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我思维| 宗教是不是万教同宗

(本文6800字,阅读约需要17分钟)

宗教是理想与现实的平衡与联结。宗教的力量来自共同信仰与教义约束下的自律。世界主要宗教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都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顺应需要的精神产物。

目录

宗教是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

世界宗教的起源

儒学是宗教吗

宗教节日

无我思维| 宗教是不是万教同宗

宗教是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

先有人还是先有神?先有宗教还是先有人类?为什么有些宗教认为万教同宗?这样的问题在信教人数超过全球总人口60%的当今世界是不存在共识性答案的。提出来探讨也只是一家之言。信教者与不信教者、信仰不同宗教的教徒之间,都不应互相抱有鄙视和偏见。

从经济学的视角分析,宗教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当人类对某种精神产品产生需求时,宗教应运而生了。对宗教的需求方而言,人类整体因此获得某种秩序,人类个体因接受宗教而获得慰藉和力量。对宗教的供给方而言,通过提供宗教可以获得人们的支持,对信徒具有不同程度的控制权和支配权。

费尔巴哈(Ludwig Feuerbach)在《宗教的本质》中认为人类对于自然的依赖感是宗教基本行为的基础。马克思(Karl Marx)说,宗教是人民的鸦片。是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了人。赫拉利(Yuval Noah Harari)认为科学最在乎的是力量,宗教最在乎的是秩序。这是从宗教功能与社会需求角度分析得出的结论。

不过,如果从宗教信徒个体的初衷看,难道是为了人类社会有更好的秩序才信教吗?更多的恐怕是为了获得解脱、觉悟、力量、信仰等精神食粮才会信教。培根(Francis Bacon)说,知识就是力量。宗教难道不是力量?某种程度上,宗教诞生之时往往意味着当时较为先进的知识和观念,而且宗教教义也会随着人类知识发展不断改进,或改善理解方式。


无我思维| 宗教是不是万教同宗

宗教(religion)的本意是指人在神面前感到恐惧和敬畏宗教源自崇拜。早期人类的知识和力量非常有限,对无法理解或解释的、或拥有强大力量的事物,容易产生敬畏和崇拜之情。对这些事物的原始崇拜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产生宗教。

崇拜源自欲望。知识和力量的欠缺使人类渴望存在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神可以帮助自己。神是什么?神是远远领先于人类知识和能力的拟人存在,神是人类无法解释的永恒存在,神是制定秩序和规律的先天存在。人类期望凭借依附神、通过神的保佑实现自身的欲望。

欲望和现实的矛盾是崇拜与宗教产生的根源。宗教是理想与现实的平衡与联结。从“原始崇拜”到“部落图腾”到“族群信仰”到“普世宗教”,是宗教演化的大体脉络。

原始崇拜阶段,人类敬畏和崇拜的事物五花八门。既有太阳、雷电、洪水、地震、火等自然现象,也有鬼魂、梦境、巫术、生殖、化学反应等神秘现象,还有各种动植物。人们对这些崇拜对象举行仪式和集体活动,只能称为崇拜活动,而不是宗教活动。早期人类无法理解或解释这些现象,但幻想自己能具有类似的力量,于是开始出现“图腾(totem)”。

部落图腾阶段,原始部落将崇拜的事物与自己绑定在一起,认为那是自己的祖先或庇护神灵,借以寻求力量,并有自我标志和团结的作用。例如以猛兽为图腾崇尚勇武,以鱼蛙为图腾崇尚繁衍。殷商部落以燕子为图腾是否崇尚敏捷?(《史记·殷本记》:"有娀氏之女名简狄,吞玄鸟之卵而生契 "。《诗经·商颂·玄鸟》:"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族群信仰阶段,历史传说糅合了崇拜与想象,产生出神话,并通过神话故事,凝聚出族群信仰,形成原始宗教,对稳定族群秩序和鼓舞士气发挥积极作用。原始宗教的特点是万物有灵,神祇众多。这些神灵可以满足特定族群的特定需要,因此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特点。

