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轻语庄周(九)齐物论“破道”(3)





秋毫之思


  夫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庄子说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以今天人读书逻辑,怎么读都是自相矛盾的。按照我们形成的逻辑,大部分这句话也就随便带过去了,因为你不管怎么解释,都会有人不同意,很多人也就不做解释,把庄子的话随便说几段新鲜的,然后就一带而过。在这儿,我想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庄子,也都有自己猜测的答案,至于如何也不用在意,毕竟庄子很多东西没有答案,下面我说的几条,也只是不同方向的延伸,觉得有用,可以自己继续延伸。

对于普通人,我觉得概略地知道庄子在这儿就是帮我们破除逻辑的束缚,如当时的名家,他们讲求逻辑,可最后陷入诡辩之中;庄子就是努力让我们跳脱出来,当然以庄子的这样的无厘头的论述,是不是也只一种诡辩?当然也算是吧,不过这种方式却可以让我看到可能很多事情是虚妄的。

第一

就是我们以自己视觉看到的,以时空定义的,从形上而言,当然是太山是大的,秋毫是小的,要不我们说明察秋毫,秋天旧毛脱去之后,新长出来的毛是看不到。可是后世玄家解读,就是性论,就是以性足论,秋毫的性是足的,因为秋毫是刚生出来,其性是足的,所以秋毫最大,而泰山在性上没有余的,自然就是小的,当然这样的方式,是切合前面对于宇宙的认知,玄家以性论,不以形论。今天人没有这种思考方式,读到这种玄家的注释也觉得不满意。

《庄子·天下》还提过惠施的龟长蛇短, 谓龟形虽短,而命比蛇长。惠施也提出了至小无内,至大无外,都是颠覆我们通常逻辑的。


第二 今天很多人为了文章可以通顺地读下去,都是以相对的方式来解释,就是变换比较对象,就是说泰山的体积很大,可是和无限的空间比较起来就很小了;秋毫之末和极其微小的东西比较起来,又显示秋毫是无限大的;彭祖寿命很长,但是和无限的时空比较起来,就显得很短;殇子的寿命是很短,可是和那些朝生暮灭的比较起来显得很长。这样的解读,是为了让人可以读起来在逻辑上说得过去,唐宋也常常是这种解读,就是在同一空间下,相对比较,以时间为单位,相比较天地,你觉得彭祖长寿吗?以空间为单位,你觉得泰山想比天地大吗?与天地相比,让我们把视野放宽。


第三 另外的解读,就比较像是道家的思维,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始者这种追问。也符合庄子前面论述的,有无一体,就是生命中的有无是一体的,阴阳是一体的,生死也是一体的,就是任何一个问题我们同时考虑两个方面,不是单一的层面看问题,只看有,没有看到无,只看到生,没有看到死。

秋毫之末,是初生,那他在有的空间中小,在无的世界中可能无比大,这点有点像宇宙大爆炸,宇宙大爆炸之前是一个无限小的秋毫,可是之后无限大;当一个宇宙到了生命末端,塌陷为黑洞的时候,又是无限小;没有生死而言,彭祖当然是夭折,因为你一直处在一个婴儿的阶段。因为没有经历生命的过程,你种庄稼,到时候收割,你会要那个晚熟的吗? 殇子呢,我们觉得他早夭,可是他经历了一个生死的完整过程;同样如果以成亏而言,同样你也可以认为殇子就是近乎没有成亏,相对而言因为太短所以无生,所以看做与天地并生。这种多角度,逆向的思维就是道家的方式。


第四 如果你是儒家,你看重的是精神的永存,而不是形体,即使短寿,你也是来完成自己寿命,以精神而言,颜回早夭,精神永存,王弼、霍去病的名字被永世记录,只要人在,他们是永生,因为时刻被人纪念,彭祖长寿,不过形体的保持而已。


第五 对于信仰和修行,常常听到这样的问题,那是因为构建的天国标准不一样,如凡自己谦卑像这小孩子的、他在天国里就是最大的。这是我们看待世界规则不一样,我们觉得世间的权利、能力法则最大,可能到了天国也是一样吗?可是未必,因为天国不以权力金钱为标准,所以才说出来谦卑如孩子的在天国最大的,可能服务人的在另外的世界是最大的,而被服务的人可能在另外世界是最小的。

同样道家讲得五仙的修炼也是如此,如果我们固执地认为时间永存是最好的,那么吕祖说,人仙者,五仙之下而也,修真之士,不悟大道,道中得一法,法中得一术,信

轻轻语庄周(九)齐物论“破道”(3)

心苦志,终世不移,无行之气,误交误合,形质且固,八邪之疫,不能为害,多安少病,乃曰人仙。人仙是道教仙人谱系的一种,为形体坚固、长生住世的人。简单说,就是活得很久的人,比一般人更长寿!可这种长久就是没有得大道。


第六 总之,到了今天,这个话题变得比较有意思,因为量子力学,因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我们突然觉得庄子是外星人,因为这样的描述和相对论切合,似乎庄子经历过这样的世界。天地始于混沌 , 秋毫是始,宇宙大爆炸,这个地方呢,大家都在开始发挥想象力,并且很多地方也很有意思,蒋勋的也是借用爱因斯坦的相对来解读,这样相比古书注解也新鲜。

你可以想象庄子与造物者游, 那就没有时间空间概念,你元神遨游不同维度宇宙,那一切不过是个灵而已。你还顾念着你的躯体吗?这样庄子可以在六维中来回穿梭,所以文学有时候,就是这样,你去读物理学,读科幻学,回来再看庄子的时候,会发现什么稀奇怪诞的事情都不为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3

标签:庄周   秋毫之末   爱因斯坦   无限小   泰山   长寿   秋毫   道家   形体   庄子   天国   逻辑   宇宙   方式   天地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