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越早吃越好吗

三甲天团

吴萍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营养科主任、主任医师

姚云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营养科



我们都知道早餐的重要性,一天之计在于晨,一日的营养,关键在于早餐。


不过,吃早餐也可能走进误区。


误区1:早餐越早吃越好


有人认为清晨五六点钟起床后马上进食早餐,能补充身体所需,也更利于吸收。


但事实上,吃得太早,不但对健康无益,还可能误伤胃肠(会干扰胃肠休息,扰乱胃肠的蠕动节奏)。


起床后最好先喝杯水,以补充睡眠时消耗的水分,活动20~30分钟后再吃早餐比较适宜。


早餐,越早吃越好吗


吃早餐的最佳时间是早上的6~8点。


若超过9点吃早餐,就会导致午餐没有食欲、胃口不佳。不过,即使过了9点也要吃早餐,因为同样能够补充营养,只是吸收相对差点而已。


误区2:边走边吃早餐


上班族经常边走边吃早餐,其实这样吃是有健康风险的。


在路上解决早餐,很容易将空气中的尘埃、微生物、有害物质吃到肚子里,不仅不卫生,还影响健康。


此外,走路的频次、幅度都会影响胃肠的消化和吸收,长期如此,会导致消化不良。



误区3:早餐吃得太快


狼吞虎咽吃早餐会加重胃肠负担,发生消化不良,而且,大脑因短时间内未收到“饱”的信息,从而“放任”进食,会导致吃得过量而引起肥胖。


吃早餐就应该细嚼慢咽,进餐时长应保证20分钟左右。


早餐,越早吃越好吗



怎样才算吃“好”早饭呢?


除了吃饱,同时还要保证足够的热量与营养素,遵循营养均衡的原则。早餐热量和营养素摄入应占全天的30%左右。


早餐应包含的食物类别及重量(根据性别、体力活动等酌情增减)如下。




谷类食物

如粥、面条、馒头、面包等,大米或面粉的生重控制在50~100克。


动物性食物

如肉类和鱼类(25~50克)、蛋类(半个到1个)、奶制品(约200毫升)等。

豆类及其制品

如豆浆(约200毫升),豆腐、香干(约25克)等。

蔬 果

如各种少油蔬菜或水果(约100克)。

原味坚果

如核桃、花生、开心果(约10克)等。



烹饪方法宜用蒸、煮、炖等,不宜用煎、炸、烤、熏等不健康的烹饪方法,注意控油控盐,清淡为主。


早餐,越早吃越好吗



据《中国居民早餐饮食状况调查报告》显示,35%的调查对象不能做到天天吃早餐。


那经常不吃早餐会怎样呢?


发 胖


人经一晚的休息后,早上胃肠里基本是空的,不吃早餐,中午就可能会因为过度饥饿而暴饮暴食,长此以往,身体就会发胖。


同时,空腹会使血液中的糖分降低,会降低自身基础代谢率,一旦摄入食物,反而会加倍吸收储存,增加长胖的概率。


易患慢性胃肠炎


不吃早餐,中午很容易吃多,长期饮食不规律,在饿和暴饮暴食之间循环,必然会伤害到胃肠道,导致慢性胃肠炎。


早餐,越早吃越好吗


易患胆结石


空腹时体内胆汁中胆固醇的浓度特别高。


在正常吃早餐的情况下,胆囊收缩,胆固醇随着胆汁排出,如果不吃早餐,胆囊不收缩,长期下去就容易产生胆结石。


易便秘


一般人三餐的时间和量都是相对固定的,在这种情况下胃肠会形成规律排便。


但如果不吃早餐就会打破这种平衡,影响到排便,便秘的问题也会随之而来。


且长期便秘,容易导致毒素堆积、皮肤变差等。


影响智力


经常不吃早餐会引起营养素摄入不足、血糖降低,产生头晕、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易疲劳、全身乏力等症状,甚至影响大脑功能,导致智力下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7

标签:同济大学   同济   早餐   胃肠炎   胆结石   胆汁   暴饮暴食   胆囊   营养素   胆固醇   胃肠   吃得   误区   食物   营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