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树阴浓夏日长,冬病夏治三伏贴,怎么贴?如何贴?

绿树阴浓夏日长,冬病夏治三伏贴,怎么贴?如何贴?绿树阴浓夏日长,冬病夏治三伏贴,怎么贴?如何贴?

第169篇科普

绿树阴浓夏日长,冬病夏治三伏贴,怎么贴?如何贴?

三伏贴又称三伏天灸,是一种源于清朝的中医疗法,以“冬病夏治”为原理,在一年中最炎热的三天(“三伏天”)将中药敷贴在特定穴位上治疗秋冬发作的疾病。

三伏天是以农历推算,于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十天后)为中伏,第五个庚日(再十天后)为末伏,均为一年内最炎热的日子,人体阳气最为旺盛。

进行三伏天灸时会使用辛温的外用药材,如生姜、白芥子、麝香、细辛,敷贴于特定的身体穴位上,可防治过敏性鼻炎、咽喉炎、哮喘、咳嗽、慢性支气管炎等秋冬发作的疾病。

绿树阴浓夏日长,冬病夏治三伏贴,怎么贴?如何贴?

三伏贴的作用

一是穴位作用:

运用敷贴疗法刺激体表穴位,通过经络的传导和调整,可纠正脏腑阴阳的偏衰,改善经络气血的运行,对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状态,产生良好的、温和的治疗和调整作用,从而达到以肤固表、以表托毒、以经通脏、以穴驱邪和扶正强身的目的。

二是药效作用:

药物直接敷贴于体表穴位上,药性透过皮毛腠理由表入里,渗透达皮下组织,一方面在局部产生药物浓度的相对优势;另一方面可通过经络的贯通运行,直达脏腑失调、经气失调的病所,发挥药物"归经"和功能效应,从而发挥最大的全身药理效应。

三是综合作用:

敷贴疗法是传统针灸疗法和药物疗法的有机结合,其实只是一种融经络、穴位、药物于一体的复合性治疗方法,既有药物对穴位的刺激作用,又有药物本身的作用,几种治疗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补充,共同发挥整体作用。

冬病夏治只有敷贴吗?

“冬养三九补品旺,夏治三伏行针忙。”这是古时中医养生的场景,讲的是对于身体虚弱者来说,三伏天针灸、拔罐能起到与冬天吃补品一样的效果。可见,除了穴位贴敷,冬病夏治还有很多手段。

在临床上,冬病夏治的方法以穴位贴敷(即三伏贴)最为普遍,此外还有针刺、艾灸、理疗、按摩、泡洗,以及内服温养阳气的中药和食物等方法。其原理归结起来只有两条:一是针对寒邪,二是针对虚寒体质

绿树阴浓夏日长,冬病夏治三伏贴,怎么贴?如何贴?

冬病夏治适宜哪些疾病?

1.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咳嗽、肺气肿等。

2.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炎、胃痛、慢性肠炎、胃肠功能紊乱等。

3.关节系统疾病: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退行性关节炎、腰腿疼痛等。

4.心血管疾病:冠心病心绞痛遇冷发作者、心衰病、心肌疾病等以阳虚为主的。

5.妇科疾病:附件炎、盆腔炎、月经失调等。

冬病有两大特点:

  1. 患者为平素阳虚体质的人。多表现为面色苍白、怕冷、四肢冰凉、自汗。

  2. 疾病症状遇寒加重。

如80%的哮喘患者都属于阳虚体质,入冬以后,咳嗽、喘憋的程度都明显增加,此时,应“急则治其标”,先控制咳痰喘的症状,等到夏季再采用温阳散寒的中药外敷祛除伏痰、扶助阳气、增强体质,使冬季症状减轻,或不再发病。

冬病夏治为何选三伏?

