同的名字在不同的地方发挥不同的作用。

我们谈起一个人所拥有的,往往称之为“财富”。说到财富,就不仅仅是现金或存款了,还有房子,你的技能、行动力,甚至你的思想、关系网、朋友圈等。所有这些有形无形、身内身外的东西,其实都是一个东西——你的财富。

所以在中医的眼中,精、气、神是一个东西,乃至精、气、形、神都是一个东西。

用精、气、神这几个字能够比较明晰地把人的能量状态和运动规律概括清楚。再往下细分,就是营气、卫气,或者表气、里气,或者宗气、中气、元气,或者心气、肝气,等等。要先抓到根本源头上的东西。

,属于生命与生俱来的一个储备能量,还有生命能量的储备状态,就像是你的固定资产或者定期存款。

,代表生命活动中时时刻刻在周转流通的能量。

神,代表生命活动更精微的水平。古人的观点是,一切生命的根源,来自同一个精神或者说灵性的源头。

生命不仅仅在物质肉体展开,内外交流互通,也在“气”或者说能量的层面展开,互化交通,还在灵性层面发展感通。在“神”的层面,我们与一切万有都源于“一”,归于“一”

所以说,生命是有层次的,也是有发展方向的。如果我们只限于肉体、物质世界,我们的思想只接受物质层面的知识,就会把我们本来广阔精深的生命牢牢地局限于此。

中医是调控有形的物质、无形的能量和更精微的神并使三者互化的一套学问。汉以前的中医具有调控神的水平,而现在,只有很少一部分民间中医与道医还具备这个能力。

我们的学习主要集中在“气”的部分。像我这一类的中医,主要是在气的层面工作。

气的层面,要先讲气的生成。看图一右边那张图,人体可以分成三种能量结构,三个圈,像三个套环。

我们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是前面说的先天,生命的开始,“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

阅读 | 李辛:人体的能量构成,精气神其实是一个东西

出生之前有两个能量来源,第一个是父母的“精”化生的下焦气,也叫先天精气、元气;第二个,妈妈的脐带供气血,这个部分相当于中间的圈——中焦气,也叫中气、脾胃之气、土气,都是一个意思。这是孩子出生前在肚子里的时候。

生出来之后是什么呢?出生之后又多了一个气,开始自主呼吸。这是第三个圈——上焦气,也叫清气,或者宗气。

出生后,脐带切断,母体的中气供应停止,变成小孩子自己的中焦启动,开始吃喝消化。所以中气有很多别的名称,有的叫胃气,有的叫脾胃之气,有的叫后天之本,其实是一个东西。

人体能量的来源,就是三气合一,最里面的圈,下焦气是生命的资本,是库存能源,最好别动得太厉害。

下焦是先天的源头,中焦是后天的源头,是每天都要用的。如果一个人一直不好好吃喝,肯定会动用他的库存储备,所以消化吸收的能力,食物合适与否很重要。

现在讲营养,要吃得好,早上一个蛋,晚上一顿肉,对不对呢?

小时候我们都烧过炉子,炉火的大小决定了你应该往里面加多大的柴火,道理很简单吧?那么,为什么我们在吃的问题上就不明白这些道理呢?你的炉火明明很小很弱了,已经没有什么消化力了,烟道也都堵住了,大便不通,汗也不出,也没运动,你还吃牛排,还喝牛奶,只会增加废料和堵塞,把炉火压灭。

这些道理不需要通过学习医学知识就能明白,都是日常生活最基本的常识,要在生活当中去体会。在饮食上,合适自己才是最好的,不是去寻找一个外在的统一标准。

常常细心观察,就能了解自己,体会吃什么东西有什么不同的感觉,有知有觉地去生活。吃了某个东西你感觉到不舒服,哪怕吃到第十次你才发现,也是有知有觉的开始,但也要注意不要神经过敏,乱找原因。

外面这个圈——上焦清气,不是简单翻译成空气、氧气。如果一定要界定它,有点像印度瑜伽里面讲的普拉那(Prana),就是自然环境中的能量。

比如说,辛庄师范虽然在北京,但离市中心比较远,环境相对自然一些,这里的Prana肯定比北京市区里多很多。如果我们在森林、海边、高山之巅,尤其人少的时候,那个环境的能量是非常高的。

元气、中气、清气,三气合一,就是三焦里运行的供我们每天生命活动、使用的能量,西方人叫Triple heater 或者Three warmer。Heater 是什么东西?

