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四为“试灯日”,记得“1忌3吃4要做”,风调雨顺百事兴

正月十四民间称为“试灯日”,大部分地方都有“试花灯”的习俗,人们在正月十二开始搭灯棚,正月十三挂花灯,正月十四离元宵灯会已进入倒计时,时间非常紧迫,因此这一天要将正月十五灯会的流程全走一遍,除了璀璨灯火,还有歌舞、舞狮等节目,其场景也是十分热闹,此为“试灯花”,为盛大的元宵灯会提前预热。

正月十四为“试灯日”,记得“1忌3吃4要做”,风调雨顺百事兴

吃过晚饭人们便会带着家人,提前来观赏这试灯花的盛况,顺便选购一些花灯带回家。正月十四,差不多是“年”的尾声,除了试灯花,民间还流传着“1忌3吃4要做”等一系列传统风俗,寓意风调雨顺百事兴,为春耕农忙开一个好头。

1忌

1忌:忌嫁出去的女儿回娘家
在正月十四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闺女不见娘家灯。这里的闺女就是指嫁出去的女儿,灯就是元宵节前家家门前挂的萝卜灯。因为正月十四为试灯日,无论是“四”还是“试”都与与“死”谐音,带有不吉利的成分,所以正月十四试灯日嫁出去的闺女就不能回门了,不能见娘家的灯,否则会影响娘家的运势。

正月十四为“试灯日”,记得“1忌3吃4要做”,风调雨顺百事兴

3吃


1吃:吃糟羹

正月十四这一天,浙江台州一直流传着吃糟羹的习俗。清朝《台州外书》有记载:元宵时,以肉、菜和粉,杂荠、笋为羹,以多为贵,谓之吃糟羹。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台州人吃的糟羹菜系更加丰盛,主要配以芥菜、肉丝、猪耳朵、猪尾巴、香菇、川豆板、豆面、冬笋、木耳、豆腐干、油泡、芋头等时令蔬菜,切成丁状或末状,一同放入锅里煮熟,然后将水兑入米粉里倒入锅内,煮成糊状便可。因为古代加入了酒糟调和,故称之为“糟羹”。

正月十四为“试灯日”,记得“1忌3吃4要做”,风调雨顺百事兴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在台州人将“糟羹”的配菜调配得更加丰富多彩,口感更加美味。还加入了海鲜,尤其是添加贝壳类海鲜肉丁,味道特别鲜美。还有咸羹、甜羹之分,甜羹一般用番薯粉或藕粉配上莲子、红枣、桂圆肉、金橘饼和小汤圆、甜酒酿等烧熟而成,色、香、味俱全,为台州的特色美食。

2吃:吃麦流

正月十四吃麦流在宁海城乡颇为流行,到了这一天,这些地方的人每家每户的人都有吃麦流的习俗。麦流这名字听起来很新奇,实质不过是几种食材混合一起的杂烩。是将青菜叶、香干丝、虾皮、红薯粉条等食材放在一起,再加入麦粉,搅拌均匀可流动的糊状,然后煮熟加入食盐,则称之为“麦流”。

正月十四为“试灯日”,记得“1忌3吃4要做”,风调雨顺百事兴

追根溯源,此道美食与戚继光抗倭寇有关。传说由总兵将领戚继光组建的水军,人称“戚家军”,纪律严明,深受老百姓的拥护。在县东白峤指挥追剿时,军中因粮草短缺又遇天寒,举一时陷入困境,老百姓闻讯,把各家的麦子汇集起来,连夜磨成粉,用菜叶搅拌熬成糊,即为麦流,送往军中,给戚家军充饥御寒。将士们吃完麦流,干劲倍增,一鼓击败倭寇,这天正好是正月十四,从此,宁海人民为了纪念这个特殊日子,每年这个时候都会吃麦流,一直流传至今。

3吃:喝亮眼汤

亮眼汤为新昌等地正月十四的习俗,亮眼汤就是青菜麻糍汤,由糯米浸泡后再蒸熟,趁热舂捣碎,整成块状成糍糯的麻糍,切成小条,与青菜等一同煮之,传说此汤有明眼的作用,正月十四喝了这碗亮眼汤,就说明春节也过得差不多了,大家该收收心了,振作精神投入到新的一年工作中去。与此同时,喝上一碗亮眼汤,然后用雪亮的眼睛去欣赏元宵灯会,寓意用美好的心情来迎接新的一年。

