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我思维| 经济是不是人类演进的动力

(本文7000字,阅读约需要18分钟)

目录

人类经济活动的飞跃

世界经济的不平衡发展

经济运行的目标和原理

微观层面的财富积累

无我思维| 经济是不是人类演进的动力

经济是人类创造和转移价值的过程。经济活动使人类创造出财富,再将其用于交换、分配和使用,维持人类生存和发展。不过,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却远不止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而是研究个体与集体的理性选择——几乎是生活中的各种选择。如果从人类演化过程看,不正是在经济发展的推动下,让人的选择越来越广、人类社会复杂程度越来越高吗?

人类经济活动的飞跃

地球上人类的数量有两次爆炸式的增长:第一次发生在农业革命之后,根据马西莫·利维巴奇(MassimoLivi-Bacci)的《简明世界人口史》,农耕方式出现使地球能养活的人口比原先增加约100倍。第二次发生在工业革命之后,人类数量又增长10倍,由此前的约7亿到目前的超过70亿。

人类已经在反思和评估地球资源可以养活的人口数量,估算的极限值多在80亿到100亿之间。根据保罗·埃利希(Paul Ehrlich)的《自然界机械论》,人类目前消耗了地球上光合作用的产品与能量的1/4。人类在与地球上其它物种争夺资源的过程中取得巨大成功,大量物种迅速灭绝,而人类数量能够持续膨胀,支撑这一现象的基础是人类有效的经济活动。

人类经济活动出现的重大变革,其实质是整合后的系统通过功能涌现,使生产可能性边界大幅外移,从而为人口大量增加提供物质基础。农业革命打破了人与自然的边界,实现了人类与动植物的共生。工业革命打破了人与人的边界,实现了劳资双方的共生。方兴未艾的信息革命打破了人与机器的边界,实现了人与人工智能的共生。

农业革命的意义是人类经济活动出现了外延式变革。人类驯化动植物改变了人类生存方式。与以往人类直接向自然索取生活用品不同,农业出现后人类开始为养殖动物和种植庄稼付出劳动,第一次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生产活动。农业生产带来人口数量大幅增加,最早出现农业的西亚、东亚与中亚地区也成为人口数量增长最快的地区。

农业使人与动植物出现共生演化。动植物被驯化后,不仅为人类创造出更可靠的食物来源,自身也越来越依赖人类的养殖和种植而生存。驯化绵羊行走缓慢笨拙,野生环境下已经无法存活。大部分家禽家畜都是如此。现代的玉米、香蕉等植物也完全依赖人类才能繁殖。依赖是相互的,如果没有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动植物,人类数量将锐减到石器时代。与此同时,人类从事经济活动的方式由单纯收获转换为先生产后收获

农业生产方式出现之后,人类创造财富的手段和途径大幅增加。人类可以利用畜力进行劳作和生活,利用园艺提升食物的质量和数量,增强营养、生活精致化和养活更多人口,可以刺激人类集体知识积累,产生更多技术发明,激发人类进一步开发自然资源的能力,人类演化速度加快。

农业生产方式虽然提升了产出,为人类创造出远多于从前的财富,却也代价高昂。农业革命为了获取可耕地,砍伐和毁损了全球陆地上1/10的树木和草地,彻头彻尾地改变了地球的表面。如果持续这种经济活动方式,只是依靠不断开发土地等自然资源,生产极限会很快到来,人类数量不可能出现第二次暴增,这时出现了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意义是人类经济活动出现了内涵式变革。人类从事经济活动的方式由直接生产收获,演化为先生产机器、再用机器生产所需产品。人们也因此对工业革命的印象往往是以机器代替人力和畜力。没错,但这只是工业革命的表面现象。其背后的突破在于人类普遍采用竞争和分工的生产方式。这种方式是由资本驱动的,资本提供者与劳动提供者之间存在选择性,劳资双方内部存在竞争性,从而刺激专业技能与分工的产生,产品的产业链越来越长,附加价值越来越多,这意味着将更多的人口从消费者变成生产者,在自然资源有限的情形下更多发挥劳动的价值。由此人与人之间出现新形态的共生演化,并释放出强大的生产力。当然,按照马克思的解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互动的,新的生产方式也是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工业革命之后,人类经济活动实现了专业化分工。以前人类社会也有劳动分工,但还不算是专业化分工。工业革命让产品的工序、技术、管理、研发等各方面都进入专业化分工。分工带来效率,效率促进创新,创新加速演进。专业化分工的结果是每个人从事经济活动的能量突破了原有的边界值,人类经济活动的集体效能呈现几何式增长。