从入伏第一天起,就意味着一年中气温最高、天气最热的三伏天正式登场。这时,利用夏季阳气旺盛,人体阳气随之生发渐旺,体内凝寒之气易解的状态,运用补虚助阳药或温里散寒药物,天人合击,最容易把冬病的病根拔除,这也是中医强调“春夏养阳”的原因。

绿树阴浓夏日长,冬病夏治三伏贴,怎么贴?如何贴?

夏季人体气血流通旺盛,药物最容易吸收,而三伏期间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此时进行贴敷治疗,最易恢复和扶助人体的阳气,加强防卫功能,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三伏贴什么时候贴?

每一伏的第一天,是敷贴的最佳时机,若错过了这天,头伏内无论哪天贴,效果也都可以,患者只要在接下来的二伏、三伏对应的日子贴敷就行。每10天贴1次,最好是连续贴3次,为1个疗程,并且连续贴3年。

三伏贴一般在头伏、二伏、三伏的第一天上午11时以前贴完药饼。上午11点到下午1点是午时,中医认为此时人的穴位、毛孔充分张开,若刚贴完药饼,药力最容易渗透到体内。

这里提醒大家,今年三伏贴时间,分别是7月16日、7月26日、8月5日

绿树阴浓夏日长,冬病夏治三伏贴,怎么贴?如何贴?

三伏贴应注意啥?

为确保疗效,一般药饼须贴4~6小时

刚贴上去时感觉凉凉的,稍微过一会儿,局部会有发痒、发热,一定要贴过午时,如果无特别不适,可适当延长贴敷时间。

皮肤比较敏感的患者,需仔细观察敷贴过程中皮肤的反应,若灼热刺痛、发痒发热明显,则应及时取下药物。

三伏贴期间有有什么禁忌?

一是慎用辛燥食品,以防伤阴。

夏季气候炎热,易伤阴液,而辛温香燥之品容易导致燥热内盛、暗耗津精,所以应慎食肉桂、花椒、大茴香、小茴香、狗肉、羊肉和新鲜桂圆、荔枝等。

二是忌大量服用寒凉食物。

天热人容易贪凉饮冷,若大量进食寒凉食物,则易致中阳受损、脾胃虚弱,甚至损伤一身阳气,轻则腹泻腹痛、恶心呕吐,重则造成长期难治的阳虚。

三是慎食大量肥甘滋腻的食物。

夏季易生暑湿,湿热之邪易侵袭人体,若服用大量高热量、高糖的食物,则易导致内外湿热之邪合击人体。

三伏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人体皮肤温度、湿度最大,气血趋于体表,毛孔最为开放,此时选取特定的穴位进行敷贴,所贴药物最易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达到效果。

绿树阴浓夏日长,冬病夏治三伏贴,怎么贴?如何贴?

三伏贴一般选择身体前面的膻中(位于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天突(位于胸骨上窝中央),以及后背的大椎(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肺腧(位于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宽处)。

哪些人不能贴三伏贴?

冬病夏治并非人人适用,因此应该慎重选择这种治疗方法,否则不但不能治疗疾病,反而会因使用助阳的药物,耗伤阴液,引发其他问题。

中医治疗讲究辨证论治,同一种疾病,会有不同的证型,如咳喘分寒痰犯肺型、肺气虚损型、阴液亏虚型等多种证型,而只有其中的寒痰犯肺型咳喘通过冬病夏治能获得疗效。因此,患者需要在三伏天到来之前去医院就诊咨询,看自己是否适合。

另外,下列人群不能贴三伏贴:

  1. 感染性疾病急性发热期患者;

  2. 对贴敷药物极度敏感或患有接触性皮炎的患者;

  3. 贴敷穴位局部皮肤有破溃者;

  4. 妊娠期妇女;

  5. 3岁以下的幼儿。

请转发给所有你关心的人

绿树阴浓夏日长,冬病夏治三伏贴,怎么贴?如何贴?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删。

绿树阴浓夏日长,冬病夏治三伏贴,怎么贴?如何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伏贴   咳喘   伏天   阳气   体表   树阴   穴位   经络   体质   炎热   夏季   药物   夏日   患者   人体   作用   疾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