听众们:加热器。

李辛:是的。三个能量中心,就是三个加热器。

图一的那张人形图展示了比较容易理解的人体部位的三个圈(能量的生成图)。因为我们已经习惯物质化的肉体,那么,相对来说,神阙(肚脐)下是下焦——元气;神阙(肚脐)到鸠尾(胸口窝)是中焦——中气;鸠尾以上是上焦——清气。按肉体部位理解也有帮助,但理解三焦不要仅仅局限在部位上。

我们小时候玩过气球、足球吧?把气打进去的时候,气是怎么扩散的?是像水一样“咕咚”掉到最下面吗?

听众们:不是。

李辛:气是在整个球体内弥散开的,所以三焦其实不只是上、中、下,还是里、中、外。图一下方的第三张图提示了这个部分。

当我们说肾气或是下焦气的时候,不仅仅是小腹的部位,其实也代表身体最里边、最深处的气,先向第二层扩散出来,然后再向第三层扩散出来。其实三焦外面还有一层气,这一层叫什么?卫气。就是我们人体的大气层。

回到图一右边那张图,外面这一圈是上焦气,当我们的上焦气不足的时候,可以肯定,卫气也是不足的。

当一个人下焦虚的时候,不能光去找他下焦虚的症状。其实,下焦虚的时候,三个圈全都虚了,这一层一层,从里而外都是接续的,一个虚,三个层次都会虚。

第一张图是能量的输布图。为什么叫布呢?“布”是一个古代的词,像下雨啊,云啊,都是“布”。布是一种扩散的状态,它不说“传”,传送是有形的东西,它是慢慢地扩散出来的。所以输布是由里而外,有一个方向。

阅读 | 李辛:人体的能量构成,精气神其实是一个东西

02 | 气机第一定律:实则开,虚则阖

提到方向,我们讲过一个重要的概念:开阖。什么叫开阖?比如门的开与关,就是一种开阖。那什么时候开,什么时候阖呢?

里面气饱足了,自然有往外扩张的势,这是“开”;里边不足,自然有往里边收聚的势,这是“阖”。这是气机自然运行的第一条定律:实则开,虚则阖。

开阖与补泻有什么关系呢?总的来说,把能量带出去是开,通常的效果是泻;把能量收回来,就是阖,通常的效果是补。但这不是绝对的,比如气机郁结或者风寒束表会形成虚实夹杂的格局,如果还不是很虚,我们常常第一步用开的方式,把气机充分透达,展开之后,人体气机才能自然阖回。

所以开阖的目的还是为了内外表里的均匀,气机的自然畅达,不是单向孤立的。

为什么我很少说补泻呢?因为补泻是最后的结果,很多时候,追求某个结果,常常会忽略人体本来的气机方向。

开阖,是人体本来的方向。由先天的体质、心质,后天的意识—行为—生活模式以及当下的气机病机决定。自然的天文地理的变化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力量。这个方向不是由医生主观可以决定的,如果医生不明白这个道理,自说自话,妄作补泻,是“以妄为常”。(见图二、图三)


阅读 | 李辛:人体的能量构成,精气神其实是一个东西


经常会有人问到底应不应该刮痧,一周刮几次,泡脚泡多久,刮痧跟按摩、拍打有什么区别。作为初学者来说,先不用去考虑这些技术上的细节,而要先明白刮痧、拍打、按摩、跑步、泡澡、做下蹲、八部金刚这些方法,都属于开,包括手法很激烈的针刺、大针针灸、放血以及过多的艾灸等。

太极、适度的针灸(毫针)、适度的艾灸相对偏阖。静坐、睡觉属于阖。

所以,在你决定是练跑步还是练太极之前,最好先搞清楚自己当下的气机方向,是需要开还是阖。比如,工作一天了,很疲劳了,身体的气机需要阖;晚上九点了,身体的气机需要阖;刚做完一个紧张的项目,精神身体都需要放松,气机需要阖。

抓住大方向,是治疗和调理的第一入手处。

既然气机运行的规律是“实则开,虚则阖”,那就不是你想开就开,想阖就阖的。医生是一个配合的力量,或者说是一个观察者、参谋来协助病人的气机回复本来状态,这一点要搞清楚。医生不是主控者,只是一个帮忙的人,或者是一个给予建议的人,这一点非常重要。老师对学生也一样,只是一个帮忙的、给建议的并创造条件帮助学生发挥潜力的角色。道理是一样的。

