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轻语庄周(六)齐物论之丧我(1)



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轻轻语庄周(六)齐物论之丧我(1)

生命不困守


庄子讲逍遥游给我们,生命不困守, 逍遥游让我们的生命有了一种洒脱。而齐物论要给我们什么,这个答案只有等到读完齐物论才知道庄子看世界的方式是怎样的。

今天最好的头脑读英文,读哲学,读数学物理,没有人来读古文,庄子的境界太高,魏晋名士注庄子,已经弱了一格,虽然弱了一格,终究还是道家的玄学,可是到了宋朝,用儒家的义理来读注释庄子,更是弱了一格,到了近代,用哲学注释庄子,其实方向还是合理的。 学院中的学问就是如此,德国十八世纪的哲学是学院派,可庄子是广漠田野的散人,这么看来,庄子的生命在大自然中。从魏晋高士到唐宋礼教,再到今天哲学思维,用庄子来看,我们的生命力是不通畅的,血液是阻塞的,可是病人总以为自己是医生,非要指点江山,说庄子应该如此读,如此读才能与世界接轨,结果呢,就是气血凝滞了呗。


庄子不是年轻人容易读得懂的,特别到了齐物论,你才发现这是天书,没有人生的阅历,没有人生的痛苦,没有逍遥游的境界,怎么能进入到齐物论,年轻人不可能读庄子,我以前也读,可是读不懂,可是这两年经历生命的种种失落,种种无奈,才能把自己圈起来去读齐物论,可是你问我读懂了没有,我觉得没有,因为有些格局是天生的,这个低格局让我今天依然没有办法顺畅的读庄子,我只能说读庄子的好处,是有在打通生命的阻碍,那至于打开的阻碍有多少,可能只有那么一点点。


不在苦难中,不要去读庄子,苦难和挫折,或许是化了妆的祝福,我们常常以为上帝已经遗弃了我们,其实上帝是给我们一种生命的其他色彩,章太炎英姿飒爽,早年名满天下,可是到了中年因苏报案入狱,在狱中研读佛家经典,出狱后用佛家思想注释《齐物论》,让自己的认知仙化,进入一个更高的境界。蒋勋因为生重病手术后,我看到满头的白发和一夜变老的神态,可是他再讲庄子,我觉得通透了。蔡璧名,作为台大庄子的老师的,在对抗癌症之中,更爱庄子,后来再听她的课,不是多了病态,而是多了一份洒脱的生命力。


庄子 是超越智慧的,而今天我们接受的东西都是内在系统性的牟宗三这个定义很准确。从唐宋大家来看,传统文化已经系统性完善,唐宋八大家的文章一定要有贯穿整篇文章的主旨,这个主旨一定有个立场,这个立场并且偏向教化为主,并不是注重生命个体的感知,读书人不能偏离这个立场,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固化,必须符合统一的意见。而庄子却是跳跃性,更是超越性的,他不让你预设立场,不让你设定一个标准。今天系统性的东西演化到最后,一定是强烈的排他性,宗教无不是如如此,站在每个宗教的立场,设定一个标准的立场,就是要与你争辩,如果不接受这个立场,就被定义为异端,历史上宗教的战争屠戮可能比其他因素战争更可怕,因为不接受对方,所以视对方为牛鬼蛇神。


西方哲学是落在物上,柏拉图的实体论是基础,近几百年他们试图从柏拉图中跳出来,可那儿有那么容易,所以哲学化的庄子,依然在找物的落脚点,也越来越成为学院派中的学问,庄子被讲读的越来越有内在系统性。你一说这样不好,那学院派就是告诉庄子多么高深,多么系统,不是古文方式可以读懂的,似乎因为哲学的包装,庄子才能在庙堂中高立。而庄子不容易落在物上,至少用佛家解读也比哲学解读顺畅,为什么呢,在列子中,讲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是未见有气之时,太初是气之始,太始是形状之始,太素是质之始,而后才有混沌状态,就是我们说得太极,从这儿看,我们就知道庄子的落脚点在杳杳冥冥之中,而这个杳杳冥冥不是佛家的空,而是世界的无所不包,但是却有什么也不是,这个点太抽象,也就导致庄子是窄门中的窄门,是少数人的机缘。


人人都想注解庄子,可是大家知道只要来注解就是霸凌了庄子,庄子是超智慧的,可是后人非要用个系统,要个说法,可是每个注家却以霸凌庄子为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章太炎   太初   庄周   佛家   柏拉图   学院派   落脚点   魏晋   唐宋   庄子   注释   众生   逍遥   立场   哲学   生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