正月十四为“试灯日”,记得“1忌3吃4要做”,风调雨顺百事兴

正月十四夜,古代人的老百姓还会在自家的各个角落里撒上一种叫乌梓的山里野果子,传说,这些乌梓能使老鼠眼睛瞎掉,而让猫的眼睛更亮,把老鼠统统都吃掉,由此之来,老鼠没了,就再也不用担心粮食会被老鼠吃掉。因为乌梓用新昌话讲就像“眼珠子”,所以乌梓另认还有多双眼睛盯着自家的粮仓不被老鼠侵害的意思。

4要做


1要做:守财神

正月十四这天,孩子们一手牵着大人,为一只手捏着一根拉着毛兔灯的线,欢快地满街奔跑,兔子在蜡烛的照耀下,显得格外透亮,这个时候家家户户的每一间屋子里都点起了蜡烛,俗称“间间迎”,以此表示迎接财神。蜡烛一直要点燃到天亮,也叫“长夜灯”。

正月十四为“试灯日”,记得“1忌3吃4要做”,风调雨顺百事兴

还有一种说法,这天晚上,父母不允许孩子睡在朋友亲戚家,尽量不去远方,即便到了较远的地方,也要提前赶回到家里,早早入睡,睡觉前把家里所有的鞋都要放在床前,因为这一天财神下凡,到各家视察,按床前的鞋子数量确定人数,从而按每家人口多少来分配当年的粮食。

2要做:拜临水娘娘

传说正月十四这天是“临水娘娘”的生日,在这天一些地方会有着祭拜临水娘娘的习俗。传说“临水娘娘”姓陈,是唐朝大历年间的人,后来成为了拯救难产妇女的神仙,于是民间立祠奉祀,称之为“临水娘娘”、“顺天圣母”。那个时候妇女没有地位,也不懂科学,因此将“临水娘娘”视为自己生孩子的保护神,庇佑她们顺利生产,即使遇到难产也能逢凶化吉,度过难关。

正月十四为“试灯日”,记得“1忌3吃4要做”,风调雨顺百事兴

3要做:过大桥走百病

“过大桥走百病”是正月里一种消灾祈健康的活动。正月十四北方、浙江舟山一带都有过大桥走百病的习俗。这一天人们甚少要走遍10座以上的桥梁,并且见桥必过,尤其是妇女们穿着节日盛装,成群结队走出家门,走桥、登城、摸钉求子,直到夜半,始归。寓意可以除百病,渡过厄运平安出入。

正月十四为“试灯日”,记得“1忌3吃4要做”,风调雨顺百事兴

4要做:偷青

“偷青”就是去别人家地里偷菜。客家人自古有正月十四“偷青”的习俗,人们趁着夜色结伴而行,到不认识的人家菜地里偷菜,偷到生菜则寓意“生财”,偷到萝卜或青菜头则寓意为“彩头”,偷到青葱则寓意“人聪明”,偷到大蒜则寓意“好打算”,以此讨个好“彩头”,而且偷得越多越吉利,预示着把一年的好运气都“偷”回了家。如果被菜园子的主人发现了,挨了一顿臭骂,决不会生气,因为被主家骂寓意是一种好运气。

正月十四为“试灯日”,记得“1忌3吃4要做”,风调雨顺百事兴

眼看“年”就要过完了,但这些颇具“年味”的民间习俗,仍然余韵犹存,一年又一年地传承下去。随着时代的变化,习俗也在不断地完善、升级,更贴近现代人的生活。

大家好!我是筱雅美食,一个厨艺爱好者,传递一日三餐的美食温暖,共同探讨美食话题,让美味和健康陪伴你的生活。欢迎关注、点赞、转发、收藏、评论,谢谢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正月   新昌   宁海   切成   百事   灯花   台州   风调雨顺   灯会   闺女   娘娘   寓意   娘家   青菜   习俗   老鼠   民间   美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