普世宗教阶段,以论述人神之间、万物之间关系为核心的理论体系的构建、并有约束人行为的戒条为特征,形成宗教信仰。宗教信仰提升到理论层次而出现神学。神学思维并不是人类理性的结晶,甚至曾是宗教战争的根源,但却有助普世宗教解释世界,并成为有较长生命力的人类精神现象或力量源泉。


世界宗教的起源

宗教现象起源很早。不过,在世界上有影响力的宗教都是随着人类文明发展而产生,且宗教演变也与文明演化与扩张的轨迹相一致。世界主要宗教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都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顺应需要的精神产物

亚洲有四个两河流域:东亚两河流域(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南亚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与恒河流域)、西亚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流域与底格里斯河流域)、中亚两河流域(锡尔河流域与阿姆河流域)。几乎是在四个两河流域中间,是伊朗高原(Plateau of Iran)。


在伊朗高原区域,曾经居住一些部落(来自黑海北部的印欧语人),这些人被称作雅利安人(Aryan)。他们较早驯化了动植物,发明了农业,领先其它地区部落。因此“雅利安”本意是“农夫”,后来引申为“高贵”的意思。二战前期纳粹德国认为雅利安人是高贵的人种,“波斯”于是宣布自1935年起其正式国名改为“伊朗”,伊朗(Iran)的国名就是由“雅利安”而来。

距今4200年前,地球出现影响巨大的气候转冷事件(“4.2千年冷事件”),受此影响,亚洲东部沿海气候变化以暴雨洪水为主,为治理洪水涌现出尧舜禹等杰出人物,产生华夏文明;亚洲内陆气候变化以干旱寒冷为主,雅利安人走下伊朗高原,向四个方向扩散,向南向东发展出印度文明,向西向北发展出波斯文明。

兴都库什山脉(Hindu kush Mountains)是印度河与阿姆河的分水岭。“4.2千年冷事件”之后,雅利安人正是穿越该山脉进入印度河流域。Hindu指的是印度人的宗教,该词来自印度河的梵文名Sindhu。雅利安人创造了印度教(古婆罗门教),其最古老的经典是《吠陀》(the Vedas)。

公元前6世纪,印度教面临来自内部的两股挑战:耆那教佛教兴起。印度教是种姓等级分明的多神教,耆那教和佛教是人人平等的无神教。这两个新兴宗教一度有取代印度教之势,但几个世纪后,吸纳了这两个宗教成分之后的印度教(新婆罗门教)重新成为印度绝对主流的宗教。印度目前信仰耆那教和佛教的人数已经非常少。印度教则成为世界第三大宗教。

与耆那教因为苦行教义导致教徒很少不同,佛教虽然在印度也被边缘化,但在东亚和东南亚却获得广泛传播。佛灭百年后,佛教分化成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前者目前只剩上座部,信众主要在东南亚;后者在东亚传播的过程中演化出净土宗、禅宗、天台宗等流派,这些在中日韩广泛流传的宗派也被称作汉传佛教,有别于流行在中国青藏与蒙古地区的藏传佛教。


无我思维| 宗教是不是万教同宗

公元4世纪至8世纪,汉传佛教经朝鲜半岛传入日本,渐被日本人接受,但日本的本土势力为维护本民族文化,创造"神道"一词与"佛法"一词分庭抗礼,以此区分日本固有的信仰与外来的宗教。神道教开始出现。但8世纪后神道教与佛教融合程度非常高。17世纪德川幕府时期官方大力支持神道教,19世纪升为国立宗教。二战后国家支持被废止,但在日本仍是仅次于佛教的第二大宗教。

