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人干事的教育环境,人人都想坐享其成,这样的局面还能走多远?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真理(理论)反过来又指导实践。创新教育的内容不仅仅只有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与创新技巧的教学内容,还包括创新概述、创新品格(非智力因素)等教学内容。只有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和创新技巧的教学内容,没有系统的课程(理论)指导,即:实践上升不到理论,难以从根本上改变“应试教育”。只有系统的理论(课程)而没有实际操作(不接“地气”)的创新教育,也难以从根本上改变“应试教育”。

没人干事的教育环境,人人都想坐享其成,这样的局面还能走多远?

反腐剧《人民的名义》正在热播,剧中有个区长叫孙连城,他的“名言”是“无私者无畏”。意思是自己不贪也不占,不想升迁,即使庸庸碌碌也没有什么好害怕的,是剧中懒政干部的代表。现实生活中,“庸事懒事怠事”的群众(人民)也不少。目前,创新教育最难的不是缺少理论(课程)指导实践,也不是实践检验理论(课程),而是“没人干事”。

这里的“没人干事”,不是指没有人去干进行创新方法与创新技巧的教学,引导学生制作发明创意作品的工作,而是指没有人去干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效率及思维速度训练,在创新思维教学中重点进行发散思维教学,加强对学生进行创新品格教学的工作,引导创新教育向深层次发展。

没人干事的教育环境,人人都想坐享其成,这样的局面还能走多远?

在这个人浮于事,拿钱才干事的年代,创新教育本身就是“新鲜”事物,没有立项,没有计划,没有拨款,需要奉献精神,大胆去“闯”、去“试”、去“冒”。由于没有钱,谁也不愿意干事,至少不愿意多干事。“求人”干事才是创新教育最大的最困难的事。所以,创新教育难就难在“没有人干(深层次的)事”上。单纯的教创新方法和创新技巧,引导学生做发明创意作品不能代表整个“创新教育”工作,只是创新教育的局部。只要有人干事,影响创新教育工作向深层次发展的没有实际操作、没有理论(课程),地方政府对“教育GDP”的攀比和竞争是应试教育最主要、最根本的强劲、难以改变的推动力,找到更好的高考模式等问题都可迎刃而解。而当前创新教育工作最难的就是“没人干事”。

没人干事的教育环境,人人都想坐享其成,这样的局面还能走多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干事   连城   无畏   坐享其成   教学内容   深层次   品格   剧中   真理   局面   思维   理论   课程   代表   环境   技巧   方法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