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我思维| 艺术是不是在不断进化

(本文4800字,阅读约需要12分钟)


艺术是创造美的活动。人类的美感是非积累性的,但技能是积累性的,人类创造美的能力在不断提高与进化。

目录

最早的艺术品

艺术创作的动机

艺术有没有进化

艺术和美学的区别


无我思维| 艺术是不是在不断进化

最早的艺术品

在人类的演化过程中,自能人(Homo habilis)阶段起就有工具制造。智人(Homo sapiens)阶段开始留下艺术遗迹。从考古发现看,人类最早艺术约出现在旧石器时代末期,以欧洲中西部与亚洲东部居多

可考证的人类最早的艺术形式有两类:洞窟艺术(岩画雕刻)和器具艺术(“活动艺术”,各种雕塑)。迄今所知最早的艺术品是距今3万—2.5万年的欧洲克罗马农人的洞穴壁画和小型雕塑。

第一件史前绘画在西班牙阿尔塔米拉(Altamira)被发现时,大多数的考古学家都认为是洞穴主人的艺术家朋友恶作剧,难以相信原始人类可以有这么生动的动物描绘,20多年后(20世纪初)才被普遍认定属于旧石器时代(约公元前14000年)。


无我思维| 艺术是不是在不断进化

1940年,法国几个郊游的孩子途中发现了“史前卢浮宫”——拉斯科洞(约公元前16000年--公元前14000年)。其绘画和雕刻数量及题材种类均超过阿尔塔米拉洞。壁画制作技法丰富,似乎是精心构图、一次性完成的壁画巨作。


无我思维| 艺术是不是在不断进化

1994年,法国的一个2.5万年前的洞穴(阿德什山谷雪维洞穴Chauvet cave)壁画被发现,画中有200种动物形象,有些是刻上去,大部分是画上去的,运用了透视法等技巧,展现出对图像表现基本技巧的全盘了解,并不弱于现代艺术家。

目前世界上约70多个国家发现了岩画。中国是世界上岩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全国18个省/区约70多个县/旗发现岩画。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并记录岩画的国家。


无我思维| 艺术是不是在不断进化

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记载岩画20多处。《河水注》描述始于石器时代的贺兰山岩画与阴山岩画:“山石之上,自然有文,尽若虎马之状,粲然成著,类似图焉,故亦谓之画石山也。”


无我思维| 艺术是不是在不断进化

中国原始雕塑以陶塑为主,也有玉、石、牙、骨、木等质料。雕塑题材以动物为主。1971年,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村民植树的时候在一个石洞里发现被称为“中华第一龙”的红山玉龙。这件艺术品使象征中华民族的龙图腾上溯到石器时代。


无我思维| 艺术是不是在不断进化

对于人类早期艺术,我们只能依据幸存或挖掘的器物来判断,其实我们不知道这些器物是那个时代的典型还是例外。年代久远的石雕也很难精确推断创作时间。用木头或生黏土制成的物品更是早就消失了。

艺术创作的动机

人类早期艺术创作的动机是出于实际用途还是来自审美的自发行为?由于那些史前艺术品早于人类文字出现,即使偶尔有传说或神话又残缺变形,技术分析范围也有限,因此更多真实情况要靠后人的想象和推理去分析。

无我思维| 艺术是不是在不断进化


猜测1:情感抒发。早期人类在食物充足的时候,可能会有闲情逸致进行艺术创作,表达喜庆与娱乐情绪,尤其是偶然发现某些岩石的形状或凹凸与某些动物相像,于是因势造型加工出浮雕效果。或者食物缺乏时,期盼和怀念有大量猎物,又或出于哀伤,也可能驱动原始人类进行艺术创作。

奇怪的是,洞窟艺术不是处处作画,同一洞窟内,有的难以触及的壁面重复涂画,有的平坦广阔的壁面却空无一物。器具艺术也是一样,有些鹅卵石上画了八匹马,而且一画再画,乱成一团,旁边大量相仿的鹅卵石却弃而不用。

这个现象说明,古代艺术作品应该不是为了欣赏,而是别有用途。选择特定的地方作画,可能有特定意涵,比如认为那里有法力。


无我思维| 艺术是不是在不断进化

猜测2:居住装饰。某些洞穴可能会被一个聚落居住几百年,而且漫长的冬季会有很长时间需要呆在洞里,壁画和雕塑是否可以增加趣味。

不过,原始人类生活一般在靠近洞口的区域,通风明亮。为什么多数壁画会分布在洞的深处?而且,在一些肯定无人居住的深层洞穴也发现了壁画,装饰住所的猜测似乎也可排除。

猜测3:传授知识。通过形象的绘画或雕刻,在洞穴里向即将参加狩猎的经验欠缺者讲授各种动物特性,以及集体围猎的组织形式。

世界各地发现的人类早期在岩壁或洞穴里的壁画或雕刻,内容多以各种动物为主,物种大多可以清晰辨认。有意思的是,其中还包括很多当时已经灭绝的动物如猛犸象!这似乎可以排除传授捕猎经验的可能。


