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养成习惯,不是太懒,也不是缺乏意志力,是没掌握科学的方法

2019 年马上就要结束了,回看年初的计划,你完成了多少?还是说压根就没有开始?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大多数人,甚至是我们自己,都常常会这样——做好的计划总是半途而废,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是遇到了太多的阻碍?还是我们缺乏意志力?又或者是生活的惰性过于强大?这样看来,我们很难找到确切的原因,甚至不知道以后该如何更好的去执行,以至于计划经常做,完成特别少。

亚里士多德说:“人是被习惯所塑造的,优异的结果来自良好的习惯,而非一时的行动。”所以,为了改变自己半途而废的现状,我们应该从养成习惯入手。

没有养成习惯,不是太懒,也不是缺乏意志力,是没掌握科学的方法

《坚持,一种可以养成的习惯》豆瓣截图

《坚持,一种可以养成的习惯》一书中,作者古川武士详细介绍了关于习惯养成的方法,以及在各个习惯养成阶段,遇到问题时的解决措施,帮我们更好的学会,如何坚持一种习惯。作为一个培养习惯的专家——古川武士通过研究、实践,最终形成了一套成熟的习惯养成体系。他认为,不能持续的关键不在于性格,或者是意志力,而在于没有掌握坚持下去的诀窍与原则。所以,书籍的内容从普遍存在的“半途而废”问题入手,给我们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可以说这是一本关于习惯养成的实践书

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一书中,作者史蒂芬·柯维将宇宙飞船阿波罗 11 号的发射过程形容为:“火箭升空的最初几分钟、几公里内所耗费的能量远多于后来几天、几十万公里旅程中所耗费的能量。”

根据这个划分方法,古川武士将培养习惯的过程,也分成了三个阶段:反抗期、不稳定期和倦怠期,在经历了这三个阶段以后,我们的习惯才能算得上步入正轨。

第一阶段为反抗期(第 1 天~第 7 天)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养成习惯也是如此,在最初 7 天,据统计有 42%的人会坚持不下去,这个周期被称为是反抗期。在这段时间里,几乎随时都有放弃的念头。这主要是因为我们是通过刻意的行为,去改变了一些早已形成的习惯,而遭到了大脑的“反抗”。比如,在坚持早起的最初,大多数时候我们都会习惯性的赖床,毕竟舒适温暖的被窝无时无刻不在吸引着我们。一旦我们为了舒适保持在固定的状态会,就会面临妥协、放弃,这都是因为习惯的变化,被潜意识的我们视为是一种“威胁”。这也是导致我们无法持续的关键,在《坚持,一种可以养成的习惯》中,这种现象被称为是“习惯引力”

为了让我们的大脑尽早适应新的习惯,作者古川武士给我们提出了预防习惯失败的三个原则:(1)坚持一个习惯;(2)规则越简单越具体越好;(3)不要太在意结果。在反抗期习惯夭折大都来源于这三个方面。所以,为了更好的度过反抗期,我们要一次只坚持一种习惯,给自己制定好具体的计划,特别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能只坚持了几天,就希望迅速有收获,毕竟没有人是“一口吃成胖子的”。当我们把这些事情想通,坚持下去就变得没那么困难了。比如,想要养成读书的习惯,在最开始不要对自己要求太高,夸张点说,在最开始,只要每天打开书就好,在“反抗期”这个阶段,不要太重视行动量或者结果,只要可以坚持下去就好,这种方法被称为是“婴儿学步”,也就是用小的进步慢慢进行累积,最后形成大的飞跃。另外,还可以使用简单记录的方法,来消除这个阶段的“随意”感,也是时时掌握自己进步的“指南针”,让自己明确的看见每天的进步,以便给自己更大的成就感。

反抗期并不长,如果能顺利挺过这段时间,那么后面就会越来越轻松了。在这个阶段一定要记住,“完成目标”并不是最重要的,适应新的生活节奏才是行动的关键。

第二阶段为不稳定期(第 8 天~第 21 天)

顺利度过了反抗期,接下来进入了不稳定期,大概持续 14 天。在这一阶段,最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行为模式。比如,同样是养成读书习惯,有的人可以“同时”读多本书,有的人则更适合只读一本书,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充分理解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习惯养成方式了。为此,作者古川武士建议培养习惯之前给自己建立相应的“例外规则”,这样既能兼顾到影响行动的各种“不稳定因素”,又能确保行动持续进行,不会因为一次没有完成,而对于长远的计划造成影响。

