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不吃主食,得不偿失

人人都爱吃主食,但减肥的朋友怕它,糖尿病患者也不敢吃。


他们平时总叫喊着“不敢吃主食,害怕血糖高”。


但也有一些糖友掌握了吃主食的技巧,既不用挨饿,血糖也控制得很平稳。


对于主食,到底有哪些控制血糖的技巧呢?


三甲天团

糖尿病不吃主食,得不偿失


蒋咏梅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临床营养科



主食不能不吃,也不能过量——学会计算


中国营养学会推出的《中国糖尿病膳食指南(2017)》中指出,糖友应主食定量、粗细搭配,全谷物、杂豆类占1/3。


指南还明确提出了糖友要吃主食,但每日主食的摄入量因人而异


一般来说,能量的推荐摄入量越高,主食的推荐摄入量也随之增加。


成人每日主食摄入量一般不建议低于200克(生重)。


但具体吃多少,因个人的体重、每日活动强度等有所差异。


如何知道每日可吃多少主食呢?


糖尿病不吃主食,得不偿失



标准体重(千克)=身高(厘米)-105。


每日所需的总热量=标准体重×根据工作性质估算出每日每千克体重所需总热量(休息者每日每千克体重给予热量25~30千卡,轻体力劳动者30~35千卡,中度体力劳动者35~40千卡,重度体力劳动者40千卡以上)。


糖尿病不吃主食,得不偿失



1克碳水化合物可供4千卡热量,计算过程较为复杂,我们简单列举如下表。


每日所需热量

(千卡)

每日主食量

(生重)

1400

200克(4两)

1500

225克(4两半)

1600

250克(5两)

1700

275克(5两半)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每高出100千卡热量,对应的是增加25克(半两)主食。


对于不知道如何计算,或血糖波动较大、控制不佳的糖友,最好咨询内分泌专科医师及营养师而定。


主食搭配烹饪有讲究——心中有数“5个要”


1.要做到粗细搭配、粮豆搭配、谷薯搭配


与精制谷物相比,全谷物和杂豆类升血糖能力更低,因此在定量的基础上,建议主食粗细搭配食用。


我们可选择的主食有糙米饭(大米+糙米)、二米饭(大米+小米)、杂粮饭(大米+其他杂粮)、红豆饭、全麦面包、荞麦面等。


糖尿病不吃主食,得不偿失


全谷类和杂豆类的比例一般占1/3。


但对于老年糖友,应视其消化能力酌情调整。



2.要做到不单独摄入主食


主食富含碳水化合物,单独摄入后必定会引起血糖大幅升高。


主食应和其他升血糖能力低的食物一同摄入,如富含蛋白质的荤菜、奶类,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等,不仅可以全面摄入营养素且有利于维持血糖平稳。


值得注意的是,薯芋类属于主食的一种,但人们常将其作为蔬菜看待。


糖尿病不吃主食,得不偿失


对于糖友而言,薯芋类可以吃,但必须等量替换主食后摄入。


比如,吃100~120克土豆、红薯、芋头、藕,应减去约25克主食。



3.要做到主食摄入定时定量


糖友调节血糖的能力降低,其控制血糖的能力甚至要依靠外源性的药物来维持,每餐摄入能量和糖类都是有定数的,千万不能随意增减。


有些糖友认为,要维持血糖平稳,就要少量多餐。


但实际上并不能简单这样理解。


一方面,根据餐后血糖曲线规律,过于频繁进餐并不利于血糖的控制;另一方面,这样的饮食也导致很难把控服药的时间和剂量。


对于血糖控制较困难的糖友们,我们可选择在三顿主餐的基础上根据个人情况增加2~3次间餐,这样的做法相对比较靠谱。


4.主食的烹饪方式要注意


不主张糖友喝粥。


糖尿病不吃主食,得不偿失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粥的煮制时间过长,淀粉糊化比较充分,易被消化道内的淀粉酶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快速升高。


所以,主食吃“干”不吃“稀”


同理可得,市场上销售的一些糊化较充分的速溶麦片,也不适合糖友选择。


糖尿病不吃主食,得不偿失


5.进食主食要细嚼慢咽,不能狼吞虎咽


细嚼慢咽不仅有利于胃肠道的消化、吸收,适当降低餐后血糖应答,而且有利于糖友们控制一餐的进食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主食   碳水化合物   细嚼慢咽   谷物   粗细   豆类   得不偿失   血糖   劳动者   定量   热量   大米   平稳   体力   糖尿病   体重   能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