现在普遍有一个很大的问题,不少中医和学生习惯以自己为中心,用自己习惯的方法思路,想要这样那样来帮助病人补泻,但没有考虑这个病人体质的虚实如何。

比如某个农村,土地干旱贫瘠,当地人种红薯、种玉米很多年,虽然比较贫穷,还能够维持温饱,安居乐业。来了一个领导,希望发展经济,怎么不种经济作物?赶紧砍掉,种烟草、种果树,后来发现这块地长不了这些东西。经济非但没有发展,原来的稳定也给破坏了。

同样的道理,这个人体没有开的条件,医生强行开的话,身体就有损害了,这个要重点注意。一般来说,老年人、虚弱的人、久病的人,如果已经有明显的虚象,不一定适合非常强烈的拍打、刮痧,每天都做,就更不合适了。

比如现在是秋天,秋天的气机,从一年来说,趋势是阖,这是天地气机运动的大方向。所以,开和阖,其实是一个势。所谓势,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条件,对于某个特定的人,是有特定的一个方向的。

这里说的“特定的时间、特定的条件”就是“机”,这个后面会讲。

阅读 | 李辛:人体的能量构成,精气神其实是一个东西


03 | 形气神兼治与整合医学

说起三焦,你们觉得生起病来,如果病到下焦、中焦、上焦这三个层次,哪个层次的病要严重一点?

听众们:下焦。

李辛:对,下焦病。那么,一般的感冒在哪个层次?

听众们:上焦。

李辛:单纯的感冒属于上焦问题。但如果感冒七天没好,又有不想吃东西、不能睡觉、消瘦、咳嗽等症状,就有可能是中下焦的问题了。所以,感冒在中医看来,有的是上焦感冒,这个时候你看中医、看西医或者不看医生自己注意休息,它就会好。为什么呢?因为邪气在表,我们的下焦气很足,中焦气很足,上焦气也相对不弱,这时候,气机是一个什么样的方向呢?是“实则开”的方向。

比如我们这一屋子人都在,都很精神,即使有强盗到门口了,也进不来。即使进来,我们瞪他一眼,他就乖乖出去了,对不对?所以,如果感冒只是在上焦,不治也会好,就怕乱治。

很多小孩,每个月都得去一趟医院,有慢性支气管炎、鼻炎、皮肤过敏,看起来面黄肌瘦的,没什么力气,大便不调,吃东西也不正常。这样的孩子一旦感冒,就多半是中焦感冒了,因为基础体质不一样,这是中医和西医看问题的区别。中医不管病因是病毒还是细菌,他重点看你自身能量的虚实。这是两个不同的视角,可以互补。

在治疗某些传染病、急性外伤等领域,西医比中医有优势,我们可以而且已经在享受现代医学带来的健康保障了。但对于大多数病,尤其是与体质、免疫力下降有关的慢性病来说,人体需要靠自身的能量来完成修复、抗病和痊愈工作,这个部分是中医的长项。

最近几十年,在美国和欧洲形成了“整合医学”的趋势。在面对病人的时候,来自西医、中医、心理、营养、运动、康复等不同领域的专家,发挥各自优势,协同合作,从身体、心理、能量、精神、生活各个层面来帮助病人。

这就从“以疾病治疗”为中心,转到了“以人”“以恢复健康” 为中心。这个健康不仅仅是身体层面,还包括心理、精神、社会生活层面,而中医最擅长的是能量—精神—生活方式的调整。

阅读 | 李辛:人体的能量构成,精气神其实是一个东西

04 | 三焦虚实评估

中医在治疗过程中,关注的是人体能量的虚实有无,所以由此而形成了关于“病势”进退的观察与认识。

在中医眼中,“病的进”和“正气的退”,相当于“邪”和“正”,是对立统一的。

前面讲过,我们这一屋子百来号人坐在这里,即使来个强盗,算不上邪气,但到晚上,这间屋子空了,可能钻进来一只猫就搞翻天了。所以,通常,邪气不是第一要去关注的东西,首先要关注正气,正气为本。

当“病进”的时候,肯定伴随着“正气”的不足,气机正在进入“阖”的趋势,形成了气机从人体表面向内部回退的趋势,也就是“由表向里”。

中医看病,就是看这个正气的进退,或者称为正气的开阖。“虚则阖”。就像一个月收入8000元的工薪族,在北京买了一套房子,每个月得还贷,那他的对外交往、文化活动,比如看芭蕾、听交响乐什么的,就要压缩一下了。虚则阖——这是身体气机的本能。