无我思维| 艺术是不是在不断进化

猜测4:记录事件。类似文字的功能。猎物信息、狩猎活动、居住场所、悼念亡灵等需要记载的事情,通过绘画和雕刻来记录。有美国考古学家研究发现,3万多年前旧石器时代的某些骨器上的雕刻,其实是当时人类用来记录季节变换和月亮盈亏的。

猜测5:宗教仪式。原始宗教与巫术关系密切。利用造型艺术特有的形象性,将其作为神灵、亡灵的化身,用来祭祀或供奉。巫术礼仪(礼)和原始歌舞(乐)在人类社会早期是普遍的行为,后来逐渐分化。前者是实用的医教政典之源,后者是审美的艺术文学之源。


无我思维| 艺术是不是在不断进化

这样来看,人类早期艺术品的产生应该主要还是来自记录事件和宗教仪式的实用动机,而不是为了追求纯粹的美感。当然,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的器物作品也可以激发人的美感,使艺术品可以逐渐脱离实用性而存在。

艺术有没有进化

科学技术是随着人类发展而不断积累进步的,艺术是不是遵循同样规律?

否定论者认为艺术与物理不同,不具有进化的性质。主张艺术总是一定社会生活条件下的人的思想情感的反映,本质上不具有积累性。

20世纪初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就认为“只有作品和作者史”,没有艺术史。每一件艺术品都是一种独特的直觉表现。艺术是“心灵的东西,它是完全内在的”。

肯定论者认为艺术象生物一样,在不断发展进化。赫伯特.斯宾塞在达尔文之前就发表过一篇《发展的假设》(1852),后来又出版了《进步:它的规律和原因》(1857),主张艺术史是从同质到异质的发展过程。

他对各门艺术有深有研究,提出一个规律:语言文字、绘画、雕塑在古代社会最初都是建筑的附属物,后来浮雕成了一种过渡物,才使绘画与雕塑分开。绘画后来也因题材不同发生分离。

探讨这个问题大概需要首先区分艺术与美感。美感与艺术是两回事。

万物有阴阳,世间有美丑。美感是人与动物的天性。孔雀的长尾巴、狮子的长鬃毛都是雄性动物为迎合雌性动物的美感要求而演化出的身体特征。早期人类与现代人类同样具有美感,只是标准不同。

人类的美感没有积累和进化的特性。不能说“以瘦为美”就比“以胖为美”进步了。也不能因为现代人有比较成熟的美学理论就认为人类的美感提高了。美感是主观的。但无论古今,都有美感丰富和美感缺乏的人。

朱光潜说:“人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情趣丰富的,对于许多事物都觉得有趣味;一种是情趣枯竭的,对于许多事物都觉得没有趣味,也不去寻求趣味,只终日拼命和蝇蛆在一块争温饱。后者是俗人,前者就是艺术家。“(《谈美》136页)

其实,同样的艺术作品,有人能看出美,有人看不出美,很多时候是视角不同。实用求善,科学求真,美学求美。一个器皿,实用者关心性能与价格,科学家关心材质与成分,美学家关心造型与图案。

同时应该看到,人类进行艺术创作表达美感的手段的确是在不断积累和进步。现代人有更加丰富的艺术创作方式,例如摄影和影视剧。即使在建筑、雕塑、绘画等传统领域,现代人的艺术创作工具、技能和材料也远非古人可比。

早先,艺术(art)与技术(technology)、技艺(craftsmanship)区别不大。画家、雕塑家、建筑师与陶工、木匠、铁匠都可以有名作(masterpiece)。后来人们对艺术品的美感要求逐渐超过了实用性。纯粹追求美感的艺术作品越来越多。艺术的专业性越来越强,地位越来越高。人类表达美的方式与创造美的途径越来越丰富。因此,总的说来人类艺术还是在不断进化。


无我思维| 艺术是不是在不断进化

艺术和美学的区别

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内容。它介于科学与神话之间,知识与信仰之间,理想与现实之间。象语言文字一样,可以传达情绪与信息。虽然亚里士多德说艺术是模仿自然,但艺术肯定要超乎自然。仅仅还原自然的行为,不能称为美,不能称为艺术。