生活于工业革命之初的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Adam Smith)在《国富论》中提出,竞争的力量引导人们把其资源投向生产率最高的经济领域,分工则导致劳动者技能的提高、时间的节约和技术进步。分工源自交换,交换需要市场。18世纪英国迅速扩大的国内外市场为始于棉纺织业的工业革命创造了交换与分工的条件。

全球范围内的交换与分工对参与各方都是有利的。斯密认为国际交换应该出口具有绝对生产优势的产品,或以有易无。后来另一位重要的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发现,即使出口在国际上不具有绝对生产优势的产品,只要该产品在国内有相对生产优势,对交换双方就都是有利可图的。这就是“比较优势理论(比较成本学说)”。基于该理论的国际贸易拉开了经济全球化的序幕。

工业革命后,市场经济大范围地取代命令经济。前者建立在平等权力基础上,后者基于不平等权力的联结。但前者比后者更优越吗?如果前者具有绝对的优越性,为什么迄今没有完全取代后者呢?所有的企业里面不都是采取命令经济吗?新制度经济学的鼻祖、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科斯(Ronald H. Coase)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并从交易成本的角度给出了合理解释:在一定规模的条件下,命令经济的交易成本小于市场经济。

从人类的组织方式看,无论是市场模式还是命令模式,评判标准都是能否兼顾效率与公平,为人类集体与个人带来效用最大化,同时力求成本最小化。工业革命以来的人类经济活动体现了对这一目标的追求,但在养活了空前数量的人口的同时,也产生诸多前所未有的问题,包括:自然界出现生态环境严重恶化、人出现过度忙碌与竞争下的工具化倾向,等等。

人类从事经济活动只是为了养活更多的人吗?经济在推动人类演进的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增进人类福祉?随着人类对经济活动的反思,刚刚兴起的信息革命为人类增添更多想象:人工智能会不会成为人体的延伸,大数据处理能否将人从繁多的选择中解脱出来,人类制造出的这些智能衍生物是否会成为人类离不开的共生演化物种,人类经济活动的内容是否会因此发生根本性改变(此后人类从事经济活动的方式可能将由“人-机器-产品”转化为“人-机器人-机器-产品”)……

世界经济的不平衡发展

事物发展总是呈现不平衡特点,经济也是如此。世界经济发展无论在空间上还是时间上都是不平衡的。每次生产方式的革命会带来时间上的加速发展。不同的制度与文化,又带来空间上的经济提速或停滞。

人类文明之初,世界经济中心在西亚,后来转移到北非,接下来南欧和中东也曾成为人类经济文化繁荣的代表,但在最近2000多年的大部分时间里,东亚一直是世界经济的中心,中国在人口和经济规模方面均在全球遥遥领先。这种状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出现逐渐发生了显著变化。

第一次经济全球化发生在陆上。13世纪蒙古人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疆域最大的国家,将亚欧大陆的大部分地区置于蒙古人政权的控制下,商品与生产要素在版图内实现了无障碍流通,东方大量的技术发明传播到西方,西方人才和特产也来到中国(麦迪森计算当时中国占世界经济的比重约1/4)。

第二次经济全球化发生在海上。15世纪奥斯曼帝国崛起,消灭拜占廷帝国后控制了连接欧亚的交通要道,后来海军控制了地中海,欧洲被迫向大西洋寻找新航线,由此不但带来地理大发现,也带动了环大西洋的贸易发展。英国建立“日不落帝国”更是将这次全球性经济扩张推向高潮。

第三次经济全球化使人类经济活动真正打破了国界。20世纪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之后人类成立了联合国作为协调各国政治关系的平台,又成立了世界贸易组织(WTO,前身关贸总协定GATT)作为协调各国经济关系的平台。在最近不到100年的时间里,商品、资金、人才、技术已经在世界各国广泛流动。跨国企业整合了世界各地的资源,让生产要素和商品服务彻底走出国界。人类经济活动日益融于一体。