当人的中下焦气不足的时候,人的气机本能就是向内收缩——阖。这么一阖之后,表面的卫气就不足了。所以,当正气一层一层往后退的时候,邪气就一步步进来了。

2009年,一位老先生来调理,他年轻时是飞虎队飞驼峰路线的飞行员,老英雄。90多岁了,医院的诊断一大堆,什么肾功能不全、尿蛋白、肌酐、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水肿......听起来很吓人。

但是,在中医来看,一架飞机要是飞了快100年了,肯定到处都在响,问题很多,但它其实只要能飞能降就行了。人也是这样,指标不是最关键的。关键在于三焦的能量够不够。请看下图:


阅读 | 李辛:人体的能量构成,精气神其实是一个东西

简单讲,判断下焦的能量够不够,要看病人的精力足不足,思路是否清晰,专注力、记忆力的水平,睡眠的质量,还有小便频不频。年轻人还要看他的性功能。

那么,如何判断中焦足不足呢?要看他的肌肉丰盈不丰盈,有没有力气,消化力、大便、饮食等是否正常。

上焦呢,要看他的出汗情况,会不会常常感冒,是否怕风,还有皮肤的状况。

传统的中医看病,并不是只问很多关于病情、症状的问题。比如,您是这里痛吗?什么时候开始痛的?胀痛还是刺痛?晚上还是白天加重?咳嗽吗?血压高不高?这种问法是以疾病为中心的思路,有它的必要。

传统的中医问病了解正气是否充足,运行状况好不好的关键问题在这里,有点像老北京见面的时候问:“吃了吗?”“您最近胃口好不好?”这是判断中气好不好。然后问大便、小便、出汗,女人要问月经。从大便可以观察中焦,从小便可以观察下焦,出汗多寡可以了解上焦,月经代表血分的流通度。

中医看病,还有个重点要问:睡眠好不好?睡眠代表人的神气收阖的状态,封藏的能力,也就是生命自动调节的功能是否正常。气机的运动规律是白天开,晚上睡眠是在阖,所以这是很重要的一个信号。

中医看病,关注的是人的基本生命运行状态。刚才这些问诊就是用来评估这个基本面的,这是中医临证的精华。

“吃得怎么样,睡得怎么样,拉得怎么样,走路怎么样......”看起来都是很平淡的问题,是吧?走路代表什么?没有力气走路,拎不动重东西,代表肌肉,中焦气,中气不足;走路如果不能持久,代表肾气不足。

我给那位飞虎队老爷爷调理的时候,给他和家人打比方,我说:“您那架飞机飞了十来年,修修补补,起起落落,还被日本鬼子机关枪打了很多次,飞的时候是不是仪表乱跳,到处带响?但还是能飞。他说:“对对对,飞的时候那个仪表就是乱跳,丁零当啷的。”

老人家也能理解这个思路。别全都盯着控制指标,要把指标纳入人体的基本运行状态来整体看待。

老人的问题主要是下焦气不足,上焦、中焦运转不畅。年龄大了,不能下猛药,慢慢来更好,经过几个月的细微调理,体质好转,指标也慢慢恢复正常了。还剩下几个指标,比如血糖、血压不稳定,不稳定就不稳定。吃得下,睡得着,拉得出,心情好才是关键。90几岁的人还想和刚出厂的新品一样吗?

后来有一次老人家发烧了,老人发烧很容易转肺炎。为什么老人发烧很容易转肺炎呢?因为中下焦不足,邪气一下子就能深入。有的小孩子一发烧就转肾炎,转肺炎、心肌炎也是这个道理,都是因为中下焦本来就不足了。重点不是这个炎那个炎,重点是他本气不足。

他被送到重症监护室,各种管子插上去,住了一个多礼拜。如果年轻病人插上管子不让动,在那里住一个礼拜也够呛的。老先生在这个年龄还能扛得住,说明三焦的运行还没瘫痪。

我给他开了一些补下焦气、中气的药,再用一点点运转中焦的和开上焦的药帮他排出表面的邪气,帮助三焦交通运转,老先生很快恢复出院了。

阅读 | 李辛:人体的能量构成,精气神其实是一个东西

05 | 本气自病

大多数病都是“本气自病”。

除了突然被狗咬一口或者车祸这种意外,一般都是“本气不足所生的病”。哪怕是像埃博拉病毒、非典这类疠疫,也和“本气自病”有关。只是它们在天地间不正之气的“协助”下,“本气”更弱,“邪气”特别强大而已。可以观察到,这类瘟疫的传播,并没有击倒流行地区的所有人,而是锁定了某些体质的人群。