印度还有一个少数人信仰的重要宗教——锡克教。该教起源于16世纪,背景是穆斯林政权统治印度后,伊斯兰教与印度教由于存在根本性不同,双方教徒时常发生冲突。锡克教的诞生是试图将印度教与伊斯兰教结合在一起的折衷宗教。(尼赫鲁的女儿、印度总理英迪拉·甘地由于采取镇压锡克教的政策措施,1984年被她的两个锡克教警卫开枪刺杀身亡)。

“4.2千年冷事件”之后,与雅利安人征服印度河流域同时,雅利安人的另外一支迁移到了伊朗高原西南部的波斯(Pars或Fars法尔斯)地区,并建立了后来的波斯帝国(Persian Empire)。公元前6世纪,琐罗亚斯德教(Zoroastrianism,中国史称祆教、火祆教、拜火教)成为波斯帝国的国教。教义从雅利安人早期多神信仰过渡到一神论。


琐罗亚斯德教虽然由琐罗亚斯德(Zarathustra,又译查拉图斯特拉,德国哲学家尼采曾以其为主角撰写《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所创,但研究者对琐罗亚斯德的存在时间没有共识,估计在公元前14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之间,那么该教可能有3000多年历史,是现存的最古老宗教之一,也是伊斯兰教诞生之前西亚最有影响的宗教,目前信徒极少。

随着4000年前雅利安人走下伊朗高原,原来居住在阿拉伯半岛东北部的一些游牧部落(希伯来人)被迫迁移至迦南(今巴勒斯坦南部),后迁居埃及。约公元前11世纪,这个族群在领袖摩西率领下逃离埃及,返回地中海东岸。在此过程中将希伯来人的传统信仰发展为具有统一信条和礼仪的民族宗教——犹太教

公元1世纪,在罗马帝国处于顶峰的统治时期,犹太教出现了一个新的宗派——基督教。此时的罗马社会没有主流的宗教信仰。帝国统治的各民族有自己的民族宗教。基督教创始人耶稣重新解释犹太教的《希伯来圣经》,并与犹太教其他派别发生激烈冲突,虽然他本人遇害,但他派出使徒四处传教的做法被坚持下来。300多年后,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目前基督教已成超过20亿信徒的世界第一大宗教。


无我思维| 宗教是不是万教同宗

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创教者不止有耶稣,据说还有摩尼。公元3世纪,波斯人摩尼试图综合琐罗亚斯德教、佛教和基督教的教义,创立一个世界性的宗教,称为摩尼教(Manicheism,中国史称明教)。他从巴比伦城开始传教,向东与祆教、佛教竞争,向西与基督教、犹太教竞争,一度势大。但遭到祆教(萨珊波斯帝国的国教)和基督教(罗马帝国的国教)的激烈抵制。后来摩尼被萨珊波斯帝国处死。唐武宗时摩尼教在中国也被禁。该教最终灭绝。

不过试图综合已有宗教、创立新宗教的努力仍在继续。公元7世纪,地处连接东西方的阿拉伯半岛受到多种宗教、特别是基督教和犹太教的影响。随麦加商队走南闯北、阅历丰富的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该教信仰的唯一的神与基督教、犹太教敬拜的是同一个神。但该教教义融合了其它宗教成分。目前已成拥有近20亿信徒的世界第二大宗教。

伊斯兰教后来分化出逊尼派(约占85%)和什叶派(约占15%),双方经常是剑拔弩张的敌对关系。什叶派的一个分支19世纪发展迅速,成为独立宗教——巴哈伊教。该教对各种宗教再一次做出综合努力,宣称所有宗教同出一源。《圣经》与《古兰经》具有同等地位。


无我思维| 宗教是不是万教同宗

在公元前6世纪的轴心时代,不仅有释迦牟尼、琐罗亚斯德、苏格拉底在南亚、西亚、欧洲传播思想,还有东亚的李耳和孔丘等人在宣传思想。李耳又名老聃,后人尊称老子,写出《道德经》,被后来的道教奉为经典,该书犹如印度教的《吠陀》、琐罗亚斯德教的《伽萨》、犹太教的《托拉》。孔丘被尊称孔子,是儒家学说的鼻祖,西方人常常称儒学为“儒教”