艺术可分三类:

1.视觉艺术。在空间中表现的造型艺术,如建筑、雕塑、绘画、书法和摄影。

2.听觉艺术。在时间中表现的音调艺术,如音乐、评书和诗歌。

3.视听艺术。在空间时间中同时表现的视觉和听觉的混合艺术,如舞蹈、戏剧、影视。

艺术是创造美的技能。其产品称为艺术品。艺术的源泉是情绪和想象力。美学(aesthetic)是对美的研究。美学探索美的原理,研究内容包括美感产生的主客观条件。

根据美学理论,美的本质主要有这样几种观点:

1、 美是真实。认为美是生活的再现,表现出生活中应该的样子就表现出了美。惟妙惟肖的作品就是美。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美是使我们想起人以及人类生活的那种生活”、“美是按照我们的理解应该如此的生活”。


2、 美是完善。认为事物发展到顶峰才是完善,完善才是美。不完善就是残缺或畸形,就是丑。德国“美学始祖”鲍姆嘉通在《美学》中提出“美学的对象就是感性认识的完善,这本身就是美”。


3、 美是形式。如果事物具有平衡、和谐、秩序、整齐的特点,就是美。例如音量和谐的音乐才会有美感。康德《美的分析》是形式主义美学的最完整的理论。


4、 美是快感。认为美感是心理现象,只要能引起内心愉悦的事物,就是美的。英国学者罗斯金的名言:“我从来没有见过一座希腊女神雕像有一位血色鲜丽的英国姑娘的一半美。”


5、 美是理性。认为美是客观的,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只有运用理性符合先天存在的道,才能获得美感。黑格尔在《美学》中提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黑格尔著作中的“理念”即是“道”。)


无我思维| 艺术是不是在不断进化

美的本质是能让人有好的感受,是情绪的共振与回响。不过,美既有共性(客观性),又有特性(主观性)

共性是指,有些美是绝大多数人的共识,是客观存在,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例如李杜诗、苏柳词,古今世人皆以为美。

特性是指,有些美因人而异,是主观感受,没有普遍标准。有人更喜欢李白的浪漫飘逸,有人更喜欢杜甫的沉郁顿挫,有人更喜苏轼的豪放旷达,有人更喜柳永的婉约清丽。

无论共性还是特性,观察者要有审美的视角。如果只从实用的角度看待事物,就没有美的感受。美感虽然是天赋,却人各不同

宗白华认为,审美意识来自“静照”。静照的起点在于空诸一切,心无挂碍,与世隔绝,静观万象。美感的养成在于心中能空,不粘不滞。精神的淡泊,是艺术空灵化的基本条件。能空能舍,而后能深能实。

李泽厚则认为“审美意识和艺术创作并不是观照或静观”,最初的原始的审美“是一种狂烈的活动过程”,“不像后世美学家论美之本性所认为的那样”。诗、歌、舞、乐等艺术均来自人类早期的图腾歌舞。

审美意识与艺术创作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美的事物客观存在,美的欣赏是主观行为。美并不是事物在人头脑中的简单反映,而是人对事物的理想化和情绪化。没有审美的知识和经验积淀,难以具备审美的心态和视角,也就无法创作出好的艺术品

一般认为,艺术和审美没有目的性,是“无所为而为”的行为。相较而言,追名逐利是“有所为而为”的行为。不过,艺术和审美是不是也可能会沦为“有所为而为”的工具?

无我思维| 艺术是不是在不断进化

本内容为作者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zhulei2049@163.com

部分参考文献:

《世界艺术史》 著者: 【英】修•昂纳 (Hugh Honour) / 【英】约翰•弗莱明 (John Fleming) 译者: 吴介祯 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 2014年/2018年版

《世界美术史》 主编: 朱伯雄 山东美术出版社 2006年

《美学与艺术》 著者: 宗白华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年

《谈美》 著者:朱光潜 新星出版社 2015年

《西方美学史》 著者: 朱光潜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3年/2018年版

《美的历程》 著者:李泽厚 三联书店 2009年/2017年版


作者简介: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访问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主任、985高校教授/博导、企业首席经济学家。现为自由学者。喜求知旅行。出版10余本著作,多次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足迹抵达7大洲和中国34省市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三星   美学家   岩画   艺术   著者   洞穴   壁画   美学   美感   艺术品   雕塑   事物   原始   思维   人类   动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