根据心理学家的说法,积极行动的动力来源分为“产生快感”“回避痛苦”两种。简单来说,当人获得快感或是为了回避痛苦时,就容易采取行动。根据这个理论,《坚持,一种可以养成的习惯》中,将 12 种持续养成习惯的开关分为“糖果型开关”“处罚型开关”两种。

没有养成习惯,不是太懒,也不是缺乏意志力,是没掌握科学的方法

“十二种持续开关”

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一个“开关”,作为推动自己持续行动的动力。此外,为了排除掉不稳定因素,我们要做的就是把一切尽量都固定下来,包括时间、地点、内容,形成一个固定的模式,并认真执行。当把习惯变成一种无意识的重复行动,嵌入日常生活的节奏中,就像刷牙、洗脸、吃饭一样。这样一方面是为了形成仪式感,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了自己不忘记。比如,读书习惯,就设定在每天早上七点起床以后,每天看书半个小时,然后慢慢把读书这件事变成一件无意识的事,这样你的习惯就算养成了。

在这里我们要知道,其实习惯源于大脑的惰性。假如一个人的所有时间都要做计划,那么每一天就不用做其他的事了,所以,大脑设定了“习惯”这个程序,将那些固定而重复的行动,化为了无意识的重复行动,而且有一点值得注意,对于大脑而言,并没有好习惯或坏习惯的区别,所以,那些不好的习惯一旦被大脑适应,那么也是很难戒掉的。对此,心理学家也说,人类有 95%的行动是在无意识中进行的,而大部分的无意识行动都是通过习惯产生的。所以,只要持续到新习惯让大脑认可,这样就好了。

第三阶段为倦怠期(第 22 天~第 30 天)

虽然说成功度过不稳定期以后,就可以说是成功了,但是在接下来的一周里,我们会迎来倦怠期。这时候,我们很容易感觉厌烦、提不起劲,甚至感觉空虚,觉得培养这个习惯没什么意义。所以,为了对抗重复行为所带来的倦怠感,这时候我们要为自己的计划注入新的元素,用变化带来活力。如果是跑步,就改变一下跑步的线路;如果是减肥,就添加些新菜单;如果是读书,可以换成不同类型的书……总之,一旦感觉到一成不变有点枯燥时,就多多思考一下不同的变化方式。除此之外,还可以计划一下开始新的习惯,以及回看一下养成习惯这段时间的记录,以此来唤醒自己对这个习惯的热情。

事实上,无论你想培养什么“习惯”,只要掌握了培养习惯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再按照科学合理的方法规划自己的行动,这样即使没有非凡的意志力和超人的耐心,一个月后,也能将新的行为习惯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当然,我们对于习惯的认知也要有所更新才行。因为配合不同的变化程度,培养习惯所需要的时间也是不一样的,如果是变化小的习惯,我们自身的抵抗也会小的,相应的时间就会短,反之,则会加长,所以培养不同习惯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具体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况:行为习惯、身体习惯和思考习惯

没有养成习惯,不是太懒,也不是缺乏意志力,是没掌握科学的方法

不同习惯花费的时间不同

习惯的分法也是各有不同的,在《晨间日记的奇迹》中,作者佐藤传将习惯分成生活习惯和成功习惯,一般情况下,生活习惯是我们从孩提时代开始,从父母、朋友身上所学习到的,例如睡觉前刷牙。而等过了二十岁以后,我们必须要靠自己创造出新的生活模式所形成的习惯,便是成功习惯,这样的习惯是为了自己、为了实现梦想,积极主动的将一些行为变成一种习惯,比如读书、健身等。这两个习惯像车子的轮胎,帮我们保持着人生的均衡,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该有这样一种可以一直坚持的成功习惯,帮我们走向成功。当我们回首往事时,至少有一件事坚持了大概一辈子。

西方有一句流传下来这样一句至理名言:“人一过了三十岁之后,留下的只有习惯”。

那么,现在的你还留存着哪些习惯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意志力   习惯   方法   倦怠   半途而废   武士   大脑   最初   阶段   关键   模式   简单   时间   计划   科学   作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