这次经济全球化的领头国家是美国。美国自1894年以来经济规模开始位居世界第一,二战后国际经济影响达到顶峰,经济规模占世界经济比重近1/3-1/2(计算口径不同),与19世纪之初居世界各国经济之冠的中国相仿(麦迪森计算当时中国占世界经济的比重约1/3)。19-20世纪,中国经济一度非常衰落,占世界GDP比重有段时间不足5%。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经济的世界地位迅速回升。2010年起中国经济开始稳居世界第二,世界上有舆论称全球经济是“中美共治(G2)”。

最近10年,世界经济格局发生剧烈变动,除领先的美中经济与世界其它国家经济的规模差距不断拉大外,中(占世界16%)美(占世界24%)之间经济规模差距持续缩小,美国面临被中国超越的挑战。在产业结构方面,中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39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的国家,中国制造业产值超过美日总和,且增长势头不减,有望几年内超过G7总和。美国《财富》杂志统计,22大类制造业产值,其中有21大类中国位居全球第一或第二。这种发展势头引起了美国的高度重视,并自2018年开始爆发了中美贸易战。中美之间的经济关系会直接影响到人类经济的未来。

经济运行的目标和原理

当今世界的经济运行机制已经非常复杂。总体来说,人类经济活动既可以从集体(国家)角度理解,也可以从个体(消费者与企业)角度理解,我们分别称之为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二者的目标和运行原理不同。

宏观经济目标总体上是在资源约束下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具体目标一般包括四个: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经济增长是为扩大产出,把蛋糕做大,让国民普遍有获得感。充分就业物价稳定是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通常政府更看重前者,因为民众往往不患寡而患不均,通货膨胀让几乎所有人受损,反而不如部分人失业对社会冲击更大。国际收支是本国与外国的所有经济交易的记录,过大的顺差和逆差均有弊端,平衡是各国追求的健康状况。

政府为了实现上述四个宏观经济目标,通常运用的政策手段包括:财政政策(政府开支和税收增减)、货币政策(存款准备金率、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道德劝说)、收入政策(最低工资标准、物价指导)、贸易政策(关税、补贴及配额)、汇率政策(外汇市场干预和管制)。

微观经济目标是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收益。对消费者而言就是在预算约束线内实现效用最大化;对生产者而言就是在既定成本前提下实现利润最大化。微观经济学之所以也被称为“价格理论”,是因为其研究的中心问题是价格问题——这里指的是相对价格(商品之间价格对比关系),不是绝对价格(商品与货币之间价格对比关系,即物价水平)。

微观经济运行的原理是:价格由供给和需求决定。譬如:工资是劳动的价格,市场上劳动力需求越大,工资越高;利息是资本的价格,市场上资金供给越多,利率越低。某种商品的供给和需求相等会实现均衡价格;单个市场实现供求相等是局部均衡;所有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总供求相等是一般均衡。当完全竞争市场达到长期均衡时,就实现了微观经济运行的理想目标——帕累托最优状态。

“帕累托最优”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VilfredoPareto)提出来的一种经济状态,在这种资源配置状态下,任何形式的资源重新配置,都不可能使至少有一人受益而又不使其他任何人受到损害。能使至少一人的境况变好而没有人的境况变坏的资源重新配置称为“帕累托改进”。帕累托最优状态也就是不再存在帕累托改进的资源配置状态。一般认为,市场机制可以自动趋向帕累托最优的稳定状态(复杂经济学理论奠基人布莱恩.阿瑟等经济学家对此持不同意见)。

经济学理论是逻辑严密的精致体系,但建立在严格的假设前提之上,这些假设,例如完全竞争市场,如同物理学中的真空或无摩擦假设一样,在现实生活中并不真实存在。而且,无论是社会福利还是个人效用,这些经济活动目标都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难以真实衡量。尽管如此,经济学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仍具有强大的应用功能,也因此,近几十年经济学的研究领域不断扩大,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法学、历史学等社会科学的研究都可以看到以经济学视角、用经济学工具进行分析的范式,以致于有“经济学帝国主义”的说法。

钱颖一认为,受过现代经济学系统训练的特点是分析经济问题有系统性和一致性,不会就事论事地发表碎片化观点,具有挖掘问题深度的潜力。现代经济学作为一种理论分析框架,主要由视角(perspective)、参照系(reference)或基准点(benchmark)、分析工具(analytical tools)三部分组成。所有的分析都基于三项基本假设:经济人偏好(追求利益最大化)、生产技术和制度约束(假设不变)、可供使用的资源禀赋。这样做出的理论分析虽然并非直接解释现实,却可以把握问题的实质与主线。

