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内卷时代,都不愿意变通的模式,究竟还能走多远?

教育不看受教育者对象在低端运行的状况在我国教育中普遍存在。“教育不看受教育者对象”就是在我国的中小学教育中,教师对自己所教的学生并不了解,不知道每个学生的资质(潜质)、天赋、能力,思维反应速度。完全是凭考试分数像龅牙齿咬虼蚤一样去“蒙”,蒙对了学生的资质、天赋、能力,就碰着了;没有蒙对学生的资质、天赋、能力,就没碰着,教育培养人才完全是“靠运气”。

高考内卷时代,都不愿意变通的模式,究竟还能走多远?

“教育不看受教育者对象”的依据是“学校成绩表示学生在考卷上所答对的分数”,问题是没有“学习(完成答卷的)时间”和“学习效率(思维速度)”做“参考(参照物)”,“分数”不能准确地辨认学生的资质、能力、天赋,是哪方面的拔尖创新人才的“苗子”,也不知道学生的思维反应,所以,“因材施教”只能停留在口头上,留于形式。

高考内卷时代,都不愿意变通的模式,究竟还能走多远?

教师不知道学生的资质、能力、天赋,思维速度,那么在课堂上的讲授只能是自言自语,自娱自乐,至于学生能听进去多少,学到多少,掌握多少,最终成为疯子还是天才,教师和教育行业是不能控制的,跟农业生产的“靠天吃饭”是一个道理。所以,我们说我们的教育,包括创新教育是:不看受教育者对象在低端运行。

要彻底扭转这种现象,必须改革高考模式,教师要自觉地改用“学习效率(学习效率等于学校成绩除以学习时间)”的方法计算学校成绩,把“学习效率”作为观察学生的资质(潜质)、能力、天赋,思维速度,选拔拔尖创新人才的依据加快探讨、研究速度。

高考内卷时代,都不愿意变通的模式,究竟还能走多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虼蚤   拔尖   潜质   低端   天赋   资质   思维   对象   速度   成绩   能力   模式   教师   学校   时代   人才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