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轻语庄周(十)齐物论“止知”(3)“先见之明”





“先见之明”


  瞿鹊子问乎长梧子曰:“吾闻诸夫子:圣人不从事于务,不就利,不违害,不喜求,不缘道,无谓有谓,有谓无谓,而游乎尘垢之外。夫子以为孟浪之言,而我以为妙道之行也。吾子以为奚若?”


  长梧子曰:“是黄帝之所听荧也,而丘也何足以知之!且女亦大早计见卵而求时夜,见弹而求鸮炙。予尝为女妄言之,女以妄听之。奚旁日月,挟宇宙,为其脗合,置其滑涽,以隶相尊?众人役役,圣人愚芚,参万岁而一成纯。万物尽然,而以是相蕴


我们习惯了读书,一般不是对就是错,道理吗?无非如此,可是读庄子正好不是这样,里面有层次,有境界,比如有人籁,有地籁,有天籁,在不同的层次评断和认知就有不同,而上面这两段像极了我们读书人,不要以为借用孔子的两个徒弟描述言论就是好的,不一定,因为这些论述中,因为对道的认知不全面,就像是我们一样,突然读了道德经,或者其他特别有见解的智慧书,一定会发表一大通理论,可是道不可言,或者对世界没有整体的人,很多见解就会觉得好有道理,可实际上自相矛盾。瞿鹊子与长梧子两个的论道就是如此,前面王倪和啮缺的论道,已经在道之端和道不全上了,到了这儿就是混淆概念,当然后面我们读起来也就觉得自相矛盾,明明觉得有些话是对的,怎么就是那么不舒服。

瞿鹊子说我听孔夫子转述的话,明明很有道理,为什么孔夫子说是无稽之谈,可是我觉得是妙道之言。孔夫子去见老子之后,说老子像龙,当然是用来形容道的奥妙。可为什么这儿说孔子描述不就利,不违害,不喜求,不缘道,无谓有谓,有谓无谓,就变成了无稽之谈呢,一种常用的解读,就是孔子听了,觉得是无稽之谈,是因为不及,而瞿鹊子听了觉得是妙道,则太过了。

到了长梧子回答的时候,更是来了一个先见之明,就是黄帝听了都感到困惑不解的,孔丘怎么能知道呢。我们平常也是这样的怼人和认知的,就是一个专家老师都不知道,区区一个毛头小子怎么可能理解。长梧子说瞿鹊子,说见到鸡蛋就想有个叫鸣的公鸡,见到弹弓用的石子,就想有打下来的烤肉吃。其实我们读到是一种人,这种人就像是求道的我们,明明一知半解,但是听到大道之后,自以为已经完全度化,会把圣人、神人的标准拿出来当成标准,可是在最低层次的是非之中都没有清楚。这也就是我前面说的,这两段读起来自相矛盾,明明里面有大道,可是混杂着一些偏见。


至少我觉得我们在这儿读的时候,不是存着一定要有正确答案的心解读,如果这样,就容易掉入陷阱之中。其实上面这一段,里面蕴含的东西太复杂,复杂是因为不习惯读庄子,不容易落在庄子的思维上,如果我们能落在庄子思维上,对当时时代特别清楚,那么每一句话的转折,或者延伸的意境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后世呢,解读庄子站在不同的立场上,造成这一段失去了太多的本意。


值得注意一下,予尝为女妄言之,女以妄听之。奚旁日月,挟宇宙,为其脗合,置其滑涽,以隶相尊?众人役役,圣人愚芚,参万岁而一成纯。万物尽然,而以是相蕴几句话话,如果是长梧子说的,那么有点矛盾,怎么突然能说着这么大道觉悟,特别是最后一句话参万岁而一成纯。万物尽然,而以是相蕴。这句话是修道者的大成之语,庄子的解读之中,其实常存在这样的问题,后世的解读者不那么质朴,遇到这种话语,就很难断定是不是庄子本义。庄子书中有很多惠子的思想表达,这种表达夹杂在不同的文章,其实很难分别出庄子到底是要褒贬。因为到了后世,儒释道三家融合,很多在庄子书中莫名两可的语言,突然变成了后世推崇的修道真言。


轻轻语庄周(十)齐物论“止知”(3)“先见之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先见之明   庄周   孔夫子   孔子   夫子   妄言   自相矛盾   无稽之谈   庄子   后世   圣人   无谓   万岁   认知   万物   层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