微观层面的财富积累

人类经济活动的根本目标,是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创造出更多财富、实现更公平分配,让更多人可以生存,让天下人可以生活得更好。现代社会每个人都有追求财富、追求生存与生活、追求实现自身价值的权力。

什么是财富?财是货币,富是实物,财富是一切有价值(包括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东西。人们常常以货币作为衡量财富的标准,但财富实际包括所有对人类有用的事物(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人们用这些财富生存发展。

如何创造和获取财富?当今世界没有任何企业和个人可以独自生产出所有产品,在人类社会复杂而绵密的分工制度下,财富的获取原则上都是来自交换——用自己创造或拥有的资源去换取财富。个体拥有的可交换资源包括产品、品牌、市场、信息、体力、脑力、技术、资金、权力、声望、知识、人脉等等。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先要清楚自己所拥有的可交换资源。

市场经济遵循双方自愿的等价交换原则。等价交换如何带来财富的增值与积累?同一件商品,即使是等价交换,由于价格随供需变化而不同,因此可以等价换来的财富是不同的。关键是要把握供需的周期交易的时机

商品供需变化的周期有不同的决定因素。例如:粮食的周期主要取决于气候变化,电器的周期主要取决于科技发展与流行偏好,股票的周期主要取决于实体经济与政策调节。物以稀为贵。根据周期各阶段的不同供需,选择适宜的交易时机。《史记·货殖列传》中“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人弃我取,人取我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当然,交易时机也可以人为创造,某些商品的供给可以被垄断,需求也可以通过饥饿营销等手段进行操控。

大道至简。将“供需决定价格”的经济学原理运用到实践中去,可以得出两个创造财富的推论:1.企业需要选对产业方向。主营产业方向正确,意味着该产品有庞大需求,占取市场先机可以赚取超额利润。2.个人需要做好资源匹配。在适当的时机交换适当的资源,是致富的不二法门。司马迁所谓的“无财作力、少有斗智、既饶争时”,也就是指,早期靠交换体力和智力,成了企业家、进入富豪榜之后,主要就是看谁时机把握得好了。

这个过程中要注意:1.自己的资源越是罕见,供给越少,价格越高。通常罕见的精品都需要付出时间和努力,特别是知识、技术含量高的产品。只有凭借专一不懈的工匠精神才能将其做到极致。这是绝对优势论的启示。2.企业可以多元化经营,个人可以全方位发展,但都不宜平均用力。将自己最擅长而有特色的资源用于交换,即使不是市场上最好的商品,也是对自己最有利的交易。这是遵循比较优势论。3.有些交换看似价格很高,获利不菲,但背后隐含的风险也大,在做成本收益的比较分析时要考虑。资本运作时尤其需要注意这点。这符合交易成本理论。

财富的创造与积累以外,还有些问题经常被人们忽略:财富该如何使用?财富不断增值是不是毕生追求的目标?人生中是否有比财富更重要的事情?如何把握财富积累与使用的平衡点、让财富更有益于推动生命的演进?


无我思维| 经济是不是人类演进的动力


本内容为作者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zhulei2049@163.com

部分参考文献:

《复杂经济学: 经济思想的新框架》著者:[美] 布莱恩·阿瑟 译者:贾拥民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8年

《国富论》著者: [英]亚当·斯密 译者: 谢宗林 李华夏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1年

《经济学原理》著者: [美] N·格里高利·曼昆 译者: 梁小民 梁砾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年

《经济学》著者: [美] 保罗·萨缪尔森 译者: 萧琛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8年

《现代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著者: 钱颖一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年

《简明世界经济史:金钱推动下的人类进程4000年》著者:[日]宫崎正胜 译者:徐娴扬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2019年

《世界经济千年史》著者: [英]麦迪森 译者: 伍晓鹰 许宪春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年

《现代三大经济理论体系的比较与综合》著者: 樊纲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年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著者: [美] 保罗·海恩 [美] 彼得·勃特克 [美] 大卫·普雷契特科 译者: 马昕陈宇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8年

作者简介: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访问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主任、985高校教授/博导、企业首席经济学家。现为自由学者。喜求知旅行。出版10余本著作,多次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足迹抵达7大洲和中国34省市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7

标签:人类   著者   经济   工业革命   中国   译者   经济学   思维   目标   动力   财富   农业   商品   价格   资源   市场   产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