儒学是宗教吗

宗教有两大特征:一是相信神的存在,并以神的意志形成一套指导性的理论体系;二是根据自身理论对信徒有清规戒律,严格约束。两个特征都不具备的学说,只是理论或信仰。

用这个标准来衡量,儒家学说并不是宗教。儒学体系既没有神,也没有戒律,还没有宗教节日。儒学尊崇的圣人(孔子)和亚圣(孟子)都是人,不是神,是先哲。儒家学说被后世作为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但不像宗教教义那样具有强制性和排他性。将儒学信仰视为宗教信仰往往是宗教视角的惯性思维。


绝大多数宗教都重点关注人类与神魔的关系,而不是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儒学重伦理,不涉及人神关系。“子不语怪力乱神”。信仰儒家学说的人有儒士、儒生、儒商、儒者,鲜有人自称儒教徒。如果将儒学视为儒教,按信众人数应该算世界第几大宗教?


无我思维| 宗教是不是万教同宗

制度学说也不能算宗教。尤瓦尔·赫拉利将自由主义、共产主义、演化主义都称为人文主义宗教,认为这些理论是“崇拜人性的宗教”。这些理论体系均相信人类的行为与秩序要符合正确的规律,但这些制度学说中不信神,也没有清规戒律,不能算宗教,只能算理论或信仰。

神话也不是宗教。神话中有神,却往往没有理论体系作为教义来指导人类社会的行为规范。很多神话的产生早于宗教,在宗教观念的形成过程中起着基础作用。但人们,特别是教徒,往往认为神话故事是虚构的,宗教故事却是真实的,或是隐喻的。

科学同样不是宗教。虽然有些科学家也相信神的存在,但绝大部分科学理论不认为有神,更没有科学规范作为生活戒律。科学理论主要是基于研究得出的结论,相当部分的理论可以被证实或证伪,而且理论可能被科学自身发展推翻。宗教信仰则无法被证实或证伪,更不能被自己推翻,因为教义是神的旨意。在解释世界方面,科学与宗教的替代关系大于互补关系。

崇拜的偶像介于神和人之间的算不算宗教?比如唐朝三夷教?景教(基督教聂斯脱里派) 主张基督有神、人二性,祅教(拜火教)中“七位一体”的善神创造出圣人(琐罗亚斯德)以善的教义教导人类与恶神斗争,摩尼教(明教)中恶宗创造出人类与“四位一体”的善宗作战而人类受到善宗派出的天使解救。这些教义中有神,有体系,有戒律,都是宗教。

崇拜的偶像原来是人、后来变成神的信仰呢?诸如中国的关公、妈祖、八仙,英国的圣乔治,法国的圣马丁,匈牙利的圣史蒂芬?如果这些神已经被吸收到某些宗教理论体系中(如上述神灵后来被纳入道教、基督教),那就是宗教信仰。否则虽然成神受人崇拜,但没有理论体系作教义,且无戒律,就不是宗教。通常不是宗教的神鬼信仰被称为迷信

佛教相信佛法、道教相信天道、神教(神道教)相信神道,均崇拜自然法则,而不是某位神,是不是宗教?这些是宗教。它们都有自己的戒律。另外,在这些宗教的信徒眼中,也有神,且神灵往往是教义的体现。例如佛教中的佛和菩萨,道教中的元始天尊、太上老君,神教中的国常立尊、天照大神,等等。

