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糟糕的情绪化为力量

一、学习精华萃取

1、无论发生什么事情,让时间慢一下,找到自己的软区域(内心最有力量的地方),让宁静的状态打破原有的硬对抗模式,换来良好的亲子关系。面对孩子问题,当家长冷处理,孩子拿回自我,不被控制,孩子正常的行为就会发生。

2、当今最不缺的是知识,缺的是能力。说“懂”是危险的开始,学习重要的是要将新旧知识融合,能够用出来,否则学再多有什么用?随时随处进行潜意识编程,列出行动清单去践行,拿到效果,才是真正的“懂”。

3、高级的学习是“带着问题来学,而不要沉浸在问题中”,通过“问题-收获-行动”三三模式,让学习变成能力。真正的学习就是通过学习自己找到答案,“真正的幸福是自己觉得自己幸福,而不是别人说你幸福”。 正如听直播是习惯,通过直播获取知识,去做到、悟道变成自己需要的能力是关键。

4、生活中充满小惊喜,就是在平凡的生活拥有一份期待感,正如孩子玩游戏并不是最快乐的事情,恰恰是游戏前的那份期待感让ta分泌出多巴胺,让ta感到快乐。

5、担心是最大的诅咒,所有担心的事情都会发生。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担心--不好的情绪--启动潜意识所有不好的内在程序—不良行为—坏结果。逆转的方法,就是进行积极的正面强化:有效行为—积极情绪—有效行为循环,借由吸引力法则,得到更多好的结果。

6、孩子不想上学,不是学校不好,是Ta感受不好,让“行为、名词、场景+感受”变成我们处理很多问题的底层逻辑,改写“感受”是最重要的事情,教育不能只看到行为,不顾感受。比如:孩子写好字,家长马上肯定孩子的行为,肯定孩子是做事认真的人,表达妈妈内心的感受,在帮助孩子建立良好自信的同时,拥有一份好的情绪,孩子爱上写字就是容易的事情。对于负面感受,可以通过淡化场景、增加正面感受来处理。

7、在孩子面前要多多相信肯定老师,多说老师好话,多去感恩老师,就能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场。考前帮助孩子做表象训练,保证最佳状态非常重要,减少干扰,放下期待,释放情绪,培养专注学习力。

8、爱笑的运气不会太差,背后原因就是好的情绪带来好的行为。好的体力,更多是因为专注于做自己开心的事情,想得少。

9、做事之前找到触发点,设定心锚,快速让自己进入最佳状态。比如想想玻璃罩、深呼吸、伸个懒腰都是好方法。

二、连麦答疑

1、马上升四年级女孩,比班上同学小1岁,跟妈妈一起听直播,三年级语文成绩一直是80多分,不知如何提高语文成绩?同时有一个闺蜜朋友,现在不跟自己玩,心里难过?

1)接受孩子目前的成绩,先表扬孩子表达能力,建立好关系,激起好的情绪;

2)询问学习状态,听孩子说完之后,给予肯定表扬;

3)《思维导图提分阅读》,找到阅读好方法,看一些好的作文书,比如如何写好作文?心中有“粮”下笔如有神;

4)表扬妈妈工作价值,每天陪孩子静读30分钟,看书时要有情境画面,启动“语义+图画”学习通道;

5)引导孩子回顾老师建议的方法,,肯定孩子的学习力,有很强的条理性,帮助建立良好关系,快乐学习。

6)榜样力量,赋能孩子,相信孩子,祝福孩子。

7)不跟我们玩,“只是过去不跟我们玩”,平时多关心她,给她买一些好礼物,让朋友觉得我们才是真正的好朋友,不在乎别人怎样,只是努力去做自己的好,慢慢地朋友就会再来喜欢我们。

8)再次肯定孩子的冷静,引导孩子接下来要做什么?如何处理跟朋友的关系,强化孩子的记忆,最后让读“孩子会学习,轻松上名校”,赋能结束。

2、孩子主动连麦,说小时候爸爸一直给自己挫折教育,没被鼓励过,一直影响自己现在的状态?

1)询问跟爸爸的关系,觉得爸爸之前对自己的方式有影响吗(有)?帮助改变认知,之前爸爸没学过,也不知道如何做?可能会造成伤害,需要用积极心理学来看,爸爸妈妈是爱我们的,他们也有不完美,去感谢爸爸,去宽容理解别人,自己就会变得非常厉害。

2)现在想象爸爸站在面前,对爸爸有什么感受(比之前平和一些)?引导孩子看到爸爸妈妈好的方面;

3)在学习中找到快乐,同时找机会去跟爸爸沟通,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重建良好关系;

4)妈妈把学习中积极的东西去传递给孩子,多多去发现和肯定孩子的优势,想想一串优势项链挂在孩子脖子上,询问孩子的感受,营造良好的积极家庭氛围,不过分疗愈创伤,而用积极心理学去看到更多的机会。

3、一个学生下学期高三,网瘾很大,有玩可以,不给玩言行可怕,不知如何去帮助这位妈妈?

1)整理之前叶坚主任关于网瘾的相关知识清单,对照可以做的点;

2)妈妈的教育方式要改变,不要总提“不玩游戏”这件事,认同孩子,多多肯定,建立好的关系再来引导;

3)叫妈妈一直来学习,给孩子一点时间,多一点耐心,在观察并等待中看见改变。三、感悟与实践

1、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和我老师的直播间不仅有有形知识吸收,更有许多无形知识的隐藏,“连麦时面朝阳光的方向,看见光明,内心有力量”,之前以为只是为了画面好看,没想这也是有理论根基的,高赞。“母子连麦,妈妈始终在背后让女儿自主表达,不干扰,不说话”,这便是良好亲子关系的呈现,好教育于日常点滴中[强]。

2、今天回到乡下~侄女金榜题名升学宴,我的一位比我大不了5岁的离异舅舅找到我说“想把在外面跟妈妈读书的女儿弄回来读书,原因是因为孩子妈新找了个男朋友,他看不惯,说孩子也看不惯,一定要把孩子搞回来”。我耐心地跟舅舅说“你是我舅舅,我非常尊重您,但在孩子教育和家庭教育方面,恐怕目前我比您懂得多一些,我请舅舅您,对待孩子的问题一定要把握几个点:第一跟孩子多沟通,表达父母离婚是因为觉得彼此不适合,不是孩子你的错,爸爸妈妈虽然离婚,但对你的爱一点不会少,让孩子释怀有力量;第二离婚有几年了,孩子一直跟妈妈在一起学习生活,如果现在想把孩子带会来,一定要征得孩子同意,千万不能为了自己心里那口气,就忽略孩子的感受;第三要学会去感恩前舅妈,不管怎样孩子一直是她带着,对于现在人家新找人什么的,我们要多去宽容 祝福,这样我们内心才会更好受,更心安。”我边说边一直关注舅舅的表情,毕竟我是小辈,见舅舅表情开始有些,木讷,说话感觉更没力气了,我回了句“转学的事,我给您问问”。为了孩子健康,但愿我这“豁出去说话”,舅舅能有所悟[合十]。

如何把糟糕的情绪化为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情绪   力量   舅舅   糟糕   内心   爸爸   不好   事情   状态   能力   妈妈   老师   关系   孩子   方法   知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