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不要小瞧睡眠打鼾的危害

千万不要小瞧睡眠打鼾的危害

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每10个普通人,就有2-5个人会打呼噜。年纪越大越容易打,男的比女的能打,胖的比瘦的能打。每10个打呼噜的人中,9个是生理性打鼾,1个是病理性打鼾。

什么是打鼾?

打鼾,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睡眠现象,睡眠期间上呼吸道气流通过时冲击咽黏膜边缘和黏膜表面分泌物引起振动而产生鼾声,其部位始自鼻咽直至会厌,包括软腭、悬雍垂、扁桃体及其腭咽弓和腭舌弓、舌根、咽肌及咽黏膜。

1.生理性打鼾

生理性打鼾,也叫单纯性鼾症,对生理上几乎没损伤(最多晨起口干),它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与他人关系上,就是吵得别人没法睡……夫妻、室友、同事出差这些常见场景,大功率鼾声的杀伤力。他人的这种观感,往往反馈到打鼾者本身,造成其心理负担、焦虑、压抑等。

2.病理性打鼾

病理性打鼾,往往意味着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这是一种需要高度重视的慢性病,危害体现在全身低血氧造成的多器官上,需要尽早治疗。最直接的表现是白天极度嗜睡,国外有立法不能驾驶车辆的。

千万不要小瞧睡眠打鼾的危害

打鼾的危害

1.呼吸暂停是主要症状

多为同室或同床睡眠者发现患者有呼吸间歇停顿现象。一般气流中断的时间为数十秒,个别长达2分钟以上,多伴随大喘气、憋醒或响亮的鼾声而终止。患者多有胸腹呼吸的矛盾运动,严重者可出现发绀、昏迷。

医学术语叫OSAHS(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这是一种常见慢性疾病,亚洲地区成人患病率在11.1%-22%。

2.在呼吸及消化系统方面

张口呼吸会导致鼻腔、咽喉粘膜干燥,出现咽部异物感、咽干、咽痛、痰多甚至痰中带血等。打鼾本身可能会导致或加重胃-食管反流,出现反酸、烧心、嗳气等不适症状。

千万不要小瞧睡眠打鼾的危害

3.在神经系统方面

睡眠打鼾和缺氧会引起白日嗜睡、乏力、疲倦等,长期睡眠质量不佳可导致记忆力下降,甚至烦躁、抑郁、易怒和性格改变。患者白天的困倦可能导致注意力不集中,成为交通事故的高危诱发因素。

4.在心血管系统方面

打呼噜可增加罹患慢性疾病的风险,比如打鼾导致夜间缺氧、睡眠结构破坏、胸腔压力增高及交感神经活性异常升高等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这些是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等多种慢性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5.致病危险因素

打鼾是糖尿病、恶性肿瘤、神经认知障碍等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亦可造成全因死亡率的升高,中度以上的打呼噜患者8年死亡率高达10.8%,严重打呼噜患者甚至会发生夜间猝死。

千万不要小瞧睡眠打鼾的危害

打鼾的主要原因

1、直接原因

(1)先天性解剖畸形,下颌骨后缩或发育畸形等。

(2)咽部问题,舌体肥大、扁桃体及腺样体肥大、软腭肥大、悬雍垂低垂等。

(3)鼻部问题,鼻息肉、慢性鼻炎、鼻甲肥大、鼻中隔偏曲、鼻粘膜充血肥厚。

千万不要小瞧睡眠打鼾的危害

(4)机能性问题,白天清醒时气道正常,一到晚上入眠后气道四周肌肉张力便减弱,若睡姿为仰卧,还会因舌根后坠而导致气道狭窄、引起打鼾。

2、间接因素

(1)人在睡着以后,如果不用鼻子呼吸,而是用嘴巴呼吸,就会出现打呼噜的现象。

(2)有的人入睡后,全身肌肉处于高度放松的状态,口腔里的“小舌头”就会不由自主地垂在下面,阻塞了呼吸道,从而影响到空气的正常进出,呼吸的气流“遇到”小舌头的时候就会发出打呼噜的声音,即医学上的悬雍垂发生振动。

(3)睡觉姿势不正确也会引起打呼噜。一般是身体和双腿略微呈弓形,右侧睡比较好。

千万不要小瞧睡眠打鼾的危害

(4)枕头过高或者过低(最佳高度是10厘米),在一定程度上挤压咽喉腔,从而阻挡气道,鼾声由此产生。

(5)身体肥胖的人更容易打呼噜。

(6)男性打鼾者明显高于女性。

(7)肥胖者更容易打鼾,颈部积有较多脂肪,便引起呼吸道狭窄。

(8)打鼾常常带有遗传性。

(9)打鼾常随年龄增长而出现。

(10)抽烟易导致上呼吸道炎症水肿、气道狭窄,因此吸烟的人更容易打鼾。

千万不要小瞧睡眠打鼾的危害

(11)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内分泌疾病引发、加重打鼾。

(12)喝酒、服用镇静安眠药,均易抑制呼吸、诱发和加重打鼾。

如何治疗?

睡眠质量是健康的基本保障,打呼噜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不仅是提高自身和家人的睡眠质量,更是对预防慢性疾病有重要的意义。

1.减肥治疗,如果是肥胖引起的打呼噜就需要进行减肥了,肥胖会导致咽喉部位狭窄,阻塞气道的通畅。

2.戒烟,烟会引起咽喉部位发炎。

3.戒酒,尤其是睡前禁饮酒,酒会引起喉部肌肉松弛,从而加重对气道的阻塞。

4.睡前不能服用安眠药等镇静剂。

5.侧卧睡眠,最好是右侧卧。

6.保持鼻腔通畅。对某些未发现明显解剖异常或不愿意手术的打鼾者,可应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使绝大多数患者收获良效

7.打呼噜可以用甲状腺素片(尤其是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乙酰唑胺等药物进行治疗,这两种药物可以缓解打呼噜的症状,但是不能治愈。

千万不要小瞧睡眠打鼾的危害

而雷酣宁胶囊、ET片剂则是通过纠正身体内腺体异常分泌,同时调整呼吸道内组织细胞的活性,令鼻腔细胞异常渗出液、软腭舌根组织和气管壁逐渐恢复正常,从而达到治愈打呼噜的目的。

8.进行手术治疗,如果鼻子阻塞的话,需要进行鼻子部位的手术;如果是咽喉部位狭窄,则需要在咽喉部位动手术;如果是小颌病人,则需要做正颌手术。

9.设备辅助治疗,如等离子低温消融技术、持续正压通气机及口矫器。

10.保持健康的饮食、生活规律,饮食要以清淡为主,多吃瓜果蔬菜。

千万不要小瞧睡眠打鼾的危害

我们今天就说到这里,小伙伴们儿我们下期见!

千万不要小瞧睡眠打鼾的危害

请转发给所有你关心的人~

痤疮(下)

痤疮(上)

夜间睡觉爱出汗是什么原因?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删。

千万不要小瞧睡眠打鼾的危害千万不要小瞧睡眠打鼾的危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悬雍垂   软腭   睡眠   舌根   黏膜   鼻腔   鼾声   咽喉   狭窄   部位   生理   患者   呼吸   因素   疾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