基督教犹太教相信上帝、伊斯兰教巴哈伊教相信安拉、印度教相信多个主神,并且均认为神的旨意是人类行为的基础,以此制定具有约束力的规范和价值观。显然都是宗教。

总之,宗教者,以教旨为宗,以戒律为教。以神谕或创始人的观点为宗,以各种生活行为规范为教,从而建立信徒共同信仰。宗教的力量正是来自共同信仰与教义约束下的自律

无我思维| 宗教是不是万教同宗


宗教节日

宗教节日是体现宗教戒律与价值观的一种形式,也可以更好理解宗教的特点。

基督教主要节日包括:圣诞节庆祝耶稣诞生。此前4个星期是基督降临节(Advent),此后12天是主显节(Epiphany)。复活节(Easter)纪念耶稣复活。此前40天是大斋节(Lent),期间人们通常会禁戒某些食物或嗜好。复活节后40天是耶稣升天节(Ascension Day)。圣灵降临节(Pentecost)纪念教会的诞生。万圣节(All Saints’ Day)纪念逝去的圣人。

伊斯兰教主要节日包括:开斋节是斋月后的第一天,庆祝回归常规生活,节庆可能持续3天。斋月是纪念真主安拉将《古兰经》下降给穆罕默德圣人的月份。斋月每天从日出到日落期间均为斋戒状态。宰牲节纪念人对神的忠诚,是朝觐月的第10天。

佛教主要节日包括:佛诞节纪念释迦牟尼诞辰(4月8日,中国是农历,日本是公历)。盂兰盆节(中元节,俗称鬼节)用以超度亡灵。供僧衣节纪念释迦牟尼之母在其修行前连夜为其织成袈裟的行为,以及印度阿育王时代派出的第一批佛教传教僧。

道教主要节日包括:三清节纪念道教最高神,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大清道德天尊,其诞辰分别是冬至日、夏至日、2月15日。三元节祭祀天、地、水神。上元节为1月15日;中元节为7月15日;下元节为10月15日。关圣帝君圣诞纪念关羽(6月24日)。妈祖圣诞纪念林默(3月23日)。吕祖圣诞纪念吕洞宾(4月14日)。

印度教主要节日包括:霍利节敬拜大黑天神,庆祝恶魔毁灭,祈求丰产,迎接春天。排灯节朝拜湿婆的妻子时母和财富女神吉祥天女,迎接新年。杜尔迦女神节庆祝湿婆的妻子杜尔迦("难近母")杀死了恶魔的野牛。

犹太教主要节日包括:赎罪日是最神圣的节日,为赎罪而祈祷,不吃饭不喝酒不工作。安息日是周五日落到周六日落,禁灯禁火禁烟禁驾驶禁带钱。逾越节纪念以色列人从埃及的奴役中解放出来。五旬节即圣灵降临节,纪念摩西接受十诫。成年礼庆祝13岁男童可以拥有法定男教徒资格。

无我思维| 宗教是不是万教同宗

信仰是人类特有的现象,也是不容低估的力量源泉。人有意念,才有付诸实施的动力。念是精神的集聚,唯信有念,故曰信念。宗教是人类文明的阶段性产物,随着科学与制度的不断进步与演化,人类信仰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本内容为作者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zhulei2049@163.com

部分参考文献:

《人的宗教》 著者:【美】史密斯 译者:梁恒豪 海南出版社 2013年

《宗教的本质》著者:【德】费尔巴哈 商务印书馆 2010年

《人类简史》 著者:【以】尤瓦尔·赫拉利 译者:林俊宏 中信出版集团 2017年

《宗教改革史》 著者:【英】托马斯·马丁·林赛 译者:孔祥民 令彪 吕和声 吕虹 商务印书馆 2016年

《世界宗教》 著者:【美】刘易斯·M.霍普费 【美】马克·R.伍德沃德 译者: 辛岩 后浪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9年

《神的历史》 著者:【英】阿姆斯特朗 译者:蔡昌雄 海南出版社 2013年


作者简介: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访问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主任、985高校教授/博导、企业首席经济学家。现为自由学者。喜求知旅行。出版10余本著作,多次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足迹抵达7大洲和中国34省市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印度教   犹太教   伊斯兰教   道教   基督教   波斯   宗教   佛教   伊朗   印度   教义   崇拜   思维   人类   力量   世纪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