中医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邪气能够侵入并突破你的能量防护层的时候,你的气肯定是虚的。

还有不少病人常常忘事、掉东西、被偷、被抢,其实都是自己神气弱了。有经验的小偷如果愿意洗手不干学中医,肯定学得很快,因为他准确“望诊”,能在茫茫人海中,一眼看出谁神不守舍,然后下手。

三焦能量的虚实和分布的差异,气血在三焦里流动的状态,导致了我们不同的体质,也就是气机格局。就像前面讲的,一个看似简单的“感冒”,在这个背景下,原因、过程、结果是很不同的。所以,不同的气机格局,决定了疾病不同的发展趋势和调治重心。下焦、中焦虚的情况下,病一般比较难治,如果是严重的疾病,预后多不好。

大家在学中医的时候,先把知道的所有中医病名和西医病名都忘掉,把这些阻碍我们理解无形神机和气机的“概念”都忘掉,先看大方向。

所有的病,从三焦气血的角度来说,就是三个病——上焦病、中焦病、下焦病。把这个大方向清晰理解,熟练掌握之后,再去学习五行、六经等其他系统,就不会被绕晕。

不管是感冒、糖尿病,还是妇科病、肝病或者癌症,具体先看这个病人的三个能量层次损耗到哪一层。这是看虚实。

比如有这样一类人,体形比较结实,爱吃荤菜,不爱运动,他们的三焦容易被堵住,大多属于下焦还有能量,但是上焦封闭、中焦淤滞,往往消化不良,大便不畅,口气重,不出汗或者皮肤有问题。

这类人如果去医院检查,可能会有胆结石、高血脂、风湿痛、妇科病,白带过多或异常,或者是痛经......诊断是各种各样。在中医来看,其实就是上焦不通,中焦有点堵,所以开上焦运中焦,往往就好了。非常简单。

如果以大方向来看人体的话,学中医是非常简单的。我讲的所有东西,都不是我发明的,是古书上有的,我所跟过的那些好医生就是这样看病的。看人体的本气虚实,而不是看邪气在哪里,病灶在哪里,然后追着打。这就是“治病求本”“标本虚实”。

中医本来非常简单明了,现在之所以显得复杂,是因为有太多的概念、太多的名词,原因后面会讲。

我昨天还讲过两个字,一个是“常”,还有一个是“变”,叫“知常达变”。中医说的“变”,其实就是千变万化的状态,医生不要跟着这些变化的症状和指标跑,症状和指标是时时刻刻在变的。

如果我问你,黄河要是水位上涨,哪里会决堤?怎么办?你能告诉我吗?你可以用统计数据,然后历史记录,还有实地勘察,你可以用计算机模拟,但是从解决问题的考虑来说,其实我要解决的,不是哪里决堤,而是考虑怎么不让水流蓄积的势太大,因为蓄积到一定时候,总会在某个薄弱点爆发。

把河水流量保持在常态,使整个河流体系所有的沟沟渠渠保持疏通状态,就是“本”,这些沟沟渠渠就是经络系统,就是三焦。


- 第四章 完 -


特别说明:

内容源自李辛老师于2018年出版的《经典中医启蒙》,本书系统讲述了中医的整体思维和学习方法。感谢李辛老师授权转载,本文原载于李辛老师的公众号“李辛的空间”。


李辛老师说:要认真学中医,如果不训练自己的内心,不设法让自己有安静的能力,那只不过是学了一些文字、理论而已;你的感受能力和直觉是非常重要的。(点击了解课程:好课 | 身心在一起,《定力的训练与实践》课程,打造你的健心房)

阅读 | 李辛:人体的能量构成,精气神其实是一个东西

END

阅读 | 李辛:人体的能量构成,精气神其实是一个东西

阅读 | 李辛:人体的能量构成,精气神其实是一个东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2

标签:中焦   能量   人体   东西   精气神   邪气   虚实   正气   体质   层面   病人   中气   中医   状态   方向   生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